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娄底 美丽非遗

  娄底日报   2017-02-08 09:21:03

溪砚制作工艺

级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溪砚制作工艺非遗展厅


双峰县出产一种特别的石材,史称溪石,艺人将溪石琢磨雕刻为砚,称为溪砚。其溪石料主要在水府庙水库大坝下雪花滩一带,有闺女山坑、虎行坑、绿溪坑和老爷坑等。其石质温润柔和,色泽暗红,纹理千奇百变,所制作的溪砚质地细腻,坚而不顽,抚之生润;贮墨不高,积水不涸;悬之扣之,其声如罄;纹理多变,石色五彩呈碧绿、红、橙黄、淡青、紫罗兰诸色。


溪砚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流程复杂,做工精良。艺人根据砚璞的石质去粗存精,随创意、构图来确定雕刻的刀法、刀路。溪砚雕刻主要有深刀与浅刀雕刻,还有细刻、线刻、适当的镂空。溪砚“呵气生水,拙墨闻馨”。2008年,溪砚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双峰县文化馆为其保护主体。

省级传承人有曹冠明。

水府席习俗


级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府席是娄底大部分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宴席习俗,它以娄星区、涟源、双峰县为中心,旁及湘乡、双峰、宁乡、安化、新邵部分地方,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因祭祀水府庙水神而形成演变发展而来。

它菜谱固定,食材、烹饪工艺和上菜顺序长期不变,菜名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更有一套严格的礼仪习俗。该习俗事项由席前、席中和席后3部分组成。席前首先祭祀敬奉天地和祖先,接着准备食材、炊具和餐具,席中尊席、安席与用膳,席后主家送宾,众客辞主,主宾交流思想与联谊。每个阶段都有固定的礼仪程序。

明朝时涟水孙水和测水等河流开始了木帆船航运,后来发展成为该地与湘潭、长沙及长江流域的主要交通渠道,但常有洪水泛滥,翻船死人的事经常发生。另外,旱灾,洪灾十年九遇。那时人们认为这是对水神欠恭所致,便在当地建了名为“水府庙”的庙宇,庙内供奉大禹和杨四将军等水神和龙王。人们用大块猪肉、全鸡、全鱼等美食于每年阴历六月初六祭祀杨四将军圣诞,不定期祭祀大禹和龙王。后来人们将祭祀供奉水神的菜肴与祭祀程序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比较固定的菜谱、顺序、礼仪,在红白喜事中普遍推广。菜的顺序是:瓜子、炒骨、旗帜肉、瘦肉汤、黄花拌猪肝、护男汤、鸡丁、米粉丸、合菜、鲢鱼煮萝卜。清末曾国藩将其用作湘军军宴。湘军散后,其将士回归原籍时将其带回家乡,扩大了传播范围。

水府席习俗自形成至今已逾200年。古代,水府席习俗流行区域为汉文化与瑶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接连地带,不同的文化相互影响,佛教、道教、儒教与巫教同存。水府席的俗规礼仪很多,禁忌不少,内容丰富。

水府席习俗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其菜肴名称和礼仪习俗处处表现爱国爱家、敬老尊贤、团结和谐和勤劳节俭等中华传统文化。水府席习俗内涵丰富,注重孝道与和谐,讲究节俭、鄙视浪费。近30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宴席已经被更高档的珍稀菜肴所取代,使水府席习俗逐渐淡化,濒临消亡。

2014年,水府席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双峰民间剪纸

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传承人李希特剪纸作品


双峰剪纸是双峰县民间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技艺,是当地民俗活动和民俗信息的重要载体。


双峰剪纸历史久远,流传甚广,遍布全县村户,特别是以前农家妇女一般都会剪纸、刺绣、做鞋三样手头工艺。以村落自然形成一个个剪纸艺术团体。也正是由于妇女们的广泛参与,使得双峰民间剪纸能在乡间长期流传。

双峰剪纸内容丰富,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从发展的过程来说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旧时妇女为代表的传统剪纸,包括喜庆用的窗花、喜字、祭祀用的葬花,以及所熟悉的鱼虫鸟兽、花草树木。另一类是以传统剪纸为基础在题材、形式、内涵等方面不断改进创新的新风俗剪纸,如喜庆用花剪纸、对联剪纸、人物剪纸等。使双峰剪纸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制作。广大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学这种既难学、挣钱又少的技术,民间剪纸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双峰地处湘中腹地,长期以来,受南北文化的交融渗透,形成自身独特的耕读文化特色,双峰剪纸正是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它兼具南北剪纸之艺术风韵,又凸现本地之人文气息,不失明快细腻之质感,个性自现,是我市民间的一朵艺术奇葩,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有效保护好,使之进一步传承发展势在必行。

代表传承人李希特老人,长期潜心于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师”称号、湖南省“剪纸艺术大师”殊荣。剪刻并用,不拘一格,其团花剪纸繁化多样,肖像剪纸以快、准、美、誉为“三湘一绝”。2011年,双峰民间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市级传承人有李希特。


责编:娄底日报

来源:娄底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