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博士用水管笔画出心中黑白清华园

  设计癖   2017-07-13 11:11:32

清华大学是多少学子梦想的校园,即使无法成为那个学校的一员,也一定会找时间去校园一逛。二校门、水木清华或许是我们最熟知的地方,但是,清华大学本校生心目中的清华是什么样子呢?最近,清华美院的美女博士于婉莹用一根水管笔、黑白素描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清华。

1、二校门

二校门是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 1909 年,1933 年校园扩建,校门往外移动,因此这个校门被称为二校门。二校门是一座青砖白柱三拱的牌坊式建筑,上面「清华园」三个字是清末大学士那桐的笔迹。

2、荷塘小亭

于婉莹本科学习的是国画,研究生学习油画;2015 年曾赴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学习,那个时候还在艺术城举办了主题为「You」的个人展;现在继续在美院攻读博士。

3、荷花

于婉莹在巴黎学习的时候,曾经用水管笔画了一幅塞纳河的长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景。回到清华大学后,她便萌生了用同样的手法画出清华园的念头。

4、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的手迹仍然来自于那桐,始建于 1909 年,是清政府设立的选派学生游美的机构,1910 年改名为「清华学堂」。2001 年,作为「清华大雪早期建筑」的一部分,清华学堂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清华学堂一角

这幅画虽然也是画的清华学堂,但是明显让路边的树遮住了建筑物主体。于婉莹本人则说,这就是艺术创作,「客观的观察,主观的呈现」。而路边形态各异的学生,也让这幅画更增添了几分生气。

6、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的名称由来,是清华园的「园中之园」,其内的荷花塘景色尤其别致。

「水木清华」四个字来源于于晋朝谢混的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门厅前的四个大字据历史记载是康熙皇帝的御笔。

7、自行车

就像我们想起自己的大学,总会浮现学校的日常细节一样,于婉莹笔下的清华校园也充满了日常生活的趣味,比如门前的猫咪,图书馆馆顶飞翔的小鸟,路边停放的自行车。

8、文科图书馆

这幅画于婉莹自己也承认,小鸟的比例过大,但是如果按照正常比例画,鸟画的太小,无法体现文科图书馆的活力。

9、日晷

这幅日晷上的图案都画的如此精密与细致,于婉莹下的功夫可见一斑。

10、拱桥

仔细看去的话,树上的树叶也是清晰可见的。

11、零零阁

零零阁位于近春园西南的一座小山上,它是一座仿古观景亭,于 1969 年校庆时落成,是 00 字班的校友捐赠给母校的纪念建筑物。

12、科学馆

科学馆是清华大学早期四大建筑之一,门额上镌有「科学」和「SCIENCE BVILDING」。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BVILDING」也就是我们通常用的 building,但是这里并不是拼写错误,而是因为 19 世纪之前,英文中的 U 和 V 一直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13、工字厅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早年为安置伶工之所,建校后开始用作学校的相关机构。

14、主楼

于婉莹摒弃了所有的色彩,回归最原始的黑白,简单的线条,细致的刻画,更加凸显了清华作为百年名校所拥有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却又用各种细节体现着清华大学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15、同方部

同房部意为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是清华大学内最早的建筑,1914 年梁启超在此发表《君子》演讲。现在,同房部是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的办公场所。

16、二教

由于水管笔绘画的特性,于婉莹必须对照照片作画,每一副画从构思到完成都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每天要画 5 个小时以上。于婉莹说,这个系列的画她会继续画下去,直到自己年老的时候。

这样的清华你喜欢吗?

责编:王铭俊

来源:设计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