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周刊 2017-07-17 10:42:41
本文来源:晨报周刊
原标题:她为了跳支舞说走就走,却在流浪中活成了世人最想要的样子|八条专访
弗拉门戈舞蹈,世界上最难的三个舞种之一,
这个古老的舞种在中国还鲜为人知,
但是有人为了它,抛下所有,说走就走,
在国外沉迷于此,却找到了自我。

她就是LISA,
没上完大学,从十几岁开始到处旅行,
缺钱就去工作,觉得够了就辞职出去玩,
回国后创立了湖南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
专业美国部落风ATS表演和教学团队,
热爱生活、找到值得用生命去热爱的事物,
这大概就是所谓“生而美好”的样子。
弗拉门戈舞者,
2014年4月成立Gypsy Fire ATS(吉普赛之火),
是湖南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专业美国部落风ATS表演和教学团队。
01 从“运动盲”变“舞痴”

我们跟舞者Lisa约在了黑石咖啡馆见面。在门口八条就已经注意到了Lisa。
大红色的民族风上衣,黑色叠裙,手腕上数不过来的各色手镯,还随意的扎着两个麻花辫垂落胸前,最亮的是眼睛,有光。与我们印象中言行温婉,身材挺拔,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舞蹈人截然不同。在整个咖啡馆里,她比咖啡更吸引人。

在交谈中,Lisa大笑着说自己是“运动盲”,在学习弗拉门戈舞种之前,她是个连体育课都会逃课的懒姑娘,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生活时,无意间在社区的艺术学校里看到弗拉门戈的课程,抱着一个“兴趣爱好”的心态,Lisa入了这个坑。
弗拉门戈是世界上最难的三个舞种之一,第一节课,Lisa就感觉到了吃力,与她同班的同学都有深厚的舞蹈基础,自己的“运动缺陷”拖了后腿。“我是一个还蛮好胜的人,学东西不想只学个样子,就关在自己家的车库里练。”

半年之后,沉迷舞蹈的Lisa决定去弗拉门戈的发源地——西班牙,更系统、正规的学习。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语言并不精通的Lisa去盛产葡萄酒的托斯卡纳,在农场里摘了两个月的葡萄,过了一把“果农”的瘾。
“那个时候我赚了这笔钱,就到处查西班牙哪里有专业教弗拉门戈的地方,后来就查到在格拉纳达,我自己买了一张机票,就去了。”

“到了那里才发现,跟我之前学的完全不一样!”Lisa那时才了解到,弗拉门戈不仅仅是一种热情又不受拘束的即兴表演,更是一种歌、舞和吉他音乐的三合一艺术。第一堂课练习的就是节奏,“我根本跟不上那个特殊的节奏,全程都很懵。”Lisa笑着手舞足蹈给我重现课堂上滑稽的表情,开心得像个小女孩。

受到专业的训练,Lisa在弗拉门戈里,越来越舒畅。“一开始你是在学跳舞,后来你就会发现,那不仅仅是学舞蹈,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的东西。”
看一场弗拉门戈表演就会发现,在舞台上的舞者没有眼神或者微笑这些传统的互动来跟观众产生连接,更多的是专注在自己的表演里。这种特殊的舞种,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更加关注内心的真我,结合情绪与音乐的起伏即兴传达出来,与我们日常接触到具有“表演性”性质和功能的舞蹈大相径庭。

三个月后,Lisa又回到意大利工作攒钱,往后的八年间,都是持续着半年意大利工作,半年西班牙学舞的交替。在第四个年头,开始在意大利专业的弗拉门戈工作室教课。“可以说我的整个生活重心都在围着它转。”
02 这个老师犯规了

“我见过很多学习弗拉门戈的人,在学习了两三年之后会有一段时间根本不想碰这个东西,自己就会觉得,太难看了。”弗拉门戈坦露自我的特性让很多舞者中途放弃,不管我们如何坚定的做自己,在舞台上,总还是想要表现出自己好看的一面,天性使然,我们很难规避。
回国后,Lisa也利用闲暇时间授课教舞。教室就在自己的家里,每节课只带一个学生,学费也随意得很,这种私教性质的教课跟正常的舞蹈收费标准班却相差甚远,我心想这怎么能赚到钱。
“有人也会打电话来问学舞的事情,问能不能来我的工作室看看,我就说,没有工作室,我也不试课。”这样一个舞蹈老师,至今只经历过几个学生,“不超过五个吧!”。

有些人找上门来学习,因为三分钟热度或者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健身减肥的,统统都被Lisa“劝退”。“通常遇到这样的,我都会反过来劝她,你别学了,我退钱给你好咯~”
在她眼里,教课是个能量互换的过程,老师释放出来的能量需要学生的回应和传递,如果自己的教学对方毫无反应,就是彼此浪费啊。
“弗拉门戈不仅仅是个舞蹈,你学习它需要被迫去学习西班牙语,还要去熟知音乐的曲式,我们常用的就有二三十种,这是一整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体系。”如果不是真的想要学弗拉门戈,任何形式的想法在Lisa看来都是瞎折腾。
03 “成为我自己”

“你在学舞蹈之前是做什么工作呢?”
“很多啊,我没有上完大学,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外面不停的旅行,缺钱了就去工作,觉得够出去玩了就辞职,去过很多不同的地方。”
“回国后会觉得生活节奏快吗?”
“快很多啊,但其实对我影响不是很大,自己跟社会也一直没有建立太紧密的联系。所以人家忙人家的,我就慢慢自己搞自己的好了。”

“你觉得弗拉门戈对你影响最大的一点是什么?”
“它教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为我自己。就像我回国后,别人都觉我穿得很夸张,在街上买瓶矿泉水,都会有人问我是不是少数民族,或者问我是不是搞艺术的,大家都很缺乏自我意识,很惯性的给你贴标签,可我只是觉得这样穿好看,我就穿嘛。”
“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会用“舞蹈家”来形容自己吗?”
“才不会!我很讨厌“家”这个字,也觉得自己还没有到“家”这个程度,非要让我介绍,我会说自己是舞者或者就是个跳舞的啊。”
我们用一杯柠檬水,和Lisa聊了两个小时,跨越了她生命中八年的长度。
她爱笑,坦诚,做过翻译,当过临时工,现在也是舞者和旅行发烧友,多重身份下的Lisa,比我们大多数人都丰富多彩,最让人羡慕的,是她在“自我”的生活。人人都想做优秀的人,很少有人只想做自己,如果你能做到,恭喜你,你自由啦。

文| 高晨 图|受访者
责编:李婷婷
来源:晨报周刊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