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之城 匠心之城 2018-05-03 11:03:37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别看有的人表面上风风光光,其实背地里连只猫都没有。


猫咪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毛绒柔软的身体征服了众多愚蠢的两脚兽,养得起的家庭将主子好生伺候,养不起的,就只能云吸猫了。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一位给广大云吸猫人士带来福音的摄影师:“行走的猫薄荷”(网友封)——花哥!他的账号“喵呜不停”在微博和豆瓣上已有超过15万的粉丝。
前方大波猫图袭来▼





花哥与猫的缘分,始于2012年末。一次倒垃圾时,花哥看见一只雪白的流浪猫,喵喵叫着在翻垃圾找吃的。动了恻隐之心的花哥,给猫买了猫粮,还用箱子做了个猫窝。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在他准备的箱子里,白猫叼回了她的孩子们。这些懵懂可爱的小生灵,让花哥不由自主地举起了相机。

自那以后,花哥便对猫产生了极大兴趣,从小区内拍到大街小巷,再到其他城市,哪里有猫,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对于猫,花哥可以说是来者不拒,所有的猫在他眼里都各有各的可爱。
他镜头里有远在故宫的“御猫”▼


也有家门口小店里的掌柜猫▼



有买菜途中偶遇的,“招呼”出租车的小奶猫▼

更有“因地制宜”嘘嘘,
差点滋他一脸的大橘猫▼

拍的猫多了,
花哥还将它们编成系列。
譬如去年双十一时推出的
《那谁,你的双十一快递到了!》▼

在哪?

在哪??

在哪???

是我的吗?

是我的吗??

是我的吗???

看看有我的吗?

飞奔!

飞奔!!

飞奔!!!

而我的还不知道在何方...
花哥找猫有自己的一套秘诀,总结下来就是“三多”:多跑、多找、多积累。很多人不常出门,上下班两点一线,遇到猫的概率就会小许多。

一旦遇到猫,花哥的精神就会高度集中。甚至有因为太过专注于,对面屋顶上的猫咪,差点在穿过马路时,被电动车撞倒的惊险瞬间。


为了找寻猫咪的踪迹,花哥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日常的微信步数从原本的一万多,飙升到了两至三万,有时还要更多。连续高强度的运动,让许久不见的朋友们,再见到他第一句话都是:“你瘦了。”

拍猫,不仅增强了花哥的体魄,还锻炼了他的头脑。花哥曾经和众多摄影师一样,将自己的水印放在照片左下角,许多无良的搬运号就粗暴裁剪掉他的水印,在无授权的情况下肆意使用他的图文。

不得已,花哥将水印改打在猫咪脸旁,但实在太影响整体的视觉感受,他就琢磨着将水印与背景环境融合起来。没想到这种方式非常受欢迎,不仅大大降低了被随意转载的概率,还使得找水印成了粉丝喜闻乐见的集体游戏。

花哥已经记不清自己在拍猫上用了多长时间,从主人文题材、附带着拍猫,到现在一心一意去寻找、记录猫咪,这几年间他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猫,有些成为了常见的老朋友,有些则是萍水相逢、转瞬即逝。

花哥的拍摄过程也不尽是一帆风顺的,在他经验不足的时候,寻觅半日都找不到猫咪是家常便饭。后来他从猫的随性中发现了规律:不同时段去某些地方,会常常发现没见过的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店铺,许多白天在外玩耍的猫咪,一到傍晚就都乖乖归巢。因此原本不在天黑后拍摄的花哥,现在还会特意去某些店铺看看有没有猫。

他说,到了晚上猫的瞳孔会放大变圆,配合店铺里的自然环境和灯光,成片会有一种强烈的人文感。而且许多商家都非常乐意自家的猫被他拍摄,仿佛像是自家的珍宝被发掘认可般自豪。

有一家服装店的老板非常热情客气,花哥在店里尽情拍摄了十多分钟,结束的时候还因为不好意思买了一件衣服。
喏,拍的就是这只眼睛像音响的小可爱▼


拍久了,总会有些质疑的声音。在一张猫咪翻滚跳跃尬舞的照片下,有人怀疑说: 这猫怎么会跳成这样,是不是被你扔出去的?

花哥对此的态度非常坚定:“视猫如自己孩子的人,是绝对不会用伤害它的方式来摆拍的。”上图的猫是因为看到了逗猫棒,在跳起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这种有趣的状态。

“猫喜欢逗猫棒,是其爱好。”花哥希望所有的猫都在放松的情况下,流露出它最自然、快乐的情态,这样接近被摄者,和拍人物是一脉相承的。


花哥“喵呜不停”的网名,取自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履不停》,时间不停,步履不停,而花哥的寻猫之路也将继续。


目前,花哥打算以上海为起点在全国巡游拍猫,下一站定在了广州和重庆。未来若是有机会,还打算去猫岛圣地巡礼。

花哥对未来有着美好而具体的憧憬: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特别有钱,我希望拥有一个农场,种满果树,养很多很多猫,让它们在里面自由生活。”
责编:李梓延
来源:匠心之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