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名镇好风光——衡南县宝盖镇乡村旅游发展掠影

  新湖南客户端   2017-12-07 17:50:36

□朱章永 陈智平

这里的山挺拔险峻、叠翠流金;这里的水碧波荡漾、清澈明亮;这里的人热情好客、勤劳朴实…… 这里就是湖南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衡南县宝盖镇。

宝盖镇位于衡南县东南边陲,与耒阳、衡东、安仁三县交界,辖16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5.68万人,是衡南县正重点打造的乡村生态旅游地,又是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列入的百个特色小镇之一。

她因万亩银杏而名扬,又集文化的深厚、山的奇秀、水的柔美、茶的韵味于一体,上千年岁月积累的“宝盖古民居”、巧夺天工的“石湾溶洞”、形神逼真的“良崇菩萨崖”、林壑优美的“山峰寨”、连绵烂漫的“油菜花海”、风光旖旎的“迷仙湖”、群山逶迤的“衡炎古道”、生机无限的“有机茶园”……这一系列迷人的风景,都是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就了宝盖这块风水宝地。

近年来,该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始终坚持“现代农业立镇、特色产业强镇、生态旅游旺镇”的科学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品牌培育、宣传推介、旅游产品开发,倾力打造休闲乡村观光旅游品牌,不断完善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着力打响了“湖南银杏第一镇”“湘南烟叶第一镇”“湖南省有机茶种植基地”“记忆里的乡愁原味乡村休闲地”“十佳乡村春游景点”等多张个性名片,先后荣获“湖南省生态旅游示范点”“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等殊荣。

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

生态农业,以绿为魂。宝盖镇域内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丰富独特,是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聚有机茶场,赏茶香胜景。2006年,衡南县宝盖有机茶场应运而生,是新建的高标准现代有机茶场,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茶园栽培管理流程全部按国际有机茶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所种茶树品种都是无性繁殖部省优品种,不用农药,不施化肥。茶场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茶60000余斤,产值800万元,每年可解决1000余人的就业(包括当地老弱病残人员),为老百姓增加劳务收入近200万元,实现税收30万元。其生产加工的茶叶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4项指标均无残留;被欧盟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认证为有机食品“有机茶”;湖南省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确定为“有机茶出口基地”;2007年在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博览会参评,一举获得优质农产品“金奖”;2008年,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龙头企业”。每年2月中下旬,茶园开始采摘春茶,前来采茶、制茶、品茶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已逐渐成为衡阳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之一。

良好的农业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再加上精心的策划包装,农业和旅游就能生发出意想不到的强大合力。宝盖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突出特色抓农业、围绕农业抓旅游,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石湾溶洞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精心运作出来的旅游景观。该溶洞距湖南省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衡南县宝盖镇中心约3公里,位于新城村一组与十一组之后的一座海拨约300米高的半山腰,集惊、奇、秀、谜于一身,引人注目,耐人寻味。这里不但是旅游观光的神奇之处,更是天然的“调温器”、避暑休闲的好福地,至于那奇特的矿泉水却又有一番风味在心头。该地水电路通畅,经评估可开发集旅游观光,避暑休闲,矿泉水开采等项目,现每年接待游客达5000人次。

“搭帮镇上这些特色旅游资源,我们也跟着沾光,吃上了旅游这碗饭,以前想都没想到,这得感谢镇政府搞旅游开发,让我们这些农民得到真正实惠。”这是该镇泰益村村民李大叔的一番感言,据他介绍,泰益三峰寨座落在他们村,其峰有三座远看如仙人的三根手指,又如古代的元宝,相映成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传说三峰寨自古有金鸡庇佑,现在每年观音娘娘生日,周边的百姓都会聚集到三峰寨为观音娘娘庆生祷告,是许多游客休闲爬山、体验农村淳朴民风和古老传说的最佳选择。如今,泰益村自从有泰益三峰寨这个自然景观后,名气渐旺,很多人慕名前来观光旅游,这为他们发展农家乐提供了良好发展平台,依托这一发展机遇,泰益村许多村民都吃上了生态旅游这碗饭。

宝盖镇的旅游奇景何止这些,若逛完这些充满神话故事的景点还情致未尽的话,黄金海公园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风光好处。

该公园位于衡南县宝盖镇双河口村、福全村境内,东与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宝盖银杏公园及省文物保护单位宝盖楼古民居群相连,距牯牛岭森林公园4公里,距衡炎古道、迷仙湖、杜鹃花海三峰寨8公里,距衡阳市最大丹霞群菩萨崖15公里。公园内有鼓龙泉、革命烈士廖苓顽故居、福全古桥、双江彩虹桥等多处名胜古迹。作物景观与周围青山、古树、河流、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梦幻般的田园山水画卷。

黄金海公园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农业生态种植为主要景观,集采摘、野炊、休闲度假、农耕体验于一体。主景区位于九江河与沙河交汇处的双河口,连片油菜花达万余亩,为衡阳地区最大的连片油菜花田。

每年2至3月,是油菜花最佳观赏期,极目而望、满眼金黄,和风送暖、满园花香;春去秋来,无边稻浪泛金波,行走田间,醉看缤纷秋色,细品生态美食,又是另一番迷人风景。目前,该公园正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旅游服务短板,提升景区形象,拟于近3年内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及农业示范园。

农旅融合,富了农民,也美了乡村。

配合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宝盖镇还积极抓抢机遇,创新发展,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2000万对镇区及银杏公园道路进行黑化,通往银杏公园的道路两边全部安装路灯,对各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进一步美化旅游环境,有效提升了旅游知名度。

而今,宝盖镇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平台,逐步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挖掘文化底蕴,留住美丽乡愁

青砖黛瓦排排立,巷道村路条条通;碧水绕村款款来,房前屋后处处新;广场舞姿翩翩起,邻里和谐声声欢……如今,行走在宝盖镇各处农村,你看到的不光是“面子”上的满眼洁净美丽,还有“里子”里生态文明漫溢出来的浓郁文化内涵。

今年11月17日,第三届衡南宝盖银杏文化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聚衡南县宝盖镇,共赏银杏芳华。开幕当天,宝盖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

“我们镇依托这些良好的乡村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打造湘南银杏第一镇,截止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谈及特色发展,该镇镇党委书记廖维良自豪道。

据他介绍,秋冬时节,来宝盖观赏银杏风采是游客们最佳的选择。据了解,宝盖镇银杏种植基地总面积达万余亩,近30万株树,为全国连片面积最大、湖南省总种植面积最多,2016年被评为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

2015年及2016年,中国·衡阳乡村生态旅游节暨衡南宝盖银杏文化节在该景区举办,均获巨大成功。目前,宝盖银杏基地主要由湖南华冠银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已开发出银杏枕、银杏茶、银杏酥、银杏酒等多种旅游文化产品,实现了该基地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造福当地百姓,促进当地社会与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银杏健康产业是银杏文化小镇项目的核心内容,是旅游板块的主要客源基础。2016年银杏林产量银杏果达60万斤,药用银杏叶25000斤,目前,已研发生产出银杏茶、银杏果、银杏保健枕、银杏酥等产品,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热销全国。

走进宝盖,不但能欣赏到最美丽的自然美景,更能触摸到悠久的历史人文。这里有着衡阳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宝盖楼古民居。雕龙画凤、气势恢宏、古色古香,静静聆听,每一处古宅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该建筑群位于宝盖镇政府中心的东西两侧,始建于北宋末年,由牌楼屋、安里屋、大屋场及探花庄四个连缀一起的古民居组成,占地面积约40亩。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呈封闭式构造,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风格迥异。古建筑群至今是衡阳市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对研究古建筑学、史学、地方风俗学及湖湘文化均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同时,它也成为促进衡阳市古建筑群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之一。

这里有着三百多年前的茶马古道——衡炎古道。据传当年衡阳、株洲两地商贾贩运茶叶、盐巴,走的就是这条古道,这里也是当时官员前去株洲炎陵祭祀时的必经之路。据考证,衡炎古道是衡阳最早、最长和遗迹保存最多的古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现古道上保存有明清石桥、板桥10余座,大小凉亭、寺庙20余处,古井10多口,古道50余华里。踏上青石悠悠的古道,诸多两三人才能合抱的古树遮天蔽日,溪水、瀑布、古桥、古民居错落有致,行走其间,仿若时光倒退了几百年。

守望乡愁,守望幸福。如今,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把宝盖镇串联得格外耀眼。

责编:唐曦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