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湘菜就是中国菜

  大湘菜报   2017-06-07 09:44:46

一百多年前,华人移民在美国主要从事两个行业: 开洗衣房和餐厅,无非是为了谋生。

而传统正在改变。新生代华人青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求生存”的问题,而“求发展”的道路很多。他们选择餐饮业,就怀抱某种梦想和使命感,作为事业来干了。

呼伦贝尔火锅餐厅

“洞庭春”创办人Morgan赵的儿子Neil,和几个学业有成的长沙伢子聚在美国,自称“创二代”,玩起了锅碗瓢盆的游戏。经过两年努力,他们加盟了“呼伦贝尔”火锅餐厅,开在PASADINA(帕莎蒂纳),洛杉矶主流餐厅聚集的地方。Morgan赵一直想去那儿开一家“洞庭春”,不料让子辈捷足先登。

PASADINA是黄金码头,一铺难求。Neil和同伴租下一个临街的旧仓库,经过改造、装修,居然让这个陈旧不堪的仓库焕然一新。壁画中奔跑的牛羊,有一种呼伦贝尔的草原之风。可老美喜欢吃火锅吗?“喜欢!”年轻人众口一辞。

呼伦贝尔的火锅

这天,我们幸运地赶上开业前的试餐。

生菜、豆腐干、玉米、粉丝、虾子等都是上好食材,且调料品类多。而厨师为我调的红油,有股浓郁的胡辣香味。饺子皮薄肉鲜汁多,手工面条色白质嫩筋道好。鸳鸯火锅的红白汤底料,也是诚心之作。席间我说了一堆醉言醉语,事后只记得这几点:

一、年轻人衣食无忧,却愿意走一条艰苦创业的路,佩服!

二、在餐饮界创业,一定不要局限于正宗湘菜,像这样综合了中国南北特点的火锅,同样可以一展身手。

三、小小火锅与湘菜关系甚密。例如湘菜食材中的小竹笋(鸡婆笋)和芦笋,都是上好的火锅食材。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80、90后将是未来湘菜产业的主将。相信他们会让中华饮食(包括湘菜)走得更远。

在洛杉矶开家湘菜馆

近期赴美,慕名考察了洛杉矶湘菜餐厅“洞庭春”。如果说彭长贵将“左宗棠鸡”做成美式中餐的经典菜式,那么“洞庭春”也推出了几道风靡美国的菜肴,如茄子擂辣椒、梅菜扣肉夹饼等。

吃饭之余,我与Morgan赵(以下简称M)有过几次访谈,对湘菜进入美国市场有一些了解。

洞庭春餐厅外景

我:亚洲饮食在美国的情况如何?

M:洛杉矶是亚洲与美国之间最重要的商贸桥头堡。亚洲餐饮进军美国市场,先都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站稳脚跟,再拓展到全国各地。所以,洛杉矶一直是亚洲餐饮业最密集的地方,水平也最高。

目前洛杉矶的亚洲餐饮,韩餐第一,泰餐第二。一是洛杉矶的韩国人特别多,市场需求大;二是他们单品做得好,如韩餐的汤。而泰餐很早就打进了全美各地,酸甜口感以及成熟的运营模式,都值得学习。

我:亚洲餐饮业在美国的市场前景如何?

M:市场无穷大。只要跟随他们的饮食习惯,例如肉类、鱼类不带骨,就没问题。我们曾选中一个富人区开了一家连锁店,人口稀疏,但消费水平高,生意很火爆。美国开店和国内不一样,比较重视消费能力。

梅菜扣肉夹饼

我:你是怎么想到开湘菜馆的?

M:20年前我只身来美国时,举目无亲,身上只有一千美元。你去申请工作,他们见你是中国大陆来的,即使当小工都不要。这种毫不掩饰的羞辱,让我刻骨铭心。

当然,在美国,只要你努力,生存并不难。我接手的餐厅,最早是彭长贵开的,叫“湘园”。2003年到我手里,取名“洞庭春”,定位为湘菜馆。开业至今,生意一直很好,全天都有客人排队候餐。300m2的店面,每月营业额约16万美元,平均每天5000多,客人以华裔留学生、大陆游客为主。

我:在美国开店要注意哪些问题?

M:最重要的是,熟悉、遵守美国法律。例如劳动法,不允许节假日等随意加班。又如卫生,定期检查,发现一只蟑螂便请你关门。此外在开业前,有些法规繁琐、僵硬,办事效率很低。有家大型中餐馆花了六年,期间打了几个官司,花几百万美元才完成装修。

其实美国人很务实,简洁、大方、有品位的餐厅装修即可。美国的食材丰富,品质很好。但湘菜的特色食材,却很少进口美国,如浏阳豆豉。其实只要产品对路,市场大得很。举例来说,广西螺狮粉在美国成了爆品,留学生称之为“备考神器”,连教授都乐意吃。

文/图 彭子诚

美国洛杉矶夜景(资料图)

责编:郑礼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