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17-12-12 21:43:55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珍惜保护树种,有着“植物界大熊猫”之称。在普通邵阳人刘大爱和团队的悉心培育下,濒临灭绝的红豆杉已在湖南长沙、邵阳和贵州的贵阳、龙里等地大面积种植。
红豆杉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上世纪90年代前,城步县曾有一片极美的红豆杉林,布满一个又一个山头,是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90年代初,红豆杉树皮有抗癌物质——紫杉醇的消息传入中国,红豆杉被剥皮制药,而树干又是上好的家具材料,靠山吃山的村民,将其当成了摇钱树,红豆杉林自此遭受灭顶之灾。
目睹这一状况后,一个叫刘大爱的年轻人暗下决心要拯救濒临灭绝的红豆杉,重新还家乡一片葱郁的红豆杉林。刘大爱,大山中成长的普通邵阳人,从事过大学辅导员、IT和文化传媒等工作。当时的他对种植技术所知甚少,更何况红豆杉作为珍贵苗木本就“娇气”、极难存活,刘大爱的跨行难度可想而知。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跨过2000年,刘大爱与民营企业家张国强、刘家发一拍即合,三个志同道合的好兄弟成立了湖南辰午城步红豆杉种植基地,三人干劲十足,对未来期待满满。
2008年,受40天无雨的高温极端天气影响,投入160万元种植的10万株红豆杉,换来的是存活率不足十分之一的残酷结果。这次失败可谓是一盆冷水,但这盆水不仅没有浇灭刘大爱和团队的热情,反而促使他们更加清醒地认清了现状并进行研究。
种植团队对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除了天气和光照因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从外地购买的树苗不适应当地气候。从2009年开始,他们采用自己育苗的方法,用从山上采集来的红豆杉种子自己培育。刘大爱自信满满地说道:“目前育苗的发芽率已经过半,出苗率令同行不敢相信。”
刘大爱说:“当时的打击是很大的,我们三个股东都有自己的主业,种植红豆杉只是副业。我们知道红豆杉的存活率低,但这么低确实出乎意料。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城步县林业局负责人段亚杰多次带领团队到基地进行指导。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刘大爱获得了每年固定几万元的造林补贴,苗木的销售也享受退税政策。同时城步县两江峡谷森林公园每年还给予团队三到五万元珍稀苗木的研发推广费用。
合伙人张国强看到农户在培土,除了在一边指点,有时还亲自动手,或帮忙或演示一遍。张国强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让人感觉红豆杉种植给他们带来了心灵满足和幸福。
如今,得到保护的红豆杉绿意盎然,“在野生的环境下红豆杉发芽率不到十万分之一,所以一棵红豆杉被砍掉之后让它再生长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刘大爱说,“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国早在1994年就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我们种树,但是我们不毁林。”刘大爱说,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以不毁林为前提,他们在树与树之间有空隙的地方进行间种和套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把红豆杉种进茂密山林,看着它们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是刘大爱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通过七年多的努力,在城步县,刘大爱与他的合伙人目前拥有四个自营基地共1200余亩500万株红豆杉,其中小苗400万株,小树、大树100万株,而红豆杉间种和套种面积更是达到9000余亩。如今,在跳马两江湿地公园、千龙湖、洋湖,都能一睹红豆杉的风采。
关于种植红豆杉的未来,刘大爱早已有了清晰的规划。“我的梦想就是三年一千亩,十年一万亩,将城步县打造成南方最大的红豆杉的集散地。最终目标是希望城步县能成为中国的‘亚马逊丛林’。”刘大爱说,“我要用一辈子来种树,让濒危植物红豆杉不再珍稀。”
责编:甄荣
来源:新华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