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从一碗米粉爱上你

王晗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3-25 08:16:25

长沙,从一碗米粉爱上你

王晗


如果我们相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早上一起嗦一碗米粉——

早晨的长沙,满城尽是米粉,四季皆然,风雨无阻。毫不夸张地说,米粉已经深深刻进这座城市里每个人的灵魂。

在开始一天忙碌的学习、工作之前,嗦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果腹圣品,仿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米粉,是一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风味食品,享有"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的美誉。


将白米浸泡、磨浆、烫皮,然后将粉皮切丝,下锅煮烫,佐以猪油、味精、葱花、酱油、辣椒粉(油)、肉丝等码子、猪骨头汤等,一碗香喷喷的米粉就制作而成了。

长沙人从会走路起,大约便是在米粉店里享用自己的早餐了。人们爱米粉就像天津人爱狗不理包子、上海人爱阳春面、西安人爱羊肉泡馍一样,爱就是爱,没有道理可讲。

在我的记忆里,十几年前,2元钱便能享用一碗肉丝粉,上面盖着几条肉丝,数片云耳,零星葱花,猪骨久熬的汤底散发出浓浓香味,配上榨菜、酸豆角或酸菜,顿时令人唾液腺分泌旺盛,食指大开。将这样一碗米粉嗦入肚中,别提有多满足了。

虽然如今一碗米粉的价格已涨到几元到数十元不等,却依然挡不住长沙人对它的热爱和追捧。

三九严寒,干一碗米粉暖胃驱寒,手脚发热;盛夏三伏,来一碗米粉,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到碗里,一个字“爽”。


“如果爱,请深爱。”两年前,一位长沙美食届达人郭江曾用煌煌数万言,撰写出一部图文并茂的美食巨著——《长沙米粉点将录》,以水浒一百单八将来一一对应不同的粉店,用他的生花妙笔为人们画就了长沙米粉前所未有的史诗级地图。

长沙人对米粉的深爱,还体现在吃粉的术语里。

“重挑轻挑二排溶排过桥带迅干,宽汤扣汤轻油重油免青落锅起”。这是长沙某粉店的对联。作为一个先入为主吃惯了带汤米粉的外地人,每当听到粉店老板用地道的长沙话喊出那一个个生僻的词语,我都是一脸懵懂。

后来找了长沙本地的同事一一讲解,才算解了我心里十几年的谜。带迅干:油稍多,不要汤;二排:熟而不溶;溶排:溶而不碎;轻挑:份量少一点;重挑:份量多一点;轻油:油少一点;重油:油多一点;宽汤:汤稍多;扣汤:汤稍少;免青:不放葱蒜;免色:不放酱油;过桥:面和码子分开;过桥加码:双份码子过桥;二排干:熟而不烂,不要汤;二排宽汤;熟而不烂,汤稍多;来原:不要码子,多放原汤。


在长沙城中,大街小巷粉店林立,调味经营却有着高下之别。

每当有一家味道鲜香的粉店名声在外,人们便会趋之若鹜,四处寻访,似乎定要吃个满嘴油光,方能乐得满面春风。也是在用脚和嘴,给这些数不清的、知名或不知名的粉面铺投票打分。

这也似乎可以解释,纵使一碗米粉的价格翻了几番,长沙人也没有太大异议。毕竟,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一碗米粉与一块高级手作欧包相差无几。

责编:唐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