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十年 刘禹锡留给常德一张文化名片

  常德日报   2017-09-02 16:05:45

文丨丁兴宇

公元805年,唐代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作为参与革新的核心成员被贬为朗州司马。在这个失意的秋天,他满怀孤愤,携家带口,经过两个多月的辗转跋涉,终于在是年初冬抵达朗州。而当时的朗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水浩劫。初来乍到,择无居所,捱到第二年春天,刘禹锡才在城东招屈亭旁的一处简陋茅舍里,勉强安下了家,这一住就是十年。

唐代的朗州,就是今天的常德

刘禹锡33岁到朗州,43岁被召回京。朗州十年,是他23年贬谪生涯中,时间最长、处境最差、变故最多的时期,也是他采风最深入、积累最丰富、思考最深刻、信念最坚定的时期。在朗州,他探幽访胜,寄情风物,登德山、攀孤峰、临枉渚;寻古城遗迹,观沅江竞渡,听洞庭唱晚;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祀太阳山,采菱白马湖。刘禹锡一生中最美好、最富创造力的时光留给了朗州,他现存800余首诗歌和240多篇文赋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完成的。其中,奠定他文学地位、历史贡献和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作品,都深深烙上朗州印迹。

《竹枝词》诗歌体式创新从朗州开始

朗州十年,刘禹锡怀着尊重历史,欣赏民俗的态度,认真汲取民歌的营养,收集整理“民谣俚音”,尤其对朗州本土民歌“竹枝词”钟爱有加,下了很大功夫,对其提炼和再创作,使其保留民间传唱的曲调,吸取七绝的谐婉,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的手法,使其“开朗流畅、含思婉转”,使民歌步入诗歌圣殿,成为独树一帜的诗歌体裁,为唐代诗歌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新唐书 刘禹锡传》记载:“禹锡谓屈原居沅湘作《九歌》,使楚人送神,仍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不仅如此,用民歌记录劳动场景,用民歌展示民俗风情,刘禹锡也是独步诗坛。正如他自己所说:“谪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采菱行》《畲田行》《竞渡曲》《踏歌词》就是其中的代表。《畲田行》不仅对畲田的步骤方法写得生动传神,其最大价值在于忠实记录朗州粗放、原始的耕作习俗,专注劳动场面近距离实写,大大突破了田园诗的境界。《竞渡曲》是一幅生动传神的沅江龙舟赛的风俗图,除了可以借鉴研究龙舟形态和竞赛规程外,还有三条信息值得我们格外重视:“竞渡始于武陵”,竞渡目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竞渡活动在唐代有官办色彩。

咏物寓言诗的拓展在朗州完成

刘禹锡在朗州期间,写下了大量咏物寓言类诗歌,《聚蚊谣》《昏镜词》《百舌吟》《飞鸢操》《秋萤引》《有獭吟》《白鹰》等,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狰狞丑恶的,有磊落高尚的,这些诗扩大了寓言文学的表现手法,丰富了诗歌的体裁,尤其是引入新品类、发挥劝喻功能,对我国文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白居易说:“刘梦得,诗豪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其《有獭吟》生动而又幽默地刻画出一只水獭可怜可悲的下场,放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大借鉴意义,任何墨守陈规、死搬教条,甚至迷信好巫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并且是应该反对的。

迁谪传统主题在朗州突破

从战国到唐代,从屈原到贾谊,迁谪文人都是忧国忧时忧性命,怨君怨人怨命运,绝大多数迁谪作品中,都充斥着伤感,哀怨,忧愤的基调,直到刘禹锡加入贬谪文人队伍,才刷新这一传统,他与历代怨愤主题大相径庭,特别是在朗州所作的大量诗歌文赋中,更多地表现出豪迈、励志、昂扬的主题,读起来使人心胸旷达,前景可期。

刘禹锡初贬朗州时,为调节心理不适和生活方式,试用过很多方法,参禅礼佛、访僧问道,寄情山水,追寻古迹,折节读本,求医问药……但不偏执一端,不溺于一法。他与众不同的根本调节方法,就是尽可能把自己融入当地百姓中,努力感受异乡村居生活,体验人们的思想情感,悲百姓之悲,乐百姓之乐,终于实现自我灵魂的救赎,使自己的精神挺拔起来。

在刘禹锡的作品中,看不到消极避世,只有热爱生活的欢乐;看不到悲秋伤怀,只有自强奋进的豪迈;看不到失意丧志,只有百折不挠的追求。他不把长期的贬谪当包袱,从不流露失败感和负罪感,也不乞求哀怜,始终认为自己献身的事业是正义的,是利国利民利朝庭的,并坚信前途光明可期,这一点与历代贬谪文人迥然有异。其通达的思想和执着的追求,豪迈的勇气,在《秋词》和《浪淘沙》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成为他朗州诗文的主旋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二首》之一)“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九首》之八)细品之余,一扫以往迁谪诗人悲秋、惆怅的情调,即使时过中秋,也依然有光芒四射、高歌入云的壮美;人生不免奔波跋涉,甚至曲折起伏,但只要有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理想信念,就一定能勇往直前,成为真正的战士,成就伟大的事业。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朗州形成

刘禹锡在哲学思想上,他以同样的战斗精神和理论创造,批判了天命神学世界观,总结了先秦以来关于天人关系的长期争论,其唯物主义思想,在内容、体系、科学性方面,不仅在唐代是最为突出的,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也以其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而占在独特地位。

《天论》是刘禹锡贬谪朗州七年(元和8年)时所写,是他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在朗州还写了一篇富有辩证思维的《何卜赋》。前者主要论述天的物质性、天与人的关系、产生天命论的根源等重大问题,后者是阐述事物的对立统一观。“万物乘气而生”的自然观,是刘禹锡的独特哲学贡献,不仅肯定了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气”生成的,更重要的还指出“空”“无”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

“天与人交相胜”的辩证法,是刘禹锡继承发展荀子“天人相分”思想,克服“自然之说”的理论弱点,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区别“天之所能”与“人之所能”,并阐明二者的辩证关系。天能做到的,人固然做不到;人能做到的,天也有些做不到。“数存而势生”的规律观,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并强调事物的必然性形成于物质运动中。“矛盾对立统一”认识论,刘禹锡提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物必反焉”,即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二是“主张其时”即事物的变化必然具备一定条件。

常德成就了刘禹锡,研究刘禹锡离不开常德,研究常德文化离不开刘禹锡。2012年6月,在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期间,市委、市政府正式为常德刘禹锡研究会授牌,这标志着常德对刘禹锡的研究已经进入组织化、系统化、长效化的新时期。

近些年,市委、市政府非常注重对刘禹锡的研究和传承,先后修建了常德诗墙排云阁、柳叶湖司马楼、白马湖公园等一批有关刘禹锡的纪念性建筑。常德刘禹锡研究会也先后研究出版《刘禹锡谪居武陵》《刘禹锡朗州诗文研究》《刘禹锡朗州诗文辑注》等学术专著和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中不少研究成果被学界借鉴引用,其中以刘梦初、戴志传、应国斌、阮先、曾祥永、毛欣法、邓声斌、魏胜权等颇具影响。

1986年,安徽和县投入数千万元,修建占地100余亩的刘禹锡陋室园,并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河南荥阳市政府依托刘禹锡墓,修建了一座4A级的人文景观主题文化公园“诗豪园”,占地5万平方米。2009年,广东连州市投资1300多万元,修建了刘禹锡纪念馆,占地1万多平方米。前年又斥巨资,开始恢复刘禹锡在连州时期的海洋湖景象。

上述各地都是刘禹锡曾经任职的地方,但寓居时间都不如朗州时间长,留下的作品都不如朗州丰厚。2015年,在广东连州全国刘禹锡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常德刘禹锡研究会被指定为全国刘禹锡研究会秘书长单位。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APEC领导人峰会上,引用刘禹锡这两句诗,比喻北京秋冬之交季节的美丽,期盼第22次中国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会议结果丰硕。常德刘禹锡研究已经起步,但要通过研究刘禹锡,把常德的文化招牌擦得更亮,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常德,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责编:朱晓华

来源:常德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