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17-11-14 16:13:23
少年头长满难看的蝼蛄疖
医生提醒:皮肤痤疮应及早治疗
新湖南客户端11月14日讯(通讯员 陈双 记者 王璐)来自株洲的16岁少年小陈这几年过得心力交瘁,他的头顶长满了脓疱,破溃后流脓流血,低烧不退,关节酸痛,本应是多姿多彩的青春年华过得苦不堪言。不久前,小陈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该科医生详细问诊后,诊断其为“蝼蛄疖”。通过多次清创、植皮及中药调护,小陈终于于近日康复出院。

“蝼蛄疖”初期为小疖,根部坚硬,外形如蟮(指蚯蚓)之拱头,故又名“蟮拱头”,到了后期,开始多发,头皮下脓腔相连,破溃后像蝼蛄串穴,故名“蝼蛄疖”,西医病名“穿掘性毛囊炎”。
入院后,小陈病情很不稳定,一直发烧,白细胞居高不下,感染非常严重,积极抗感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该院组织皮肤科、烧伤创疡整形科等科室会诊,最后,决定在烧伤疮疡整形科进行手术治疗,控制病情。
烧伤科主任周忠志带领医疗组经过多次清创、植皮手术,一点一点修复小陈的头皮。最终,头部的所有脓肿都被彻底清除,创面逐渐愈合,术后再予以中药调护,小陈的病情终于控制下来,出院后随访,他的蝼蛄疖没有再发。

据了解,蝼蛄疖属于头部化脓性穿凿性毛囊炎,是毛囊闭锁三联症中的一种,毛囊闭锁三联症包括了头部化脓性穿凿性毛囊炎、化脓性汗腺炎、聚合性痤疮,这三种疾病有几个共同特点:范围广泛,迁延不愈,愈合会留下瘢痕畸形,还伴有低热、无力、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
周忠志介绍,毛囊闭锁三联症多发于青春期,中医辨证多为热毒、湿热,治法以清热利湿、解毒。
具体来说,初期使用清热解毒药物,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中期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后期疮口破溃,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
另外,患者还要加强饮食调护,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食物,规律起居,加强锻炼,避免熬夜,不断增强抵抗力。
周忠志提醒:皮肤都是比较敏感的,皮肤任何部位出现红肿热痛,不要自行涂药,特别是发生疖子,出现脓肿破溃感染现象,千万不要随意挤压触碰,以防感染扩散蔓延,引起周围器官的感染,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处理,以免耽误病情。
责编:王璐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