潇湘晨报 2018-07-22 07:30:19
文丨梁永刚
“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胜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盛夏时节,赤日炎炎,皮绿瓤红肉甜、甘爽多汁生津的西瓜,乃是消暑降温解渴的天然饮品,堪称“夏季瓜果之王”。西瓜人见人爱,入画亦入诗,在啖瓜解暑之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诸多绝妙生动的西瓜诗词。
西瓜大面积种植,遍及大江南北,走入寻常百姓家,应该是宋代以后的事情。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所写的《西瓜园》绝句:“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冷洛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寥寥数笔勾勒出西瓜丰收的景象以及人们吃瓜的盛况,从中不难看出,西瓜在南宋时已是极其平常的瓜果。南宋以西瓜为题的诗词不胜枚举,当属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西瓜吟》气势最大,也最脍炙人口:“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区区数句,言简意赅,拔刀斫瓜,如破玉瓶,把切瓜的动作和啖瓜的情景描绘得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堪称经典。
古代文人的雅趣,不仅体现在琴棋书画上,就连吃西瓜这样的琐碎小事,也能妙笔生花,描绘得活色生香。最为人称道的是元代诗人方夔写的《食西瓜》一诗:“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从此安心师老圃,青门何处向穷通。”此诗生动鲜活,自然贴切,尤其是“牙生水”和“骨有风”之喻,可谓是神来之笔。
明代也有不少诗人“爱瓜及诗”,最具代表性也颇见功底的是瞿佑的《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曦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酿浆。溪女洗花新染色,山翁练药旧传方。宾筵满把瑛盘饫,雪藕调冰信有光。”你不得不佩服诗人奇特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妙用比喻之手法,以小见大,从外到里,将西瓜的色香味描摹得淋漓尽致不同凡响,“青门绿玉房”的外形和色泽,“猩血”的瓜瓤,“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酝浆”的汁液,让人读罢不由得心生吃瓜之念。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对西瓜情有独钟,他在《咏西瓜》中写出了西瓜的诸多妙处:“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顾渚茶。”诙谐幽默,言简意赅,写尽了西瓜的品种、味道、特点和功用,让人读后不禁垂涎三尺。
责编:田甜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