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2017-09-12 09:24:38
北京的秋天尽管短暂,却别有一番情致。古往今来,文人们从不吝惜溢美之词,为他们所留恋的那处京城秋韵留下了动人的篇章。
郁达夫《故都的秋》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缠绕在郁达夫心头的秋,带着哀愁与感伤。陶然亭畔素色的芦花,钓鱼台前泛黄的柳条,西山里孤独呢喃的虫唱,玉泉下苍凉的月光,潭柘寺肃穆悠长的钟声,无不牵动他敏感的神经。如此徒增忧愁的秋色,您有同感吗?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她总是看着我,轻轻地跟我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母亲是喜欢花的……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秋天的北海菊花展绝对是点缀京城的一抹亮彩。其实早在明代就有“西苑观菊”的传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秋季里赏菊,最是风雅。北海所展的菊花品种繁多,您就等着一饱眼福吧。
鲁迅《北京的秋天》
秋天的月,无论是瘦弱的,还是丰满的,总是最明亮的,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紫禁城的红墙、金色的琉璃瓦、深红的廊柱、墨绿的古柏、汉白玉的雕栏……这些色彩总是异常分明。
有人说:北京的秋天是从故宫开始的。行走在秋日的故宫,那种油然而生的历史沧桑感总是愈发浓烈。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显得更为静美。在红、黄两色的映衬下,每当一抹暖阳拂过,这秋的味道足够回味许久。
杨朔《香山红叶》
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
每到秋天,香山的红叶无疑会勾起我们心头的一缕期待。看着漫山的红叶似火一般热烈,看它们在秋风中自在摇曳,仿佛北京的秋日少了几分寂寥,多了几分热闹,那是种“秋日胜春朝”之感。
三毛《雨季不再来》
后海最初吸引我的,当然跟你们一样,必须是酒吧里的各种啤酒和姑娘。穿过拥挤的人流,这里几乎是帝都中心唯一的一片亲民水域。自由游弋的野鸭们灵动地穿行在造型搞怪、行动笨拙的脚踏鸭子船之间。
有人评价三毛是像风一样的女子,许是因为她对自由的追求和那份无拘无束的洒脱吧。所以即便是秋天,她眼中的什刹海依旧充满动感。不如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再去什刹海泛舟赏景吧,这次去我们要带着和三毛一样的心情~
莫言《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秋天,北京的天是最蓝的,蓝得好似澄澈的海,如果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就像海上的白帆。如果再有一群白鸽在天上盘旋,鸽哨声声,欢快中蕴涵着几丝悲凉……
这寥寥几笔,又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老北京的胡同里。那时候人们喜欢坐在院门口看蔚蓝的天和洁净的云,听头顶盘旋的鸽哨声。如今沿着胡同去寻找旧时的记忆,触摸着斑驳的木门和砖瓦,总有几丝悲伤浮起在心头。
老舍《住的梦》
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
对北平秋天的喜爱,老舍表达的最为赤诚。“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若非他对北京爱得深沉,又怎能从一叶残荷里嗅得幽香呢?
无论作家笔下的秋韵有多么动人,这些总归是属于他们的感受。而我们亦有仅属于自己的回忆,它就像一场秋梦,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北京的秋最令您难忘的是什么?
责编:李莉芹
来源:北晚新视觉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