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璐 新湖南客户端 2017-12-04 13:46:03
王玉强:追求更快更好,我们永远在路上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谢璐

(王玉强)
冬日,来到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与冷冽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大干事业的热火朝天。左边一期的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只只铝合金汽车轮毂逐渐成型,智能化设备自动对产品尺寸进行测量、检测、分析,并智能调整公差;右边二期的工地上,卡车来回穿梭,塔吊、挖掘机繁忙作业,员工宿舍与食堂初显雏形,研发中心、实验中心等待建开工。
一个身着工装、脚穿劳保鞋、头戴安全帽的高大身影在工地各处出现,一时察看施工进度,一时检查工程质量,一时叮嘱作业安全。他就是长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强,带领该项目一期工程在望城创造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奇迹的负责人。
戴卡速度:竣工即投产,投产即达产,达产即盈利

(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
42岁的王玉强是山东人,从学校毕业后就到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总部工作。十多年时间里,他干过车间一线、进过实验室、做过质量监控、也负责过运营管理,中信戴卡本部强大的力量为他接手长沙戴卡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丰厚的滋养。
被总部派往长沙时,他暗自立下决心,为让公司早日盈利、也为早日给当地创造效益,他告诉自己,项目建设一定要快一点、再快一点!
然而,长沙的天气却给这个北方汉子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在长沙,好像没有下不下雨之分,只有雨下得大不大之别。”王玉强苦笑。要知道,下雨可是项目建设的“天敌”,一场大雨下来,整个工地泥泞一片,基坑里全是积水,等天晴、抽干、排涝,整整一周无法开工是常事。
王玉强是不轻易认输的人:“既然老天要挑战我们,我们便勇于接受挑战!”脑子活泛的王玉强带领团队展开一场场头脑风暴,想出许多妙招——
开启雨天作业模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移动防护棚等雨天作业设备,把棚一搭,任凭雨水在棚顶击打,工人们仍可在棚下正常地铺贴瓷砖、焊接等,告别“靠天吃饭”;
推行“清单革命”。前一天根据详细的小时天气预报,将第二天的施工任务精确到小时,比如“污水池周围地坪混凝土浇筑5月2日7:00开始,19:00完成”“精车车间下层板28日19:00完成”等,将不下雨的时间段利用至极致;
实施工人集中管理制度。传统工地的建筑工人只在晴天足额发放工资,雨天则放任自由,如此一来不利于停雨时及时召回工人;而戴卡工地的工人则是按照考勤领取工资,下雨时进行室内技能培训,雨停时立即投入建设,管理灵活高效;
创新交叉施工模式。抛弃“先厂房建设、后地面硬化、再设备安装调试”的传统建设次序,实行地面施工、设备安装、高空钢构及管路全方位立体化施工模式,实现三者施工进度有效协同,从而最大限度节省了时间、缩短了工期、加快了进度;
建设方与施工方扁平化管控模式。为了提高效率,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把五级压缩至一级,每晚的项目调度会上建设方、总包、监理、项管方、专业分包方等各方负责人同桌议事,指令即时传达,遇分歧集中商讨、快速决策,事不过夜;分工不分家,工厂的生产工人在项目建设期间帮助施工方做搬运工具、周转材料、清理现场等非技术性工作,大大提高了团队作战的效率;
建设与运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工厂管理技术人员在厂房、设备制作、安装期间即提前参与,对设备性能了解更充分,生产过程中遇到难题可及时化解,提前招聘生产工人并开展培训,使项目的建设、竣工、投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实现竣工即投产、投产即达产、达产即盈利。
今年1月3日开工,6月底主体工程竣工,7月3日第一批毛坯下线,8月1日首批2280支铝合金轮毂正式发货,比同规模项目至少提前半年时间,王玉强带领团队创造了有口皆碑的“戴卡速度”。
戴卡责任:领导不上去,工人就得下来

(机加车间)
“王总,您小心哪!”今年5月的一天,王玉强爬上13米高的厂房屋顶,穿着劳保鞋,系着安全带,几名管理人员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那时候,工地的厂房刚刚完成立面施工,屋顶已搭好作业面,工程即将进入危险系数最高的屋顶高空作业。
王玉强一一走过屋顶的每一个施工点,踩一踩、看一看,不时蹲下认真检查一番,那场面,让人看着心里发怵。“王总,我们一定要这样走遍所有的屋顶施工点吗?”有人问。王玉强略带幽默地回答了一句:“领导不上去,工人就得下来!”
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王玉强带领各方管理人员开展“屋顶站岗制度”,即必须站在屋顶作业现场监督工程质量、保护工人安全、为工人鼓舞士气,每两个小时轮一班岗。王玉强以身作则,每天站两班岗,正值夏季,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他却从未缺岗离岗,两个月下来黑了、瘦了不少。
“其实,王总大事小事一直都是亲力亲为。”长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负责人付治安讲了另一个小故事——
2月25日晚上,天下着雨,他去设计院签图纸回来晚了,时针即将指向9点。他放好图纸正准备离开工地,突然发现王玉强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工地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6点,这时候各个办公室早没人了,他想着王总一定是忘了关灯,于是推门进去准备关灯。
结果一进去,正好撞上王玉强在换工地鞋。付治安有点不解:“王总,您这时候去工地巡查吗?”王玉强边换鞋边说:“是啊,现在正在进行基坑施工,雨下得大,基坑积水多,工地晚上视野不好,我得去看看照明灯是否都亮着,人、车是否都安全啊。”付治安说:“这么晚了,天又这么冷,您明天早上再去吧。”王玉强摆摆手:“这有啥,我每天都是这样巡查的。”当时,付治安有点蒙了:“原来每晚我们在家舒服休息的时候,领导都在工地一线加班?”想到这,他有些羞愧难当。
第二天,王总每晚在工地加班的事就在整个管理层传开了,大家顿时深受鼓舞、士气大增,下班后纷纷自愿留下来工作。自那以后,工地就形成了每晚召开项目调度会的习惯,会上总结当天的问题、规划第二天的任务,建设速度大幅提升。
实际上,王玉强自己也很辛苦,他是北方人,背井离乡来到长沙工作,女儿明年即将高考也无法陪伴在其左右,而且南方“火辣辣”的菜肴让他的肠胃难以适应,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的办公桌里备了满满一抽屉药品,不舒服了便来一粒胃药,绝不因为自己而耽误工程进度。
戴卡境界:早一日投产,早一日回报

(王玉强在接受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
“项目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速度与成就,与望城区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王玉强一直强调这一点,“我们如此努力,也是为了早一日投产,早一日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税收,回报望城的全力支持与帮扶。”
据了解,近年来,望城经开区以“打造千亿主导产业、进军全国百强园区”为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产业强园”和“人才兴园”两大战略,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的聚集区、交通物流的枢纽区、商贸市场的引领区“三区建设”,致力打造产业发展重地、招商引资洼地、政务服务高地。
今年以来,望城区着力开展 “项目建设提速提标年”活动,以项目为王、以效率为先、以责任为重,推出了重大项目领航制、建设任务交办制、项目问题销号制、报建手续代办制等一系列举措,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调度,进一步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和转化率,着力构建“谋划一批、推进一批、成熟一批、落地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跑出了经济发展“加速度”。
“望城区对企业贴心的帮扶深入到了项目建设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处细节。”王玉强回忆,在项目报建阶段,相关部门主动上门为企业详细解读当地的政策法规;在项目建设阶段,区国土、规划、产业、经开区等部门经常在区领导的带领下来园区现场办公,解决建设推进难题;在项目验收之前,区环保局又来为企业解读最新环保政策,手把手指导环保审核,区消防大队的官兵也来现场有针对性地指导消防设备安装摆放,以满足生产需求。
今年7月初,产业园一期即将竣工投产,而园区旁边的高原路正按照区内正常规划进行修建,才刚刚铺好路基,离完工还有一些时日,可这条路是工厂材料、产品运输进出最方便的一条路。王玉强向望城经开区提出工厂的需求,区里紧急调度,将高原路的工厂周边一段提前赶工修建,仅用了10多天便完工,有力保障了工厂的竣工、投产。
如今,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已为当地提供了400多个产业工人岗位,正式投产4个月期间生产了近百万只轮毂,产值近3亿元。项目二期预计明年建成,将达产300万只轮毂。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1200万只轮毂、2万吨凯斯曼合金配件,产值可达150亿元,年税收10亿元。
王玉强和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产业园正以一种感恩的心态与境界,一点点地实现自己回报政府、回报社会的铮铮诺言。
(照片均由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范远志 摄)
责编:罗雅琴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