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杜甫湘江漂流记

  潇湘晨报   2018-05-20 09:29:53

卷首语

诗性的湘江需要杜甫

漂泊,大约最能够概括杜甫一生。曾经有人做过历史上几位诗人的足迹图,杜甫被网友戏称为“最不愿意折腾”的诗人,却成了最颠沛流离的诗人,半生都在乱世之中飘零。

如果说杜甫年少时的放荡齐赵、漫游吴越是大唐诗人仗剑天涯、寄情山水的旷达与潇洒,那么,后半生流寓川蜀、漂泊荆楚则更像是时代的放逐,一种归乡而不可得的无奈。流寓川蜀,杜甫有过与妻子泛舟,看小儿将针弯曲成鱼钩垂钓的快乐时光;而湖湘大地,带给杜甫的,似乎只有无限的哀愁与伤病流离。

杜甫出川,踏上前往洛阳的归途,却阴差阳错进入湖湘。投靠亲友而不可得,是时代的无奈,也是命运的抛掷,却更像是湘江的召唤,江畔屈子、贾谊的等待。在湖南的漂泊岁月,杜甫写下了湘中诗200多首。千百年后,我们依旧能够“按图索骥”,找到与杜甫的一丝呼应。白居易在《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的诗中写道:“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这大概才能略微让我们稍微得到一些安慰,诗性的湘江,需要杜甫的好诗。

1200多年后,我们划着皮划艇,循着杜甫的痕迹,漂流于湘江。我们羡慕的诗和远方,在杜甫这里,却是让人唏嘘的一代诗圣无可奈何的人生宿命。文/唐兵兵


诗和远方

杜甫湘江漂流记

(杜甫漂流湘江路线图)

(5月9日,青草湖,记者划着皮划艇,循着杜甫的痕迹漂流。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天,杜甫离开岳州,穿过洞庭湖南下,夜宿青草湖,并留下诗作。图/卢七星)

公元763年,避难川蜀的杜甫,在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写下了他的“生平第一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欣喜若狂跃然纸上,对归乡,同样热切。只是,归乡的路,因为战乱阻隔,变得漫长曲折,甚至遥不可及。五年之后,杜甫南辕北辙进入烟瘴的荆楚之地,在湘江上,度过了他最后的三年颠沛时光,湘江,成了杜甫最后的归宿。

永泰元年(765年),杜甫在好友严武去世后,成都局势一片混乱,杜甫只能选择离开,东下出川,因为疾病和各种变故,杜甫一家滞留云安、夔州一段时日,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才“去夔出峡,至江陵”。在江陵,杜甫过得并不如意,当年春天,移居公安。本来想从公安北上回归故乡,却因为战事,南下岳州。

大历三年(768年)的深冬,杜甫进入洞庭湖,泊舟岳州城下。“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泊岳阳城下》)杜甫对这次南行依旧抱有希望,那年,杜甫已经57岁。但是,接下来的旅途没有让杜甫看到希望,处处遭遇不幸,像是一场命运的作弄。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妇将雏,登上小船,南下衡州,投奔他的好友——当时的衡州刺史韦之晋。《宿青草湖》《宿白沙驿》《湘夫人祠》《入乔口》《铜官渚守风》《宿凿石浦》《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戍》《次晚洲》《望岳》……一路南行前往衡州,韦之晋却在他到达衡州之前,已经调任潭州,杜甫还未来得及返回潭州,韦之晋就病逝了。是年夏天,“畏热”,杜甫从衡州返回潭州,杜甫生活无依,栖居小舟、病卧江阁,靠卖草药、奉赋赠诗维持生计。唯一的慰藉是,在潭州有文友的诗歌唱和往来,也有他乡遇故知的悲欣交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杜甫在长沙城边偶遇当年宫廷乐师李龟年所写的《江南逢李龟年》,诗里满是感伤,大约也不无欣喜吧。

在潭州安居一年,变故再次袭来。大历五年(770)四月初八夜,湖南兵马使臧玠带领一班骄兵起而造反,攻掠州城,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灌,城内烈焰冲天,杜甫连夜随逃难人群奔出火海,登上小舟,踏上杜甫的末路之旅。逃出城后,杜甫乘小舟溯将而上,前往郴州,原本想去投奔他的舅舅崔伟,却在耒阳方田驿被大水困住,难以前行,“涉旬不得食”。耒阳县令得知消息,送来了牛肉和白酒,久不得食的杜甫在一顿畅饮之后,当晚客死舟中,葬于耒水河畔,杜甫墓,现在耒阳一中内。不过,“饫(yù)死耒阳”的说法,却受到质疑。另外一种说法是,杜甫在耒阳阻水之后,决意北归,在潭岳之间的小舟上去世,按照元稹的墓志铭的说法:“旅殡岳阳”,葬于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在杜甫死后的43年之后,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迁回河南洛阳偃师。有的学者学认为,因为贫穷,杜甫墓其实没有迁回洛阳,而是留在了湖湘大地之上。

杜甫记录了那个离乱的时代,记录了自己颠沛的一生,却无法记录自己的死亡,杜甫之死终究变得扑朔迷离。八座真假难辨的坟茔,争议声从未消停过,各地的学者都在努力论证当地是杜甫的最终归宿,除了现代旅游的需要,大约也算得上后世对诗人尊重和热爱吧。或许,不必去执着于杜甫墓的真假,不过,内心里,依旧希望,这位在外漂泊颠沛一生的诗人,最终回到了故乡。

撰文/本报记者 唐兵兵

责编:吴名慧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