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儒何泽翰百年诞辰 长沙诗友追忆亲历往事以纪念

  新湖南客户端   2017-11-20 13:08:25

何泽翰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活动现场。

何老儿子何禹平讲述父亲鲜为人知的故事。

史鹏老先生与长沙市文联主席何立伟在一起交流。

新湖南客户端11月20日讯(记者 龙腾)今年是湖南师范大学已故著名教授何泽翰百年诞辰。11月19日,湖南吟诵大家史鹏老先生与何老生前同事好友、授业弟子、亲侄晚辈等齐聚长沙市天心阁映山楼,以亲见、亲历、亲感追忆何老为人、为学的点滴故事,并现场用湘方言吟诵何老诗词佳句,以此纪念何老百年诞辰。

何泽翰(1917─2005),字申甫,号栎翁,晚号学止翁,湖南长沙人。1939年毕业于湖南国学专科学校。历任湖南雅礼中学、长郡中学教师,后调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再调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授课之余从事古典文学及古代汉语方面的论文写作。著有《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学止翁诗词选》。

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曾如此评价,何泽翰所著《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对《外史》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本事等等方面,考证精确,材料丰富,是一部对《儒林外史》的研究很有贡献的书。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教授则认为,《儒林外史》的研究,胡适开其端,而《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一书集其大成。

“何老工诗文,好吟咏,擅长汉隶及小篆,国内旅游胜地多有其石刻碑文传世。”湖南吟诵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琴是何老的忘年之交。她回忆起上个世纪90年代何老与民间大儒虞逸夫等挚友惺惺相惜的点滴故事,温暖而美好。同时,她也说起何老指导其诵读文言文、题字赠书等小片段,“令我感动不已”。

“父亲就是一介书生,他的一生很平凡,但又何其幸运。”74岁的何禹平是何老的儿子。现场,他也深情回忆起父亲。“父亲从青年时期就先后受知于著名古典文学家杨树达、李肖聃、徐桢立等人,在诗文书法、为人为师等方面可谓受益匪浅。父亲也经常跟我提到他们,一辈子都很感念他们。”

今年93岁高龄的史鹏老先生与何老是亲连襟,同是文史大家的他们,曾一度门对门同住27年。“用长沙话来讲,就是在一个锅里搞饭吃27年。”在他眼里,何老既是姐夫,更是学术上的知音,“他在古汉语、古文学、书法等学术方面的造诣以及为人、为师的人格魅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说罢,史鹏老先生还拿出录音机,与大家分享何老生前的吟诵音频,地道而洪亮湘音,宛如昨日。现场,与会嘉宾还先后以湘方言吟诵了何老古诗词《杭州喜晤姜亮夫教授》《金缕曲·喜常女由南县调职湘潭》等,向何老致敬。

小贴士】

何泽翰教授为天心阁所题长联

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罗锦堂先生弟子昭明整理

溯史迹以兴怀,剧怜马氏园荒,定王台圮,却幸贾生有赋,杜老留诗, 奕世慕遗风,不朽宏篇张楚望;

登城楼而极目,最爱桔洲浮绿,岳麓送青,更添大厦摩空,长桥跨浪,清时多胜事,重补古阁壮星沙。

——学止题长沙天心阁

马氏荒园其实指的是马氏玲珑馆,马氏丛书楼的主人马曰琯(1688-1755),字秋玉,号嶰谷,著作有《沙河逸老小稿》。马曰璐(1697-1766),字佩兮,号半槎,著作有《南斋集》。兄弟俩勤敏好学,擅长诗词,广交朋友,爱好园林,时称“扬州二马”。马家园林的名称,本来叫做“街南书屋”,后以园中的小玲珑山馆闻名于世,大名鼎鼎的丛书楼就在其中。可是如今的丛书楼,楼下是小卖部,楼上是接待室,当年的藏书无影无踪。。举目环视,“百橱”和“万卷”都已不见,惟有绵绵不绝的书香从岁月的深处飘逸而来,沁人心脾,又让人惆怅 。

更添大厦摩空,长桥跨浪。这里的长桥可以理解为并没有特指什么,只是说现在周围又新建“大厦”“长桥”,是一种意指,也可以理解为天心阁高架桥。

责编:李婷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