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你还会用吗?

  岳麓书社   2018-06-24 08:03:03

敬辞,除了张口就来的“您”,你知道尊上、令堂、仁公吗?谦辞,除了被用滥的“鄙人”,你知道愚兄、小女、拙荆吗?如何使用谦敬辞,给自己表现加分?这个实用贴,赶紧点右上角收藏!

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对方的儿子。

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堂:对方母亲;尊驾:称对方。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贤弟。

表尊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祖父为太父。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告、奉还、奉陪、奉劝、奉送等。

用以谦称自己的卑幼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敬贺、敬候、敬请等。

僧道、尼姑自谦之称。如:贫僧、贫道、贫尼。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已;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如:窃以为。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垂怜(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国:称对方国家等。

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称别人的见解;高就:称别人的职位;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客套话,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多用于对方来临时,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谦称,自己(的)。如愚兄:向比自已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叨,承受的意思。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责编:李婷婷

来源:岳麓书社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