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精准教育扶贫路一直走下去——记“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侯晓堡

  湖南科大频道   2017-11-09 20:22:38

15 年前,家门口的石凳上,6 岁的他每日两个小时望眼欲穿的等候,眼泪阑干仍盼不回在外打工的父母归家的身影。

15 年后,留守儿童的教室里,21 岁的他却毅然支教,指引孩子们成长的方向。

15 年前,父亲工伤、欠债 7 万,一场意外让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

15 年后,帮扶农村蔬果销售、月销售额达 15 万元,他却学以致用反哺农村开经济之盛。

他就是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13 级电子商务一班的侯晓堡,2017 年 1 月 23 日,凭借四年长跑精准支教路以及一颗热衷公益的心,侯晓堡当选为 2016 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从昔日无奈的留守者到今日的殷殷关爱者,回首这一路,他说,“我没有思考太多,只是想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让农村环境不再贫困,我会将精准教育扶贫路一直走下去 。”

初心 :逆风飞翔尽己之力施爱于人

家住福建农村的侯晓堡,从小便是广大留守儿童中的一员,6 岁到 10 岁,由于父母在工地做工,侯晓堡一直寄住在伯父家中,他还记得那时因为思念爸妈,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坐在伯父家门口的石凳上,一言不发地盼望他们回来,有时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当时太小了,不知道什么是难受,只记得哭过很多次”回忆起那几年,侯晓堡的话语有点苦涩。

然而上天偏要给他的生活再加上重重的一锤。2003 年,这是侯晓堡乃至他整个家庭都不会忘记的一年,爸爸在工地上做工时从三楼摔了下来,脚掌和下巴多处骨头碎裂,这次意外事故使得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

七万多元的债务、照顾重病的父亲、抚养两个孩子上学……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侯晓堡母亲的肩头。面对这样艰难的处境,当时年幼的侯晓堡不得不接受命运,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读书,改变命运,而当他慢慢长大,才渐渐知道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差距有多大。

“talk well somebody,talk well somebody.”初二的一个早自习,侯晓堡和班上同学们的读书声传到了新来的英语老师的耳中,老师当即走进教室纠正道 :“孩子们,是 talk with somebody  不是 talk well somebody。”侯晓堡一听便站起来与老师理论,最终还是以承认自己发音错误告终。经过那一次,侯晓堡渐渐看到了农村与城市教育之间巨大的鸿沟,但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在他心中一个想法悄悄落地生根——他要更加努力学好英语,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农村英语教育落后的状况,让更多像他一样的农村孩子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侯晓堡找到福州市乐加教育培训机构做暑期兼职。也正因为这次兼职经历,他明晰了新的英语口语教学思路——自然拼读法,于是他灵机一动,“何不用这项技能去帮助农村里英语薄弱的留守儿童呢?”

大一暑假,他再次选择了去那所机构兼职,想要学到更多关于英语口语的新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支教中。与此同时,他也用多次兼职赚来的 3000 余元为父母拍了一套婚纱写真,看着照片中爸妈感动而幸福的微笑,侯晓堡真切地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思路在后来他的支教中,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匠心 :定时定点突破常规精准支教

“晓堡老师……”2014 年 5 月末,在湘潭市姜畲镇齐头小学支教结束后,侯晓堡和同伴们即将踏上返程,一个小女孩突然飞奔过来扯上侯晓堡的衣角,害羞地低下了头,欲言又止,犹豫了几秒后她坚定地抬起头对上侯晓堡的双眸,“你们啥时候能再来呢?”侯晓堡心中一颤,随即就躲开了小女孩灼热的目光。面对孩子们一颗颗期待的真心,他不知如何回应。

望着渐渐消失在眼前的学校,侯晓堡陷入了深思 :大学的支教多数只为期一天,不仅缺乏系统性,有时甚至还会打乱孩子们原有的学习生活,到底什么样的支教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们呢?

“支教不是蜻蜓点水,要有固定的支教时间、地点、群体和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支教的真正目的。”经过 4个月的思考,侯晓堡有了这样的想法。2014 年 9 月,通过面向全校招募,侯晓堡成立了心梦朝阳项目组,专门服务于精准支教。

团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对接学校。将近半个月的奔波,他们走访了十余家学校,无一不被拒绝,这给侯晓堡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为克服支教老师教学水平薄弱这个阻力,他一边寻找学校,一边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团队成员进行教学培训。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农村留守儿童占全校比例超过2/3 的湘潭市富强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的同意。

在富强学校支教的顺利开展,让他以为心梦朝阳项目可以按照“定时定点”的规划继续平稳运行下去,然而,另一个问题迎面而来,短短半个学期,由于时间冲突和项目的无偿性,团队的许多成员选择退出,项目组从前期的 36 人,变成仅剩核心团队成员 10 名。他突然意识到,要打造一套完整的支教体系,除了时间地点固定外,还需要提高教学团队的水平以及解决资金问题。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侯晓堡放弃了当时能成为教育机构讲师的机会,将 90% 的课余时间投身在了支教团队的建设上。一周 5 天,跑 3 天小学,另外 2 天则用在团队教学培训上是常有的事。而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在时间紧、权威参考教材少、无专业指导的情况下,侯晓堡走上了自编教材艰难道路。

2015 年寒假,侯晓堡就在奔波忙碌中度过。为了使教材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他没日没夜地泡在书店里翻看专业性的参考书,在网站上查阅相关的期刊论文多达 100 篇 ;为了使教材的排版更美观,自己钻研软件应用,与团队成员熬夜讨论……最终,《易学宜 say》的初版在新年的鞭炮声中完成。回忆那段时间,侯晓堡笑称“连喝杯水都要家人提醒”。

如今,《易学宜 say》已正式被确定为富强学校校本课程教材,并且面向 4-6 年级孩子长期使用。目前,在项目组的帮助下,富强小学的孩子们能读能写的词汇量涨幅在 50%左右,原先“开口难”的孩子们现在已有 90% 的孩子能够做到准确发音。

但最令他欣喜的还是每次去支教时,孩子们从远处跑来欢迎他们的熟悉笑脸。每到这个时候,侯晓堡都能清晰感受到温暖在他心中蔓延开来,“我很庆幸也很珍惜这份情感,它让我在支教过程中,无论苦乐,甘之如饴。”侯晓堡坚定地说到。

决心 :以点带面公益之路永不止步

在尝到了精准支教的“甜头”后,侯晓堡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我能通过支教帮助留守儿童,那我怎样才能帮助到整个农村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蓝图填笔呢?2015 年 7 月,在学院三下乡活动中,侯晓堡终于遇到了一个契机。

在深入湘潭市仙女山下的响塘乡调研时,侯晓堡发现那些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良蔬菜无人问津,导致当地农户的经济状况较差。逗留几日后,他发现根本原因在于消息闭塞、信息渠道不畅通、交易范围窄而引起的供销的脱节,于是,他立刻想到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为农户们搭建微信平台,通过推送文章、线上预订、线下交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果不其然,公众号一经建立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关注人数与日俱增,一个月内关注量达 200 余人。但侯晓堡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他与团队成员开设网上运营的课程,教会了当地人运营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宣传帮助蔬菜基地转亏为盈,他带领团队成员成功申报湖南省德育实践项目并成功立项,目前各项帮扶志愿工作仍在有序的开展中。

直至今日,活动的热潮也没有消退,已有 3 家农业合作社在看到湖南日报对侯晓堡报道的新闻后,主动联系上侯晓堡,邀请他和团队进行线上平台的搭建。侯晓堡表示“不会过多干涉当地的基本运营,但如果需要帮助,他们会竭尽全力。”

而在精准支教方面,“心梦朝阳—小学拓展教育爱心行”被评为湘潭市 2014 年度“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心梦朝阳项目也在湖南省首届芙蓉学子精英成就计划中突围,获得了全省第五的好成绩。以此为新契机,侯晓堡对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并在 2016 年将团队正式更名为“微漾公益家族”。

回顾过去几年的支教经历和成就,侯晓堡更加确定了精准支教模式的可复制性。于是,接下来,他决定联合湘潭大学等兄弟院校,以富强学校为模板,以点带面,寻找更多对接学校,让长期、系统的支教模式,走出湘潭,惠及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文/蔡洁  图/曾志前 唐亚慧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科大频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