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在京广铁路上的“毛泽东”号机车,你与它可曾相遇

  “这里是湖南”微信公众号   2018-04-25 10:48:15


每天清晨,长沙从睡梦中醒来。

忙碌了一宿的京广铁路长沙站,迎来了一趟北京开来的列车——Z1次。

细心的乘客也许会发现,每隔几日,这趟有着“湖南名片”之称的进京列车会被一辆特殊的车头所牵引。

枣红色的车体程亮如新,车头悬挂着毛泽东头像铜牌,迎着朝阳,徐徐停靠在长沙站站台——这便是车辆编号为1893的“毛泽东”号机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4年12月25日,第五次换型后的“毛泽东号”机车正式投入运行,牵引T1次列车由北京站始发,于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1周年纪念日当天早晨抵达终点站长沙站。

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换型后的和谐3D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毛泽东号”机车经历了六代换型,它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与进步,更创造了累计安全行驶1000万公里的业绩,被誉为“火车头中的火车头”。

北京

BEIJING

长沙

CHANGSHA

在中国铁路的历史中,它是一辆这样的机车

1941年,一辆莫特瑶1-304号蒸汽机车在大连沙河口工厂制造下线,构造速度80公里/小时,隶属于哈尔滨机务段。

1946年,为了支援解放战争,缓解铁路运输运力不足的困难,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死车复活”活动。

1946年10月,在哈尔滨机务段,经过27个昼夜的奋战,工人们终于抢修出了一台蒸汽机车。经过当时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同意,按照工人们的要求,这台机车被命名为“毛泽东号”。

第一代“毛泽东号”机车莫特瑶1-304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号”机车承担着运送部队和战争物资的任务。当时有一句响亮的口号:“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毛泽东号’就开到哪里。”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到平津战役,“毛泽东号”的英雄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地圆满完成任务。

1949年,这台在解放战争中立过汗马功劳的模范机车,来到了北京,留在丰台机务段,编入北京铁路分局的机车序列。

第二代“毛泽东号”机车(东风4-0002)1977年2月,“毛泽东号”由蒸汽机车改为东风4型0002号车,这是第二代“毛泽东”号机车。

第三代“毛泽东号”机车

(东风4B-1893)

1991年8月,“毛泽东号”换成了第三代新型车——东风4B型内燃机车,替换东风4型0002号车,被命名为“毛泽东”号,由当时铁道部部长李森茂选定车号1893。

2000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07周年。东风4D型1893号机车接过了东风4B型1893号机车那象征无限责任和荣耀的“毛泽东号”徽牌,这是“毛泽东号”第三次换型。

第四代“毛泽东号”机车(东风4D-1893)

“毛泽东号”机车人员始终把永不自满、永不停顿、安全运输作为机车组永恒的主题。

“毛泽东号”车组多次被评为全国、全路的先进集体和安全标兵。

“毛泽东号”机车在全国数千台火车头中是保养得最好、节省燃料最多、安全运行最长、从未出过任何责任事故的优秀机车。

为了学习和推广“毛泽东号”机车组的经验,全国各条铁路都开展了学习“毛泽东号”,争创模范机车组的活动。

“毛泽东号”机车成为全国铁路安全运输的一面旗帜。

第五代“毛泽东号”机车

(和谐3B-1893)

2010年12月20日,“毛泽东号”机车第四次换型。由大连机车公司生产的和谐3B1893号电力机车正式交付。镶嵌在机车前面的铸铜喷金的毛泽东头像光彩照人。

在此次交付庆典上,北京丰台机务段和“毛泽东号”第13任司机长赵巨孝,将写有“打造中国品牌,共铸事业辉煌”的锦旗,赠送给大连机车公司。

第六代“毛泽东号”机车

(和谐3D-1893)

2014年12月12日,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和嘹亮的《东方红》乐曲,一台镶嵌“HXD3D1893”金色标识的“毛泽东号”机车,缓缓驶出大连机车公司出车场。

第六代“毛泽东号”机车长期担任京广线北京至长沙间Z1/2次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单趟运行里程1593公里,这也是“毛泽东号”机车历史上行驶距离最长的任务。

北京

BEIJING

长沙

CHANGSHA

“毛泽东号”和他们的故事:

第三任司机长郭树德:第一个任务不是运输而是排雷

1946年的哈尔滨刚刚解放,“毛泽东号”的第一个任务不是运输而是排雷。

当时,滨绥线乙线被日本人埋上了地雷,开通需要先排雷。“毛泽东号”必须带头往上冲。怎么冲?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将三辆运货的平板机车加在车头前方,炸飞一辆再换上一辆。

事儿还真成了,“毛泽东号”顺利打通了铁路线,创造了月月超额完成生产指标的“奇迹”。

1951年,作为“劳模”代表,“毛泽东号”机车第三任司机长郭树德以特邀代表身份被邀请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并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机智的郭树德随身携带刚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在席间要求毛主席签名。这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本毛泽东亲笔签名的《毛泽东选集》。

(1951年11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为“毛泽东号”第三任司机长郭树德《毛泽东选集》签名)

李纳:向司机长学习,致敬

1949年3月,“毛泽东号”机车奉命随同解放大军南下入关,落户北京丰台机务段。这一天,丰台机务段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毛泽东的亲属李纳、邵华、毛新宇,以及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张玉凤应邀出席。

毛泽东的女儿李纳发言说:“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早就听说有这个机车组,是先进的,久闻大名。这次我亲眼看到了历届司机长和一些年轻同志,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向大家学习,向大家致敬。48年来行车600万公里无事故,这是个很不容易做到的,你们不愧于工人阶级这个名称!你们是全国工交战线的一面旗,向你们学习!”

党的十九大代表刘钰峰:火车头就要砥砺奋进当先锋

2017年6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80后”司机长刘钰峰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1999年,学生时代的刘钰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进入铁路工作后,凭着过硬的政治表现,2012年4月,刘钰峰接过历史接力棒,成为“毛泽东号”第12任司机长。从那一刻起,他就立下“开‘毛泽东号’机车,做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信条。

2015年10月29日14时16分,他驾驶“毛泽东号”机车胜利实现安全走行1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50圈,使“毛泽东号”焕发出时代风采。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70多年征程,“毛泽东号”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复兴

“毛泽东号”走过了70多年的征程,连续走行千万公里。跨越蒸汽、内燃、电力三个时代,转战南北经受了战火的洗礼,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武汉,它三闯武胜关,为恢复北线畅通创奇迹;在包头,他们奋不顾身救大火,保证运输做贡献;唐山强烈地震时,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将救灾物资运往灾区。

“毛泽东号”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

新的一天,牵引着Z1次的“毛泽东号”又到了出发的时刻。

数千里的京广线上,它就像一个红色的精神图腾,代代相传。

(整合 | 宛俊余 詹娉俏)



责编:朱晓华

来源:“这里是湖南”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