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盛不衰的湘菜新秀——石门肥肠

  大湘菜报   2018-01-30 09:35:06

站东路是湖南常德石门县内一条不长的街道,因位于石门县老火车站东而得名,简单明了。然而石门当地人却习惯用另一个名字称呼它——“肠子一条街”,这里就是近年来湘菜新兴名菜“石门肥肠”的发源地。
脆韧爽口、香气扑鼻的石门肥肠

如今红红火火 起初却无人问津

石门县土家族人覃正村,据称就是这道佳肴的创始人。1968年,当时未满18岁的他远赴辽宁鞍山当兵,入伍之后一直在从事炊事工作,学得一手过硬的烹调技术,直至1974年转业回乡。1976年,他经人介绍受聘到县生资公司食堂掌厨。而后他也曾在供销学校、县供销社和石门大厦等单位从事炊事工作。

覃正村表示,正宗的石门肥肠将猪大肠洗净处理后,要先煮后炒,再用干锅或钵子干炖着来吃。处理得当的猪大肠毫无异味,反而香气扑鼻,讲究外表脆韧,内里绵软,吃起来香辣爽口,回味悠长。

然而在以前人们的观念里,猪大肠并不是美味佳肴。即使作为物质匮乏时期相对廉价的肉类替代品,肠子在当时也并不受人青睐。

“那时肠子等内脏还没什么人吃,勉强算是‘风味小吃’。”年近古稀的覃正村解释道,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能吃肉、想吃肉的人咬咬牙也就直接买肉,吃不起的肠子也舍不得吃”。而且猪大肠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稍不注意又风味全无,因此做肠子和吃肠子的人都寥寥无几。

石门肥肠创始人覃正村和儿子覃道军

因火电厂而兴起 备受副总理好评

从当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兴盛红火,乃至“常德肠子馆”的名号遍布省内外,做肥肠必称出自常德石门。“石门肥肠”的兴起十分意外,它的红火却是源自一座工厂——湖南省石门火电厂。

1993年,覃正村开始自主创业,而后在石门县火车站旁的站东街开了一间“华华餐馆”,主营肥肠这种“风味小吃”。当时的石门县内第一个开发区——宝峰开发区以及石门火电厂已经兴建,石门可谓通衢要道、人流不绝。“华华餐馆”的肥肠也随着人来人往逐渐小有名气。

1994年,石门县火电厂正式投入运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来到石门当地考察剪彩。石门县政府打算用一桌当地招牌美食来招待国家领导人,于是就看中了覃老爹的手艺,让他做一道干锅肥肠。

当时国务院、省、地、县各级干部以及电厂员工共庆电厂正式运营,大排筵宴80桌。覃正村提前两天开始准备,特意选用力所能及最好的原料。“准备的红辣椒在当时就要13块一斤。”覃老爹表示为了那份荣誉,他“折本都要搞”。

精心准备后的肥肠在宴会上大获成功。用覃老爹的话来说,就是肥肠被大家“懒条精光”,也就是石门方言“吃得精光”的意思,宴席也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肯定。于是,石门肥肠一炮而红。
覃正村退伍后开设的“华华餐馆”是石门肥肠兴起之地

一朝绽放 星火燎原

宴会上备受好评的肥肠立马就成为了当地的“明星产品”,无论本地人、外地人都争先恐后想要品尝这一佳肴。石门当地的“肠子馆”一夜之间星罗棋布,“连理发店都关门改做肥肠了”。覃正村的“华华餐馆”所在的站东路更是挤满了主打肥肠的饭店,从此“肥肠一条街”就取代了站东路的本名。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肥肠也从不入流的“下水”变成许多人喜闻乐见的美味佳肴,“石门肥肠”也逐渐声名远播。如今“常德肠子馆”在三湘大地随处可见,北京、广周、海南等地不乏其身影。作为湘菜新兴品牌,“石门肥肠”的红火正是近年来湘菜飞速发展的缩影。愿湘菜人能不断创新,继续高奏凯歌,让湘菜也如这般“肠”盛不衰。

肥肠要在炉火上继续热着吃才有滋有味

来自创始人覃正村的肥肠制作心得:

1、清洗新鲜大肠时,要用面粉将肠子反复揉搓,来回里外翻转清洗,同时还要去除多余的油脂和杂质,大肠才能爽口无异味。

2、猪大肠要焯水后,再放入桂皮、八角、生姜等等一起煮,大概一副下水煮半个小时左右,煮到熟能“一筷子能戳穿”,然后将大肠切成小三角块备用。

3、将花椒、桂皮等下锅炒香,然后加入土豆块翻炒,接着再入肥肠,锅中加入醋、料酒、姜蒜,进一步去除肠子的腥味,然后加入干辣椒末和豆瓣酱一块炒匀后即可上桌。

4、最好用锅或者钵子放在炉子上吃,可以小火保温,也可以大火继续煎出肥肠的焦脆肉香。肥肠吃完后,锅内下还可酸菜、豆腐等辅料。

文/蒋振 陈宇航

 

责编:周歌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