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室内装饰网 2017-04-06 00:09:56
文/郭赛帅 戴向东 李敏秀
摘 要:湘西民居木雕窗棂图案题材繁富,类型多样,体现了千百年来当地人民对原始物象的信仰。本文是以湘西民居的木雕窗棂为基础,运用归纳与分析的方法对窗棂的工艺、图案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进行研究和总结,期望能从湘西窗棂元素中得到一些有益启发,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湘西民居 ;木雕 ;窗棂图案 ;文化意蕴
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村落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居住环境。湘西的巫楚文化在华夏文化和蛮夷文化共同作用下,历经几个世纪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楚文化。湘西地区不仅人杰地灵,文化多样,而且从民居建筑来看,带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 在形式多样的中国建筑史上也是大放异彩。其中,湘西民居的木雕窗棂不管是从木雕工艺、窗棂图案还是艺术内涵来看,都表现了技术水平的高超、文化印记的完整以及民间文化的繁荣。
1 形式多样的木雕工艺美
湘西境内山多,山上树木成林。其中有香樟、梓木、楠木、柚木、松木、杉木等树木。大部分质地细腻,纹路优美,还能散发出防虫防腐的气味。再加上木材质地坚硬,耐久实用, 便成为人们建屋造房的首选。湘西民居大多为木架结构,木材的高使用率使得木雕窗棂成了湘西民居装饰中既实用又美观的构件。
湘西民居的木雕技法多样,包含着浮雕、线雕、透雕、贴雕、圆雕等雕刻工艺。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变迁,湘西民间木雕在传承与发展的不断交替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浮雕也称为剔雕或隐雕,雕刻时需要在完整的木质表面进行铲凿,使所要表现的图案突出来,让纹样表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感。浮雕以面线结合表现的形式为主,并伴随构图的不同,还有浅浮雕和深浮雕之分。
线雕是一种线刻技术。就是以阴线为表现手段,在平面上就地随刃雕压出花纹。这种线雕艺术接近于绘画的白描效果,清淡雅静, 强调起伏感、流动感和层次感。在窗子上,线雕既可用于强调窗子物体的挺直与轮廓,又可以用于棂格与绦环板装饰。
透雕也名镂空雕,在木雕窗饰中应用广泛。以湘西地区窗棂图案中的花卉雕饰为例, 就是先将花卉纹样绘制出来,再将花卉纹样之外的部分全部剔除,最后用平面雕刻的方式再进行精细加工。最终成品能使人处于一种音乐般的韵律之中。
贴雕,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补充手法。在一些雕刻中如果出现失误造成补救不了的情况,或者某些细小的局部无法雕刻时,就会选择此种方法来完成。这样灵活的雕刻手法给手艺人带来更为随性的制作环境,为手艺人的创作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圆雕又名立体雕,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雕刻。它将浮雕、透雕、线雕三种雕刻法结合在一起,制作出来的装饰最能显示木雕技艺的高低,这种能表现材料特点的雕刻方法在窗户的装饰上使用较少,一般是作为局部性点缀而存在。
以窗的雕刻为例,在明代以前大部分是采用透雕的雕刻方式,将整块木板雕成亮格, 再在窗棂中央及四周雕饰图案,最后将亮格嵌入木框之中。这种工艺的普遍流行,与当时丰富的木材资源和高水准的制作手法是分不开的。虽然能显示出高难度的雕工技艺,但是浪费性大。所以在明代以后的木雕窗大部分发展成小木方条榫卯拼接的方式,窗棂也不全是透雕类图案。正是工艺的发展和审美的提高,使得窗棂亮格更为灵动秀美。整板透雕和榫卯相接窗棂门扉的制作工艺,是湘西民居建筑木雕工艺艺术中杰出的代表。
手艺人因材施艺,通过不同的工艺将湘西民居中的木雕拼接在一起,所呈现的作品层次丰富,空间感强烈。正是有了手艺人的精心经营,我们才能在现代化社会中见到精美绝伦的手工作品,让我们能感受到手工艺带来的震撼心灵之美。
2 灵活多变的窗棂图案美
众所周知,窗棂处于建筑的外立面上,所在位置突出,是建筑装饰中十分讲究的地方。在宫廷建筑中,为了体现皇家森严的等级制度,所采用的大都是标准的菱花形式,像人物故事、乡间俚俗等民间木雕文化在宫廷里几乎是见不到的。湘西民居在窗棂的装饰上就不受任何约束,在普通百姓家中随处可见代表皇家权威的龙凤纹样。除了此类带有庄严感的题材之外,还有表达当地人们美好愿景的动植物题材、几何题材、文字题材等其他类型题材。湘西窗棂图案形式多样,造型灵活百变,真是不胜枚举。
几何题材
几何类题材的木雕窗棂图案在湘西民居装饰上运用较多,通过对点线面基本元素的解构和重组形成抽象的图案组合,如冰裂纹、方格纹、风车纹、回纹、锦纹等等(图1-2)。窗扇数目越多,节奏韵律感越强,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越大。朴素简洁的几何形窗棂好似一景色的框景,给人一种四面有山皆入画,四季美景扑眼帘的画面既视感。
■图1 风车格
■图2 锦纹格
动植物题材
湘西民居木雕窗棂的植物图案主要有花卉、瓜藤、树木、农作物等(图3)。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在牡丹、梅花、海棠等各种花卉上,这些图案不仅婀娜多姿,更能抒发情感,使人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动物图案主要以龙凤、蝙蝠、喜鹊、龟、鱼、猪等为主(图4), 它们不仅造型简洁,美观规整,且寓意美好, 深得大众喜爱。
■图3 树木图案
■图4 蝙蝠图案
文字题材
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功能日渐扩大, 历经时代的变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装饰艺术。湘西民居窗棂图案的装饰也有以汉字为原型经过手艺人加工组成的窗格,常出现的形式主要有福字格、寿字格、喜字格、万字格、工字格等(如图5-6)。文字窗棂除了字体本身的形态优美以外,更重要的体现了文字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
■图5 万字格
■图6 工字格
湘西民居窗棂的装饰图案组合形式丰富,它可以是一个单体的植物、动物、或文字所形成的图案;也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图形共同组成的图案;也可以是动植物相结合的图案;还可以是动物和文字相结合所构成的图案。总之,不管何种形式的组合,都体现了湘西手艺人的高超技艺以及普罗大众的审美趣味。
3 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美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湘西各民族不管是在文化体系还是生活习俗方面,都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做到了兼容并蓄,形成了特殊的湘西文化,也因此铸就了湘西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所以,每个窗棂的塑造,都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散发着古老的历史信息。在这里可以尽情领略湘西从古至今的文化韵味, 品味湘西人民的激情豪迈。
图腾崇拜的体现
图腾崇拜是一种存在于某个对象,与一个特定社会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一个民族的形象,甚至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都能从这个民族的图腾中体现出来。龙,本就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灵之物,楚将它作为祥瑞之物而加以崇拜。千百年来,楚兴崇龙之风,历代流传经久不衰,在现存的明清以后的民居窗棂上来看,还有不少龙纹的存在。湘西地区不单只有崇龙之风的影响,还有白虎、猪等图腾形象的共同熏陶。图腾崇拜不仅形式多样,更是增添了湘西这片土地的神秘色彩。
巫傩文化的体现
巫和傩是相辅相成的,巫是傩的基础, 傩是巫的补充发展,它们都源于原始的狩猎驱赶活动,都具有娱人娱神的内在属性。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和浓厚民俗意味的巫傩文化,在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十分盛行。巫傩文化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大多数人会认为是落后的封建思想,但是对于一直生活在湘西的人民来说,巫傩文化不仅扎根于他们的生活之中,更是在时间的更迭中成为了他们恒古不变的精神信仰。从湘西木雕窗棂艺术中不难看出,通过手艺人巧妙的双手,将象征巫傩文化的装饰纹样雕刻在窗棂之中,在湘西这片丰沃的土壤上日渐壮大。众多有巫傩文化意味的窗棂是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精巧融合,在无尽的岁月里向世人诉说着对尘世间的顿悟。
美好向往的体现
湘西民居木雕窗棂图案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是以形寓意,二是以音寓意。在实际生活中以不同的形式共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龙、凤、鱼、猪、麒麟等动物类,以及梅、兰、竹、菊等植物类的具象图形元素,通过民间共同的审美习惯,被当作是富贵吉祥、品行高洁的象征。长期出现在窗棂之中的蝙蝠、喜鹊、鹿、鸡等动物类,以及莲、桂、枣等植物类的谐音图形元素,通过文字的音调让人产生联想,对其中蕴含的民间智慧不由感到钦佩。
4 结语
湘西木雕窗棂是当地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窗棂图案不仅是当地民族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载体,更从中反映出湘西民居窗棂高超的制作技艺。通过对湘西民居窗棂图案的分析和总结, 希望设计师们在今后的设计中能从湘西窗棂元素中得到一些有益启发,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责编:王铭俊
来源:家具与室内装饰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