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悠长,南岳(衡山)云雾茶文化节祭茶大典暨万寿茶会举行

  新湖南客户端   2018-05-05 18:39: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5日讯(记者 徐德荣 唐曦 通讯员 文兰)今天上午,2018年中华茶祖节·南岳(衡山)云雾茶文化节祭茶大典暨万寿茶会在南岳举行。活动分为祭茶大典和万寿茶会两个环节,以传承中华传统茶文化,打造衡阳区域公共品牌,助推衡阳茶产业发展。

华章盛典 传承中华传统茶文化

千里文脉,一叶传承。在庄严的礼乐声中,2018年中华茶祖节·南岳(衡山)云雾茶祭茶大典拉开序幕。上午9时许,朝圣队伍在南岳大庙棂星门至御书楼沿线肃立,幡旗、神位、二十四节气旗和锣鼓队、供茶依次在御书楼前坪列队。朝圣茶歌、鸣金三匝、擂鼓三通,汉号齐吹。

(摄影丨文丽贵)

据介绍,以南岳云雾茶新茶开采和祭茶大典为主体的南岳茶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影响力逐渐扩大,相继入选湖南十大茶文化事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在省内外享有极高声誉和影响,其规模、形式、艺术水准也逐年提升。今年的祭茶大典较往年进行了大幅度地改造提升和艺术加工,整个大典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明,进一步挖掘茶祖神农、茶神祝融以礼育人、以乐化民的文化内涵,突出儒释道茶文化的体验感,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礼乐合一的传统文化。

今年的南岳祭茶大典还新增了“茶叶年度汉字”发布环节,由中华茶祖节组委会首次推出戊戌年茶叶年度汉字“興”更是蕴藏深意。“興”的上部在古代表示一个铜鼎,也可以理解为煮茶的壶,也表示同心协力之意;两旁的符号象众人举着手,寓意众人抬柴火焰高;中间一横代表着茶业产业这个大平台,下面的撇和捺则代表着茶文化和茶科技要互相助力,用两条腿走路,奔向广阔的市场。而这个“興”字,更是寄托了“茶人兴,茶企兴,茶业兴,民族兴”的美好愿望。

以茶会友 现场设108茶席邀您品茶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的活动不仅盛大隆重,更注重游客、观众等的互动体验,现场设有108茶席供大家以茶会友。据介绍,近5年来,省内外20个产茶县参祭,全国茶人组织素女会助阵大典,南岳茶文化节已成为衡阳在全国的茶事名片。

八百里南岳出好茶,在此地以茶会友最合适不过。此次南岳万寿茶会将主舞台万寿广场打造成一个天人合一的大茶馆,设置12茶席表演,寓意十二个月;观众区域设置72茶席环绕周边体验,寓意七十二峰;外场环万寿广场设24茶席斗茶,寓意二十四节气。加上南岳庙会和160幅茶文化经典摄影作品展览,使开阔的环境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气象,巧妙将自然景观、茶文化及民俗文化融入到一场茶会中。在万寿广场的入口处,衡阳市茶业协会还组织各个县茶企业现场布展,让游客们能够同时品味衡阳各款好茶。

不仅有好茶,还有好故事。“尝尝吧,尝尝吧,毛主席,这是家乡的云雾茶,这是乡亲的心意呀”。音诗画《挑担茶叶上北京》慷慨激昂地讲述了毛主席与南岳(衡山)云雾茶背后的故事,把茶会推向高潮。在当年,毛主席入伍初期的战友彭友胜,为了表达对战友毛主席的怀念,感恩毛主席的关怀,年年给毛主席寄自制的南岳(衡山)云雾茶,这一寄就是18年。18年的感恩,18年的真情,也在那一曲《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声中,酝酿成了经典的艺术奇葩。

一叶致富 打造南岳(衡山)云雾茶公共品牌

活动当天,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发展与促进部部长陈叙达先生为南岳区授“中国寿茶文化之乡”荣誉牌匾,以表彰南岳的茶寿文化渊源流长。衡阳市茶叶协会常务理事会成员宣读衡茶复兴南岳宣言,以表达共同打造南岳一杯好茶的决心。现场还公布了今年衡阳“八百里南岳(衡山)十佳美丽茶园”。

(摄影丨文丽贵)

衡阳市地处盆地,四周高山围绕,中部平岗交错,有寰中佳丽的美誉。这里既是中华茶祖神农的栖息地,是陆羽《茶经》中“南方嘉木”的故乡,也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传统产区,南岳衡山更是集五岳灵气,造化山水特产云雾茶。早在唐宋时,衡州茶就入列“贡茶”,远销东南亚,茶业是衡阳人民的祖业。

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更是明确提出“两茶”发展战略,通过全市茶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业提质扩面,依托南岳衡山的名山优势打造“品质靠得住、文化定位高、品牌叫得响”的区域公共品牌——南岳(衡山)云雾茶,以重塑衡茶地位,实现衡茶复兴。

(摄影丨文兰)

据悉,今年起,南岳区将进一步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力度,着力打造“南岳(衡山)云雾茶”这一公共品牌,并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通过以茶兴旅、以旅促茶、以文传茶,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

同时,南岳还将茶旅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通过延长茶业产业链与利益链,带动地方百姓致富。活动当天,有5家优秀茶企响应号召,率先与贫困村签订“茶叶扶贫·一叶致富”的协议。

责编:唐曦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