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8-02-01 12:28:44
吴清予音乐专辑设计作品《The Landscape the Tropics Never Had》。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婷婷
近日,在首届CGDA2017平面设计学院奖活动中,湖南姑娘吴清予(qingyu wu)以音乐专辑设计作品《The Landscape the Tropics Never Had》,夺得包装设计类金奖。
据了解,该赛事面向港澳台、亚太地区、全球范围的美术院校设计专业学生、应届毕业生、专业教师。活动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分别有品牌形象、包装设计、推广用品及出版物、海报设计、文字设计、插图设计、环境图形、多媒体8个参赛类别。最终,从近3000件有效参赛品中,评选出全场大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入围奖共计400余件。
巧的是,就在昨天,吴清予又收到来自TDC (The Type Directors Club,纽约字体艺术指导俱乐部) 的邮件,她的设计作品在TDC 64 Communication Design Competition中入选,得到了纽约TDC颁发的Certificate of Typographic Excellence荣誉,作品将在全美及其他15个国家展出。
这位长沙妹陀是谁?她究竟设计了什么?
吴清予音乐专辑设计作品《The Landscape the Tropics Never Had》。
【对话吴清予】
新湖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设计领域感兴趣?还记得设计的第一件东西是什么吗?
吴清予:记忆中大概从很小就开始感兴趣了,仔细想想应该是着迷。只是当时不知道是叫“设计”。记得从小就很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刊、海报、杂志等,周末喜欢和朋友去长沙定王台二楼淘进口、过期的时尚、画报、设计类杂志等,觉得很充实,幸福,开眼界。
还有就是有收集好爱,平日喜欢的包装盒,玻璃瓶,磁带,等各类觉得好看的印刷品,都舍不得扔,为此被父亲说过多次自己是“捡垃圾的”。
第一件“设计”的东西应该是小学时候的自己包书皮之后画的封面。那会大家都很爱惜课本,每学期始大家都流行“包书”, 一般喜欢通用白纸或者塑料壳保护书本。我每次用纸包完之后喜欢自己用几个小时,多则半天的时间画上有意思的教科书名,比如“语文”,“自然”等。现在看来就是自由发挥出的“字体设计”吧。
这个兴趣的来源可能因为练过一学期的硬笔书法,小时候被表扬字写得还不错,大概那时候的不经意间得到的鼓励,无形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另外就是一直觉得汉字间的正负空间、结构、造字、寓意等都很有意思,让人充满想象。
吴清予音乐专辑设计作品《The Landscape the Tropics Never Had》。
新湖南:缘何参与到音乐专辑的封面设计?请介绍一下这个获奖作品的设计思路、理念,设计元素和音乐人、音乐风格的关系等。
吴清予:这次大赛我有两件作品获奖,分别是包装设计类金奖和优秀奖。金奖作品是音乐专辑的设计《The Landscape the Tropics Never Had》。
做这个项目非常机缘巧合。大概两年前通过好友推介,知道了这支国内特别棒、很认真在做音乐且坚持自己风格的乐队——吹万。初听就觉得很难得。后来竟然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上了,隔了几个月后他们说很喜欢我的设计作品,觉得很新颖,并邀请我设计他们的新专辑,为此我觉得很幸运、开心。
这次专辑设计的思路就是以一种舒服、原始的方式,理解音乐本身带给我(听众)的感官享受与启发,遵循内心的感受创造出与音乐相辅相成的画面。另外,就是着重于平衡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字体间的融合,融合恰到好处时,美感自然就产生了。
这张专辑的音乐风格我个人觉得是整体而多变的。整体上很大方,充满了新元素,歌词简单却充满寓意,留给人足够的想像空间。虚实结合得很巧妙。吹万通过自己的感受通过音乐的抽象方式表达内心,营造出共鸣。设计上,我也想通过文字、空间、图片来营造出自然、大方、独特的风格,最重要的是能够与音乐本身的气质融为一体。
吴清予音乐专辑设计作品《The Landscape the Tropics Never Had》。
新湖南:看介绍说,你最感兴趣的是研究文化之间的共同线索,特别是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你是土生土长的长沙姑娘,现在生活在美国,如何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实验这些思考和想法?
吴清予:非常好的问题。我觉得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文化和信息的传递比想象中快。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也如此,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越来越容易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从而对其感兴趣,产生了文化、亚文化的传播与交叉重叠。
越来越多的设计上也出现多文字/语言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两者本身来源于不同的系统与背景,但是也可以融合得很好,相辅相成。在摩擦、退让时却展现出相同的性格与特色,就像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二元论观念,阴和阳彰显出“相互对立又依存”的抽象关系。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这样让人们产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带来了多重意义上的文化摩擦与包容性。
在美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给我很多的帮助和提升,打开了视野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态度。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对开放、尊重个人的国家,鼓励你去表达。潜移默化下的影响,我觉得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会更遵循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追随主流。
新湖南:你现在如何理解设计?最想通过设计传达什么?
吴清予:现在还是每天想多学一点的状态,希望自己能保持对生活普通事物的好奇心。
我所理解的设计,是能通过它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与此同时,我认为设计也是一种个人的表达方式、艺术创作、传递本真的情感过程。
我希望传递美感,趣味,和文化。
【人物简介】
吴清予(qingyu wu,又名 Q),平面设计师,现居美国。德式摇滚爱好者和邪典电影迷。毕业于艺术与设计专业排名全美第二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获得平面设计学士学位,后在被称为“现代美国设计师摇篮”—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2D研究生学院深造,获得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曾在著名的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被邀演讲。
Q的创作主要以大型装置结合印刷设计的形式表现。她的作品着重于平面设计的共通性以及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双语言字体设计结合间体现。努力探寻文化之间的共同线索,并通过实验、前卫的设计形式,将这些微妙关系可视化。
责编:李婷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