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识韭菜闹笑话,却与谭嗣同谭延闿并称“湖湘三公子”

  今日头条   2018-04-10 08:15:00

有个成语叫做不辨菽麦,意思是一个人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历史上也有五谷不分的说法,似乎分不清庄稼作物,就真的给人好逸恶劳的感觉。可凡事都不是那么绝对的,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老人,错把麦苗当成韭菜。虽然闹了笑话,可是他一生的成就,却是无人不佩服的,此人就是陈三立。

此老人不识韭菜闹笑话,却与谭嗣同齐名,儿子个个都很牛

陈三立出生于咸丰年间,一生经历了晚清、北洋和民国时期。他一生最为著名的,就是在同光体诗派的重要影响,在同时期志同道合的好友眼中,当时五十年来,唯有陈三立可称雄海内,于是就得了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这样一个美誉。

就是在三十年代初,已经是耄耋之年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档子趣事儿。当时陈三立在南京小住。一次到中山陵参观,出了中山门的时候看到秧田成簇,一片绿色,陈三立很高兴,当时就说南京真是好地方,连韭菜都长得这样齐整,这才闹了笑话。在旁人的解释下,他才恍然大悟。

此老人不识韭菜闹笑话,却与谭嗣同齐名,儿子个个都很牛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觉得陈三立肯定是一心醉心于写诗创作,所以才不识耕作之物,必定是富贵人家出身。确实,陈三立出自官宦之家,可是他又同一般的官宦子弟不同。

陈三立的父亲是陈宝箴,在维新变法的时候,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陈三立少年聪慧,而且洒脱不羁,不受世俗礼法约束。靠着自己的才学,高中进士,做了吏部主事,后来又因为父亲是维新变法中地方督抚中唯一一位积极响应的关系而辞官来到父亲身边效力。

可以说在真正醉心于诗歌创作之前,陈三立是心忧国事,一心要有一番作为的。可是戊戌政变宣告了数年积极奔走数番努力的失败,当时与谭嗣同、谭延闿并称为湖湘三公子的陈三立,事后随父亲被革职回乡。又在经历丧父之痛后,最终无心于仕途,一心写诗著说。

此老人不识韭菜闹笑话,却与谭嗣同齐名,儿子个个都很牛

虽然后来曾几次被邀请出山为官,但是陈三立都不为所动,在专心诗作的同时,他还创办新式学校,努力兴办实业。虽然不识麦苗闹了笑话,可是先生却有穷极物理于最纤微处的科学精神。因为专注国学,有一次还因为坐车付钱闹了笑话,可是在他的培养下,几个儿子个个都很牛。

陈三立先后娶过两位夫人,有过五位儿子。长子陈衡恪是近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青年时代就与鲁迅在矿务铁路学堂同窗,之后同在日本留学,两人友谊深厚。次子陈隆恪和四子陈方恪都是著名诗人,五子陈登恪是著名词人。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子陈寅恪。

此老人不识韭菜闹笑话,却与谭嗣同齐名,儿子个个都很牛

在清华大学史上,陈寅恪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同时又是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他曾留学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精通十多门外语,一向眼高于顶的傅斯年对他甚是推崇,声称:“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综上所述,你说陈三立先生牛不牛?

责编:朱晓华

来源:今日头条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