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是个什么鬼?

胡涂   风面   2017-12-22 15:50:04

图/文 胡涂

用手机拍摄照片这样一种现象,近期突然变成了一个摄影的分类,而且越来越成为事实上的趋势。传统上,把“手机摄影”单独拿出来作为宣传口号的往往是手机厂商和电信运行商,比如2005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打出“世界上第一个手机摄影节”,其背后的商业因素是非常明显的。

此后,各类摄影节往往都单独开设手机摄影专区,使“手机摄影”这个词深入人心。2012年美国人在洛杉矶甚至设立了一个“史上规模最大的iphone摄影艺术展”,标志着“手机摄影”立志要在艺术圈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另外,我们所熟悉的摄影大师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也在Instagram开设了账号,长期用苹果iphone手机拍摄照片,并即时上传到网络。今年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斯蒂芬·肖尔大型回顾展上有观众看到这些“社交照片”用ipad以流媒体方式进行展出。

种种迹象表明,属于手机摄影的时代来临了,摄影界要做好准备,期待摄影和手机杂交后会产生什么不可预知的结果。

斯蒂芬·肖尔的Instagram

果真如此吗?

手机拍照确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飞跃意义的事件。在此之前,我们用于社群交流的主要是语言和文字,我们的历史主要也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载的,绘图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次要的角色承担着人际交流和历史的记录。但是手机拍照逐渐改变了这一切:拍照不再是某一群体的专利,它是最为民主化的工具,它不需要培训就能学会(这一点比文字还简单),拍照的成本也几乎为零,它可以像以前文字寄存于书本一样寄存于电脑和网络,它打碎了历史专为某一群体记录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记录自己和家庭的历史,它每天以数亿、数十亿的数量产生,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照片比文字更多......

不但如此,年轻人开始把照片作为跟文字并行的交流方式,他们拍下吃的早餐,拍下走过的地方,拍下办公的场地,拍下睡觉的姿势,拍下无聊的表情,他们用照片代替语言,用照片代替心情,用照片表达爱……

照片在我们这个时代开始成为一种非常基础性的、底层化的交流媒介,它的基础性、底层性几乎跟文字一样了。手机拍照没有普及之前,照片只是每个家庭的有限留念,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照片,照片差不多成为一种像空气、水一样的东西了。

朋友圈用照片交流

这是当下我们面对手机拍照时代的一个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之下,手机照片开始“侵入”摄影界顺理成章。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手机摄影”还远没到要为它设立一个专有名字的程度。

手机摄影的特点在当前主要体现在便携性、方便性、娱乐性和即时传播性上。如果去除手机的其它功能,它就是一部小巧的卡片数码相机,它擅长于隐蔽性和各种不可思议角度的拍摄,在这一点上,手机拍照可以占据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 )说的“有利位置”(Vantage Point )。

然而,要让“手机摄影”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单单凭这种便利性是远远不够的,“手机摄影”要独立,它首先要解决美学上的独特性——正如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凭借135小型相机创造出“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美学一样,技术的发展有时候确实能够带来美学上的变化——如果不能解决这种独特性,“手机摄影”作为专有名词是不成立的。

我们看到当前所谓“手机摄影”的照片,其技术、手段、美学、思考方式全部来自传统摄影,如果摄影师不特别说明,观众根本无法分辨这是手机拍的,还是数码单反拍的——那么摄影师强调他是用手机拍的意义何在?他只不过是强调了手机的拍照功能已经完全可以代替数码单反而已!

手机代替了部分数码相机

事实也确实如此。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在28mm左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手机看做是一部广角定焦镜头数码相机,它非常适合拍摄风光——很多摄影师真的用它去拍风光照片,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我们知道手机的CCD要比数码单反的CCD更小,和中画幅、大画幅胶片比就更不用说了。因此,用手机拍风光片根本发挥不了它的长处,完全是以手机的短处跟其它器材去比试了。除此以外,有些人用它“扫街”,有些人用它拍“人文片”,更有人用它拍人像......

我们得承认手机的制造技术已经完全可以代替低端的数码相机了,它的色彩表现力和高像素完全可以和部分单反数码相机媲美。而这里需要讨论的重点在于,这是一种技术的替代,还不是美学的替代(也许有观看方式的改变)。即使著名如斯蒂芬·肖尔,他在Instagram发布的照片,跟他以前用胶片相机拍摄的照片,其美学态度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而普通摄影爱好者在各种摄影展(节)上的展出作品,最后还是以数码打印(艺术微喷)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

因此,当我们观看一件物理作品时,不会感受到手机或者数码单反的差异——即使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手机拍照隐蔽性和方便性带来的视觉角度上的独特性(现在有无线遥控相机可以做到类似的隐蔽性和方便性)。总之这种差异不能成为“手机摄影”在美学上成立的理由,否则,接下去“无人机摄影”、“监视器摄影”、“运动摄像头摄影”之类的名词也要纷纷出笼了。

跟单反没有区别的“手机摄影”获奖作品

当然,这不是说“手机摄影”这个词没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可能性了。手机作为一台可以打电话的多媒体微型电脑,只要超越传统摄影的思维定势,发挥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性,还是有可以进一步讨论的话题。

比如全球摄影界当红明星埃里克·索斯(Alec Soth)曾经通过一款名为Snapchat的手机APP发起一场“和我一起消失”(Disappear With Me)的活动,我们不妨认为这是一个“摄影+手机+艺术活动”三合一的新鲜尝试,这种形式无以类归,也是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特有的。Snapchat是一款流行于西方的社交软件,它的特点是传阅的图片(或视频)在10秒钟后就会消失,而想要观看埃里克·索斯提供的10秒后马上就会消失的25张照片需要支付100美金(合计人民币650元左右),这个活动大受欢迎,没多久报名名额马上告罄。

埃里克·索斯

又比如,苹果公司在iphone 6s机器上新增了一个live的功能,当开启这个功能后,用户会发现自己拍摄的照片有一个非常短暂的动态效果,这个动态效果在观看照片时能产生不一样的观看体验。这样的照片才是手机摄影特有的——可惜还没发现有艺术家以这种动态照片为创作手段的作品出现。

iphone live功能

手机让大众最津津乐道的是它的移动互联网特性,但是这个特性大多体现在照片的传播性和互动性上,而不是作品的媒介性上。

互联网的储存媒介其实是众多电信运行商和网络科技公司的机房服务器(称为“云服务器”),这些大众看不到的电脑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一直运行着,海量的硬盘空间可以存储越来越多的照片、视频和其它文件。

互联网语言是以符合W3C标准的html等格式文本,这种文本被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提供超链接(Hyperlink),超链接是一种非线性链接方式,跟我们日常的文本语言有很大不同。超链接可以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所有互联网媒介的“热点链接”(Hot link,也就是点击即可转接到一个新的页面和空间上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日常看到的照片都是以线性的方式排序的(比如摄影画册),通常具有前后关系,超链接不一样,它可以在某一张照片中设置“热点”(Hot),点击这张照片,前后关系会中断,而进入一个新的页面空间(比如又出现一组完全不一样的、新的照片)。现在应用非常普遍的二维码也可以看做一种超链接,如果日常展览的照片(摄影书也一样)跟二维码超链接结合起来,就可以提供一种新的作品展示方式(比如扫描二维码,观众可以看到一段视频,或者一段语音)。在这里,手机既是一种传播媒介,同时又成为新媒体的展示方式了。

互联网“云”

总之,当下大行其道的所谓“手机摄影”还是一个伪概念(只不过用手机拍照代替数码相机拍照),真正的手机摄影还没出现,期待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真正把它变为一个专有词。

责编:李梓延

来源:风面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