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贤妻 “巾帼完人”李闰

  长沙晚报   2017-09-04 07:28:40

“巾帼完人”李闰

张书志

人们到浏阳市大夫第谭嗣同故居瞻仰,当看到大厅里高悬着的一幅“巾帼完人”的匾额时,对谭嗣同的夫人李闰,也肃然起敬。讲解员告诉笔者:这块匾是1925年康有为、梁启超合赠给李闰的,称赞她既是谭嗣同的贤妻,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爱乡的慈母。

李闰(1865——1925)字韵卿,长沙望城李篁山之女,李父为咸丰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工于乐府诗词。李闰生于诗词家庭,知书达理。18岁与谭嗣同完婚,积极支持丈夫的维新事业。

谭嗣同北上后,牵肠挂肚的李闰曾对月焚香,祈求远行的丈夫顺利平安。“如有厄运,信女子李闰情愿身代。”真是弱女子的真情,烈女子的至性!而谭嗣同写给李闰的信,称谓是“夫人如见”,以“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相劝勉。似乎有某种预感,而意欲让李闰有思想准备。果然,不久噩耗传来,李闰痛失良人,终日以泪洗面,她年年在谭嗣同的忌日悼亡赋诗。

谭嗣同牺牲后,李闰取丈夫狱中诗句“忍死须臾待杜根”之意,自号“臾生”,并写诗道:“前尘往事不可追 ,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圹水。”

化悲痛为力量,李闰养亲抚侄,含辛茹苦,并热心公益事业。她首先拿出一部分家产作为办学经费,继又奔走呼号,得到了很多公私资产的赞助。于是,她利用县城柴家巷迎佛寺旧址,报请县衙批准襄助,创立了浏阳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她和县城热心教育的父老商量校务,聘请饱学之士担任教师。李闰受到社会各界的爱戴,被聘为该校名誉校长。她视富贵为浮云,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她穿的布衣布履,吃的粗茶淡饭。每天来指导校务,经常找老师谈话,讨论教学问题。她对学生灌输自强自立观念,摆脱女子是寄生虫的讥讽。夜深,仍在学生宿舍巡视、照顾。

李闰还是一位慈善家。她看到当时社会上发生严重的弃婴溺婴现象,大声疾呼:救救无辜的小生命。她除自己捐出一部分钱财外,还激发了很多人的恻隐之心,纷纷捐出闲置的祀产,设立了一个育婴局,并订有规章:赤贫的送局代养;次贫的或部分代养,或予以补助;较贫的略予补助。育婴局的设立,拯救了数百个小生命。

责编:胡紫薇

来源:长沙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