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座老建筑,带你细品长沙古韵

  长沙旅游网   2017-12-13 10:19:02

长沙,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建城,属楚国。此后历朝历代,长沙均为湖湘首邑和南方重镇。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新中国成立后,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成为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程潜公馆

在繁华的黄兴路与人民路交界处,有一条麻石小巷——白果园巷,里面错落着民国时期的长沙民居建筑。这里是民国公馆集中之处,程潜公馆即位于此巷。

程潜公馆是一座两层楼的民国风格建筑,红石砖外墙,青石瓦屋顶,它“见证”了湖南的和平解放。2005年,程潜公馆被长沙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历史旧宅保护维修改造名录,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程潜公馆原貌得以基本保留。

2015年,程潜公馆改建成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以程潜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其他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贡献的人。

程潜(1882-1968),字颂云,醴陵人,清末秀才,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策动反袁运动,并宣布湖南独立。1920年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次长。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1948年调任湖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1949年8月与陈明仁领衔发出和平起义通电,湖南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毛泽东为数不多私交甚深的党外人士之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长沙)活动旧址

前段时间,电视剧《太阳的后裔》热播,宋仲基成为了新一代国民老公。从电视剧里可以得知,现在大韩民国政府已经强大到可以派遣部队到国外执行维和任务了,但你可否知道,大韩民国政府最早还只是一批韩国独立人士在中国成立的临时政府,而且在70多年前,这个临时政府机关曾搬迁到了长沙。

今天的楠木厅6号,坐落着一幢晚清院落式楼房,石库大门内有小天井,木构楼梯与地板,青砖黑瓦白粉外墙。公馆内曾入住一位异国名人,即20世纪30年代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

1937年金九作为临时政府主席率政府成员从上海来到长沙,在今潮宗街楠木厅6号居住近一年。直到1938年冬战火逼近长沙时,金九等韩国志士才离开长沙。

金九(1876.7.11-1949.6.26)是韩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著名韩国独立运动家,被誉为“韩国国父”。他出生在黄海道海州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参与反对李氏朝鲜的东学党运动,后加入韩国的独立运动且成为领导人。

 东岳宫

在长沙知道开福寺的人很多,知道东岳宫的人就少得多。中国历代统治者因为个人兴趣爱好使得各种宗教在历史上都拥有一定的繁荣时期。作为本土宗教—道教,在现今社会反倒显得有些落寞寂寥了。

历史上,长沙城内道教活动场所较多,“雨花亭”生活在长沙的人们都知道,此地以前即为一道观,名曰:雨花亭,还有位于岳麓山的云麓宫也是一座道观。

始建于唐开元13年(725年)的东岳宫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占地30多亩。

1950年东岳宫几位道长响应政府号召,先后将宫中房屋让出,开办积福堂小学和仁胜小学。

1966年,两所学校迁出后,市政府将东岳宫划拨给长沙医用设备厂作厂房。东岳宫渐渐隐没在市区中,变得不为人所知。

1988年东岳宫被鉴定为危房。

到20世纪末,东岳宫大部分已经坍塌。

2009年由长沙市道教协会自筹资金在原址修复,现仅有大殿、娘娘殿和少量道人生活用房,占地不过2亩,并兼用于长沙市道教协会办公用地。

这里现在被高楼大厦包围,周边因棚改及修建地铁,已大面积拆迁。低矮的东岳宫矗立在现代化楼群之中,显得格外悲凉。

东岳宫神殿,外墙为大理石砖结构,屋顶和主梁等为木结构,采用榫卯连接。在古代榫卯结构的建筑是不会采用一口铁钉的,全由榫卯咬合,不知现今的匠人是否还有那时的手艺。

四角翘起的檐角牵引出漂亮的弧线犹如在空中架起的大船。

外面是喧闹的都市,里面是宁静的道观,信众们在这里感悟生命,让心灵返璞归真。

   国货陈列馆

上世纪30年代初,日货排山倒海倾入中国,国民政府工商部命令各省设立国货陈列馆,以提倡国货,挽回利权。

(1932年落成的国货陈列馆影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湖南建设厅拨款62.64万银元,筹建湖南国货陈列馆,衡阳人刘廷芳接领了该任务。国货陈列馆于1931年开建,1932年10月1日落成,刘廷芳任馆长。全楼以钢筋水泥为骨干,主体为三层大楼,门廊并列16根圆形立柱,三楼顶部正中再增加四层,顶上立钢管旗杆构成尖塔形,气势雄伟。这便是长沙人熟悉的中山路国货陈列馆的前世。

80多年前,以“抵制洋货”为使命它诞生在长沙市中山路上,而后它幸运地逃过了“文夕大火”得以留存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更名为中山路百货大楼,并由湖南省百货公司接手经营,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它都是长沙市生意最好的百货大楼。

在那个年代它是长沙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现在,它承载着很多老长沙的美好记忆。

2014年,历经80多年风霜,这座长沙城区最大的民国建筑获得了重生,不仅恢复了80多年前的原貌,并且以原名“国货陈列馆”和世人再次见面。

  连升街

连升街属于潮宗街片区的一部分,是长沙典型的老城区。

老街巷走过路过都是文物,随便踩一块砖靠一堵墙,都是一段老长沙的历史。

九如里是民国老宅的集中地,原**银行长沙分行经理辛衡若、原“国大代表”万衡、原黄维兵团副司令吴少洲等人曾居住于此。

相传此地因曾有九户大户人家居住而得名,“九如”又是一吉祥用语,出自《诗·小雅》中“天保九如”的祝寿之辞。

昔日在这上演的一幕幕场景,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去。

  刘廷芳公馆

刘廷芳公馆位于长沙开福区湘雅路以南的铁佛东街72号,该建筑兴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

四周是高大的围墙,公馆的木头大门紧闭,据说此公馆已被私人购得。想来也是,既已是私人住宅,常人当是无法入内参观的。

此地四周因北正街旧城区改造及地铁1号线施工已大面积拆迁,这座公馆因《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这块牌牌暂不会动,但仅此一座公馆坐落在这块土地上,也确实显得很突兀。

刘廷芳(1900—2000), 1900年出生于衡山县白果镇仕宦之家。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1926年回国,曾任平民大学英语教师,长沙私立大麓中学商科主任。

1929年任湖南省建设厅建设委员,主持创办湖南省银行和国货陈列馆。

1936年调任资源委员会锑业管理处长。

1942年任经济部燃料管理处处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任汉口工商管理处、桂林有色金属管理处处长。

1949年因病赴美就医,加入美国国籍。

   梅公馆旧址

从人民西路进入学宫门正街,沿小巷而入,走到巷子深处便能看到一栋清水墙百年老宅,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梅公馆。

梅公馆,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青砖,蓝瓦,二层楼房,屋顶一侧有砌着透风栏杆的凉台。从砖砌门框大门进入是一个小型的厅堂,被3间大房间围住,一角为木制的盘旋楼梯。楼梯间的墙面上开着几个圆形的通风窗。老屋顶边内檐,水泥制作的水槽一直延伸到二楼的凉台上。建筑手法融入了许多西式风络。

此前的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梅公馆的主人,只知公馆原主人为清末民初一位梅姓商人,其它则不甚了解。现根据2010年潇湘晨报采访文史专家陈先枢先生的报道,我们可以得知这位商人为民国初永安福洋广货号老板梅景福。

2010年,梅公馆被公布为天心区不可移动文物。

 任邦柱公馆

文昌阁十间头72号是汨罗任氏家族的公馆。原房主系任理卿的堂兄任邦柱,即中国早期任弼时的堂伯父。

任邦柱公馆为一栋两层青砖楼房,内部房间为纯木结构,今为长房集团办公用房。

2004年,任邦柱公馆公布为长沙市重点保护历史旧宅,2010年进而公布为开福区不可移动文物。

任邦柱,1889年出生于湖南汨罗弼时镇,字佩锟,著名教育家,是中国**早期**任弼时的堂伯父。

1901年入长沙师范学堂。

1911年毕业于前清湖南高等学堂(今湖南大学前身)理科。

1913年2月,应聘担任湖南私立广益中学(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专任数学教师,同时先后在湖南大学预科班及湖南商业专科学校、农业专科学校、长沙市一中等校兼教数学。任邦柱到广益中学任教不出数年就被推为该校董事会董事。

1927年“马日事变”后,长沙城内的中学除明德、周南两校外,其他均遭封闭。

1928年初,反动当局迫于社会各界舆论压力,不得不允许各校陆续复课。经广益中学校董事会反复酝酿,一致推选任先生出任校长主持复课,任先生亦为复兴广益鞠躬尽瘁。

   民国旅社戏楼

它藏身于闹市之中,周遭是高大的摩天楼。倘若你是周末来到此处,经过潮宗街教堂时兴许还能听到唱诗班孩子们的朗诵。

不远处麻石路右边的门楣上书有“梓园巷”三个大字,这便是民国旅社戏楼的所在地。

民国旅社戏楼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梓园巷6号,作为长沙保存最好的民国四合院之一,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为清末布政使衔道员张自牧的宅院。民国时,张氏家族没落,宅院就被改成了旅社。据考证,院内的木结构戏楼是长沙城内唯一的一座老戏楼。

200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然而修缮后几年时间里,戏楼都处于上锁状态。房子只留给人们一面高大的墙和一扇紧闭着的门。

古朴雅致的民国旅社戏楼只能透过紧锁的大门的缝隙,隐约看到一点小院内景,不能进去参观,让人感到遗憾。

梓园巷与潮宗街相通,是潮宗街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楼西临梓园巷,对面为潮宗街小学,北、南、东侧均为居民住房。

潮宗街目前正面临动迁,长沙最后一点老街也许就要消逝于这喧闹的都市中了。

   南村名人公寓 · 城南学院

书院路一师范的北边有一小巷名曰:妙高峰巷。妙高峰旧为长沙城南第一名胜,位于湖南第一师范校舍后,妙高峰亦为这一带的地名。

关于妙高峰有一副对联流传甚广:“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峰。”巷口的牌坊上便有这幅对联出现,巧的是浙江温州的江心寺亦有一副对联与此对联仅一字之差:“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台。”

说到妙高峰就不得不提城南书院。

城南书院位于妙高峰上,是南宋大儒张栻于1161年所建。张栻和朱熹曾在此讲学论道。后废为寺。光绪二十九年(1903)城南书院与湖南师范馆合并,称湖南全省师范学堂,次年改为中路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湖南第一师范。

时代更替,岁月变迁,妙高峰诸多古迹已难寻踪迹,倒是南村名人公寓一直藏身于巷子深处。

由妙高峰巷口入内步行几分钟即可见到这条藏于楼房下的小路---南村巷,上坡前行十来米右转即是南村名人公寓。

这是两栋青砖楼房组成的连体建筑,1926年由教育家方克刚与历史学家罗元鲲合建。

罗元鲲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历史老师,毛泽东、杨开慧等人均曾在此向老师求教。此后公寓还居住过谢冰莹、向恺然、严怪愚、廖九如等文化名人。也许正是有如此多名人曾居住过,才得了“南村名人公寓”这个名号吧。

责编:田甜

来源:长沙旅游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