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均衡发展 办和谐教育——衡阳县西渡镇教育发展纪实

  新湖南客户端   2017-10-26 08:28:43

□ 晏子

青山孕秀,绿水扬波。

衡阳县西渡镇,素来享有“衡州第一镇”的美誉。全镇面积达152.6平方公里,辖22个村,13个社区,共有22万人口。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

多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渡镇学区按照衡阳县教育发展规划,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求发展,以规范管理求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全镇教育持续、均衡、健康发展。

目前,西渡镇共有7所中学,8所完全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下辖校点14个,在校学生27893 人;直属幼儿园43所,在园幼儿7909人。

优化环境,科学发展上水平

教育无痕,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贵在孕育思想。对于学校来说,优化校园环境无疑是最合适有效的选择之一。为此,西渡镇学区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入手,不断加大投入,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提升教学配套设施,提档升级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全面提升硬件水平。

宽阔洁净的操场、美观明亮的教室、趣味十足的功能室……美丽的校园环境让人感到格外的舒畅,这是西渡镇学区所有现代化达标学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借助党和政府重教的东风,西渡镇学区积极争取县局和西渡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努力争取教育投入,加紧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努力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现状,成效显著。

△西渡镇杨柳小学

均衡教育资源配置。重视城区学校的规范办学,同时注重城郊山村学校的发展,协调公办民办“两条腿”均衡发展,切实办好西渡镇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按照县城划片招生政策,努力化解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均衡经费配置,统筹师资力量,添置设备设施,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西渡镇义务教育公平、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一是大手笔新建学校。为大规模增加西渡镇学位,长远化解大班额问题,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在西渡城区重点新建了两所大规模高规格的学校。2014年将闲置的原卫校整体移交教育部门,创办了弘扬中学。该项目于2015年6月正式启动,一、二期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2015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2016年,在西渡镇高新技术开发区征地128亩,总投资约4亿元,新建一所能容纳5000名学生的高规格、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衡阳县实验中学,2016年9月1日正式开学,现有学生共4338人,有效化解了城区大班额。二是高规格改造薄弱学校。2016年至2017年,先后投入1800余万元,用于杨柳小学全面改造,改造新建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已建成了两栋教学大楼,体艺楼正在建设中,综合楼即将动工建设。2015年至2017年,累计规划投入3328万元,用于蒸阳中学、蒸阳小学整体改造。其中投入1696万元,用于新建校舍,建筑面积为12111平方米;投入1072万元,用于运动场建设;投入560万元,用于附属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已启动运动场建设,其它项目规划和设计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投入340余万元,建设滨江学校塑胶运动场和六个灯光塑胶球场。投入120余万元,在清平中学新建了900平方米的综合楼。投入380万元,改造陡岭小学。投入1000万元,用于英陂中学、秋塘中学、咸水学校校舍的维修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20余万元,在西渡中学新建两个灯光球场。各项目学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的规划文件,遵循项目建设要求,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启动,早完成,以确保项目如期交付。对不能及时启动的项目,提前报告并努力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及时调度,以尽早解决问题,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装备走进课堂,也成为硬件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法宝”,在教学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西渡镇学区顺应形势,因时而动,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今年,全力保障镇内完小以上的学校全部实现10兆光纤到校,中学建立校园网,并装备一定数量的“班班通”和录课教室。

△建设中的弘扬中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全镇各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标语、板报、文化墙、宣传栏、校史室等,处处渗透育人气息。同时,学区还适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试点,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大大提升了学校发展品位。

“我们竭力改善环境,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更加良好的氛围里幸福学习、健康成长。这些年,我们想方设法改善学校硬件,将公用经费最大限度用于教学,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城区入学难、农村小班额、办学效益低等问题,让城乡孩子上好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最终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对于学校环境的改善,西渡镇学区主任陈卫华如是说。

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添活力

“在我们的节日里受到如此隆重的表彰和嘉奖,我感到非常自豪。今后,我会再接再厉,在教师岗位上奉献更多的光和热……”今年9月,在衡阳县西渡镇举行的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西渡镇蒸阳中学的语文老师邓美英激动不已道。

据了解,邓美英从教19年,一直是一名“一线”教师,有过付出也有过委屈,但是学生的成长、家长的信任一直让她为“教师”这个职业感到自豪。

和邓美英老师一样,此次受到表彰的还有其他168名优秀教师。“为营造‘党政重教、群众支教、教师乐教’良好氛围,镇政府还专门拿出了近30万元的专项资金以资嘉奖,以激励和保障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西渡镇镇长温松柏介绍道,“这样的奖励力度在西渡镇还属首例。”

△滨江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乡村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主要在于基层教师,要引导广大青年教师、优秀教师,往基层走,往乡村流。”谈及教育发展,衡阳县教育局局长肖高登意味深长道。他认为,要推进西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必须从政策和机制上去推进,要建立“能者上,庸者让”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思路决定行动。近年来,为夯实师资力量,西渡镇学区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造高效管理团队。建立“能者上,庸者让”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学校校长、管理人员树立“向我看齐”意识,身先士卒,当好表率,勇挑重担。今年秋季,学校管理干部全部到一线任教,尤其是杨柳学校有8名行政人员担任班主任和语数主科教学,目前所有教师已到岗上课。要求校长、管理人员要重视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给自己划年龄界限,真正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做到敢于担当,在新常态下,敢想敢做,敢于负责;要加强廉洁自律,坚守党员基本底线,要心存敬畏,严格自律。

△西渡镇初中女子排球赛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一是建立教师交流机制。根据《西渡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2010)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乡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各校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情况统筹教职工编制,对外借和离岗教师,限期办理返岗手续,违反编制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学区还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情况等,及时统筹分配、安排教师,实施从超编学校抽调老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制度。提倡超编学校督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城乡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实施“三个优先”和“两个奖励”。“三个优先”即对支教人员评优评先优先,职称评聘量化计分加分优先、提拔使用优先。“两个奖励”是在每学期末的支教教师考核中,对考核为优秀的教师,每个月补助生活费400元,考核合格每个月补助生活费300元,考核基本合格则每月补助生活费100元;支教教师享受原学校和受援学校双边待遇。二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教师评价考核机制,让优秀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重视教师培养培训。鼓励教师自学成才,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外出培训与交流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学校的教师。采取校本教研与区域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切实解决困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瓶颈问题。抓好教师教研活动,大力开展教学比武活动,认真开展“一课一名师”评选,达到以优促学、以学提质的目标。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教师有偿补课、排座位收受红包、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收受回扣等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各校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并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就及时予以纠正和严肃处理。今年9月19日,学区在全镇范围内统一“查书包”,检查老师是否有意要求学生买课外书籍,做到谁发动谁出钱。与此同时,在新学区成立后,以规范学生座位编排为实破口,制订了“高矮定前后,左右顺时转,区间内滚动,半月一轮换”的座位编排规则,获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全镇各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逐年攀升。

教学为本,教育质量上台阶

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因此,西渡镇学区始终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衡阳县西渡镇聪明宝贝雅恩园

狠抓常规管理。学校要出质量,主要在抓平时,抓常规。为此,学区重视抓好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班主任管班常规及教师教学常规,特别注重抓好教师备课、上课、阅卷、辅导等工作。坚决杜绝工作随心所欲,敷衍塞责的情况;坚决杜绝课上不讲重点,课外组织学生开小灶谋利益的现象,学区将每年对各校常规管理情况开展检查评比,反响良好。

打造高效课堂。“成功在课堂,失败在课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成为各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法宝。老师们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精心组织每一次课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决杜绝满堂灌,禁锢学生思维。

抓好素质教育。着眼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按省厅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加强音、体、美的教学,办好兴趣小组,使学生们各有所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成效明显。2016年,西渡镇初中排球运动员在市、县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中小学生参加县“三独”比赛分获一、二等奖;该镇学生参加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衡阳市中小学生“争创文明家庭——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中,杨柳小学戈嘉慧、蒸阳中学廖佳依等多名同学获奖。蒸阳中学、西渡中学、光华中学代表西渡镇参加衡阳县“小先生·十五志于学”国学大赛衡阳县初赛,光华中学获一等奖,蒸阳中学、西渡中学均获二等奖,光华中学代表衡阳县参加市赛,获全市第二名。西渡镇中心学校团组织被评为衡阳县“五四红旗团组织”。

重视幼儿教育。根据《衡阳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该镇将学前教育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在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政策优惠、师资配置、幼师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创了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全镇在县三年学前入园率100%。近三年来,创办了中心幼儿园1所,新办民办幼儿园12所,市二级幼儿园16所,普惠性幼儿园31所,其中,涌现了聪明宝贝幼儿园、迪斯尼幼儿园、元培幼儿园等优质幼儿园。

△衡阳县实验学校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衡阳县西渡镇学区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促发展、抓教育就是惠民生、抓教育就是打基础”的理念,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幅“甘霖尽洒、桃李满园”的教育发展新画卷,正在西渡大地徐徐铺展……

(本文图片均由西渡镇学区统一提供)

责编:唐曦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