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0年只画一朵云,勾勒了云的万千姿态

  文创湖南   2017-09-29 00:02:54

我们熟悉的很多故事

都发生在流云之下

结束在傍晚的夏日长云中

只是云虽然美

却永远只能充当

营造氛围的配角

但加拿大的一位插画师

Ian Fisher

却把云爱到深处,刻入灵魂

对他而言

云就是自己生命的主角

Ian Fisher

你一定见过他的画

甚至拿来做过壁纸

却不知道屏幕后的这朵云

被人怎样深爱着

十年时间

Ian Fisher只画云

云的梦幻迷离、捉摸不定

被他用画笔固定在了世界

为了画好一朵云

Ian Fisher和女友一起

到世界各地找云

他们深入沙漠,探寻荒野

到清晨的大海边

去黄昏的森林中

他的照片里

总是只有两个主角

女友和云

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地点

有多少变化的时间

就有多少朵云

在等着Ian Fisher

Ian Fisher在森林中发现了这朵乌云,

飘在树木的阴影之间。

他觉得这朵云就是在等待自己

一旦发现了喜欢的云

他就会支起画架

一画就是一整天

如果来不及画下

Ian Fisher也会立马拍下

那些令人惊艳的云

无论是水泥城市里偶然瞥见的云

还是云层之上翻涌的云海

Ian觉得它们都有各自的美

于是和云的“约绘”

成了Ian Fisher

人生最重要也从不缺席的事

我爱上了别人的配角

但它是我的主角

Ian把他的云

画成了一个系列

命名为

Atmosphere

Atmosphere No.83

Atmosphere No. 50

Atmosphere No. 58

Atmosphere No. 27

Atmosphere No.24

大概画过上百幅之后

一开始欣赏和赞美的声音里

有了质疑

但是Ian Fisher却不以为然

反而更加疯狂地画云

Ian画板上的颜料也像是云

没有挚爱的人怎么能懂得

疯狂喜欢一种东西的时候

那种想向全世界

展示它美好的心情呢?

他还登杂志、出画册、开巡回展览

让所有人都来看他的云

每一次展览的名字

都和他的画一样美好


这个系列画的是乌云交会,风雨欲来的时刻。

有人说“天青靑兮欲雨,所以展览名字应该翻译为欲雨。”

这个系列画的是光线破开云层的瞬间。

也许可以译为“蔽日”?

每一秒都不同

又每一秒都还是它

时而惊心动魄

时而远离俗世

Ian Fisher觉得

云就是未知与变化

是不知会如何发展

却有精密规律的天堂

在一次采访中

Ian对说他不过是

在“重复创作”的观点

进行了反驳

“景观派常说,要画自己眼睛见到的东西。

我接受这观点,但我相信在你看之前,

你的脑海中就已经有了某些东西。

我会画我看见的,

可我看见的,不止是眼前。”

所以Ian Fisher的云

不止是逼真写实

还像是拥有了生命一样

一张画就能让你家

变成旷野

整间屋子都好像

浸透了云中柔润的水汽

一幅画就像是一扇窗

不管是什么装修风格

都极其适合

Ian Fisher画过太多云

以至于当他把画笔上

残留的颜料干粉收入瓶中

积攒一年后

玻璃瓶里也栖息了一朵云

他为自己起了个网名

cloud on cloud love

在他的主页上

有他这十年画过的无数云

其实除了Ian

很多画家都曾执着于

画同一种题材

莫奈画过181副睡莲

每一张都截然不同

雷杜德花费20年光阴

画了170种玫瑰

现代女画家弗里达-卡罗

更是一生都是在为自己画像

他们不是没什么可画

而是太过喜欢

有时候太爱某些东西

就会忍不住一遍遍

看它,想它

夸赞它,描述它

而绘画只是穷尽言语后

用来宣泄热爱的一种方法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文创湖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