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TheBund 2017-09-09 10:19:36
他拍出的最美新疆
登上了国家地理频道、《时代周刊》
这个85后小伙用一部手机
刷新了全世界的新疆印象
在很多人印象里,新疆就像遥远的边塞姑娘,活在传说里。更有人认为,新疆就是落后,暴力和混乱。
前几天,腾讯播出的人文纪录片《流动的盛宴》再次揭开了新疆神秘的面纱,而“主演”的正是摄影师牛思源。
这个刚满30岁的新疆小伙子用旧手机拍的一张照片,曾获得了全球iPhone摄影大赛的冠军,登上《时代周刊》。
牛思源
这些年,他不断刷新了外人固化的“新疆印象”。从央视到国家地理频道,牛思源让人们开始慢慢看见了真实的新疆,一片充满爱与美好的净土。
他说,“我的梦想是,和世界说说新疆。”
他拍下了新疆的美丽和善良
为了把“新疆美”都收入镜头,牛思源几乎走遍了整个新疆。
在他的镜头下,无论小孩还是老人,都笑得很有感染。牛思源说,“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非常善良淳朴,你微笑以对,他们同样会报以温暖的微笑。”
商贩
牛思源会跑去车水马龙的市区,拍摄商贩、嬉戏的孩童。
有一次他路过喀什老城区时,孩子们正好放学回家。牛思源觉得画面很纯真,就抓拍下来了。
居民
他去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在各民族群居的村落,拍淳朴的老人、可爱的孩子。
玛丽娅自小与羊群作伴,赶羊也是家常便饭
玛丽娅的哥哥别克里,最喜欢在土地上撒欢儿
玛丽娅和妈妈、哥哥
老人
他也曾深入沙漠与高山,拍连绵的大漠、通透的雪山、茂盛的草原。
大草原上的牧人生活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
天山胜利大阪
牛思源作品
他想跟世界谈谈新疆
牛思源的大学是在南昌念的,为什么要回到故乡当摄影师呢?因为作为新疆人,他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
被问多了,牛思源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意识到原来新疆一直都被大众误读。
“他们很少被看见,但看见的人都会一心挂念着他们,这就是新疆的魅力。它只是缺一个展示的机会。”牛思源想用镜头告诉大家, 新疆不仅仅有烤串、草原和骑马射箭。
新疆姑娘
“关于新疆的美和故事,只有它哺育的孩子讲出来最动听。而我,就是新疆的儿子。”牛思源的照片藏着各式各样的新疆故事。
下图这张照片也是其中一个,汉子在乌鲁木齐市集上弹奏都塔尔。“在新疆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都塔尔,就会有悠扬的歌声,有欢乐或忧伤的问答。”
汉子在乌鲁木齐市集上弹奏都塔尔
为了拍到新疆最真实的状态,牛思源大多数会选择抓拍,但这位塔吉克族的姑娘是个例外。
当时她正坐在门口缝纫一件衣物,牛思源觉得很美,告知来意后就有了这张照片。“她的眼睛就像天空一般湛蓝,透彻。”
塔吉克族的姑娘
“我的宝贝老鹰,祝你事事顺心”
很多人看来,牛思源只是个热爱新疆和摄影的普通小伙子。但其实,他是位拿遍国内外大奖的“摄影大师”。
他拍的纪录片登上央视、国家地理频道,而用旧手机iPhone5s 拍摄的作品《老人与鹰》还赢得了全球iPhone摄影大赛,成为了10年来第一个夺冠的中国人。
这张照片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温暖的故事。《老人与鹰》的主角是马坎和红眼。
红眼是成年的金雕,从高空飞扑而下的时速高达300公里。也因常常捕捉牧羊,被当地牧人视为“眼中钉”。
但马坎却觉得老鹰是无辜的,因为自远古以来的生存规则就是优胜劣汰。他想成为训鹰手来保护红眼。
他们变成了最佳拍档。马坎一声怒喊,红眼就能从他的手臂中一跃飞出,迅速捉住猎物。
但有4000年训鹰历史的柯尔克孜族有个规矩—— 当鹰3、4岁时,就要被放回到山里繁衍后代。
老人与鹰
柯尔克孜族生活在新疆南部的山脉中,世代与鹰为伴,放牧为生
这个展现了新疆“野性之美”的故事被牛思源拍成了纪录片,在国家地理频道播放。老人放走红眼时说的话,感动了很多人。
老人与鹰
所谓的‘铁汉柔情’,说的就是这位老人
拍摄这张照片的情景,牛思源至今难忘。
当时他正在拍摄冰雪风景,鹰似乎感觉到陌生人,不断扇动翅膀,发出刺耳的叫声。老人用他的手和声音安抚它,渐渐的,鹰平静下来了。
老人一家
“我被这神奇的画面所吸引时,老人平时很有威严,大家都很怕他,也很尊敬他。但他对着鹰时,嘴角会不经意的上扬,微微笑。”
他觉得很触动,就迅速拿起手机按下快门。
牛思源说,“每到鹰的繁殖期,60多岁老人都会依依不舍地放走它们。老人对鹰的感情,像对朋友、对孩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解释。”
“获大奖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不到30岁登上《时代周刊》,够我吹几年了。”牛思源风趣地说,“照我奶奶的话说,大奖对我来说就是死耗子,而我是瞎猫。”
牛思源和爷爷奶奶
如果非要找一个获奖的理由,牛思源认为是,“他在讲一个有关新疆的故事,并且至少证明了3件事。”
牛思源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受伯伯和小叔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摄影。大学在南昌读完电子工程专业后,他就回到新疆了,投奔叔叔的工作室。
花了整整2年学习,牛思源很快就上手了,这跟他爱“观察”的天赋离不开。
牛思源
“小时候我父母离异,不过确实自那以后,我有了察言观色的本领。通过语气、动作、眼神,我大致就能猜到“能不能带我去水上乐园玩”的答案。”
观察是摄影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牛思源身上,另一部分就是多拍,他连早上坐车也在拍。
“我家离公司有12站的距离,大约需要55分钟。在这55分钟里,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我选择了用手机去记录坐在我对面的乘客。”
牛思源并不注重器材的好坏。他最爱用的不是单反,而是手机。
“手机就像我们手中的笔,不要在意笔的好坏。因为笔本身写不出诗歌,诗歌是诗人写的。”
牛思源
牛思源镜头底下的新疆,真的就像他摄影主页写下的那样,“我没去过什么天堂,我只是生活在我的家乡新疆。”
责编:田甜
来源:外滩TheBund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