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档案信息网 2018-07-14 08:24:22
(图为《湘江评论》创刊号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19年的今天,毛泽东主编的湖南学联机关刊物《湘江评论》在长沙问世。
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当时,长沙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同雨后春笋。1919年6月,湖南学联以发行新的书刊杂志为学运的重要任务,出版了《救国周刊》。在学联领导下,长沙各校学生相继出版了《新湖南》、《女界钟》、《明德周刊》《岳麓周刊》、《岳云周刊》、《长郡周刊》、《工学周刊》、《女界励进会旬刊》和《体育周刊》等刊物。这些刊物均以“社会改造”、“思想革新”。“妇女解放”和“民族自决”等为研究和宣传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湘江评论》是这些刊物的主帜。它的《创刊宣言》一开始就以磅礴的气势写道:“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遽取的方法,多所畏缩的说话,于今都要一改旧观,不疑者疑,不取者取,多畏缩者不畏缩了。”它号召以“平民主义”去打倒一切强权,使宗教、文学、政治、社会、教育、经济、思想及国际的强权,“丝毫没有存在的余地”。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它在某些方面超出了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范畴,满腔热情地赞颂十月革命及其在全世界的影响。它确认“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要改造社会,必须实现“民众大联合”。
由于该刊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思想,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湖南的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其影响波及全国,对江南的影响尤甚。因而反动派视其为眼中钉,同年8月上旬,《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印出尚未发行,就被军阀张敬尧派军警查封。
责编:吴名慧
来源:湖南档案信息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