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传诵千古 一首金曲洗净你的耳朵

  一脉湘水微信号   2017-04-12 07:50:12

《爱莲说》

千年前周敦颐写下的一篇奇文

千年后永州为它写出一首歌

2017年是周敦颐千年诞辰。周敦颐是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周敦颐的代表作《爱莲说》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亦是周敦颐光彩一生的真实写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更是以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成就了一段千年不朽的动人佳话。

2017年5月30日,周敦颐诞辰1000年纪念日。届时,中国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的故里湖南道县将举行周敦颐诞辰千年盛典。

作为周敦颐诞辰千年盛典的重头戏,电影《爱廉说》(原名《爱莲说》)于2017年1月17日在周敦颐故里湖南道县成功举办全球新闻发布会,这部纪念周敦颐诞辰千年诞辰而拍摄的影片将在2017年5月在全国院线及海外上映。

电影《爱廉说》以周敦颐的清廉故事为背景创作。周敦颐作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中国理学开山鼻祖,一生雅致高贵,淡泊名利,高风亮节。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2017年3月28,周敦颐诞辰一千周年纪念版金曲《爱莲说》(即电影《爱廉说》主题曲)全球首发!

歌曲《爱莲说》以悠远深长的编创手法,让人们在深情吟诵的情感表达中,对周敦颐高洁的人格魅力产生无限的景仰。同时,对中国当下全力提倡的树新风、树正气,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的要求,以及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歌曲《爱莲说》以中国风特有的唯美,意境深长悠远的编创手法,带领您穿越千年,触摸到周子的精神风骨!

一起来听一下来自永州歌手周舟的唯美演唱:

爱莲说 (《爱莲说》电影主题曲)

词:黄新姿

曲:魏光

编曲:王备

演唱:周舟

一颗心情暖千年

一朵花美成佳话

是谁穿过历史还这样清晰

是谁超越时空还这样奇葩

好文章传承千年

月一轮美过烟花

是谁历经千古还这样弥新

是谁傲然天地还这样勃发

啊莲花啊莲花

芬芳的花啊圣洁的花

不蔓不枝静美淡雅

风骨凛然千古芳华

风骨凛然千古芳华

好文章传承千年

月一轮美过烟花

是谁历经千古还这样弥新

是谁傲然天地还这样勃发

啊莲花啊莲花

美丽的花啊高贵的花

不妖不染赤诚无暇

正气浩然永放光华

正气浩然永放光华

永放光华

歌曲《爱莲说》主创阵容

作词:黄新姿(湖南道县文联主席)

作曲:魏光(代表作:《囍》,《火红的石榴籽》,《跳春光》和《深呼吸》等)

编曲:王备(代表作:《麋鹿王》、《新警察故事》、《神话》等诸多影视作品)

演唱:周舟,华语女歌手,实力派唱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阎师高徒”,湖南省民族音乐研究会会员。代表作:《周氏一家亲》、《德孝天下》、《中国女书》等。

弦乐:国际首席爱乐乐团

箫:丁晓逵(中央民族乐团青年演奏家)

混音:李岳松 (参与录制的部分作品:《智取威虎山》、《老炮儿》、《黄金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满城尽带黄金甲》、《梅兰芳》、《霍元甲》、《风声》等)

一部优秀的电影,

一首好听的歌曲,

将带你穿越周敦颐的北宋年代,

去体会和领悟先贤那种高尚的品格,

去释放你内心中那满满的正能量!

爱莲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濯清涟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香远益清(8),亭亭(9)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0)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11)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2);莲,花之君子(13)者也。噫(14)!菊之爱(15),陶后鲜有闻(1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17)众矣!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朝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初为分宁(现在江西省修水县)主簿,后知南康军(现在江西省星子县一带)。他是宋朝理学的开山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及《周元公集》。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弟子。前人称赞他“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家几代住在营道的濂溪。后来他住在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西北流合于湓江,他也名之为“濂溪”。学者称他濂溪先生。卒谥“元公”。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赏析]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责编:李 慧

来源:一脉湘水微信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