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盛立红:打造湘菜的“爱马仕”

  大湘菜报   2017-02-20 09:47:17

【人物名片】盛立红,1971年生,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人。湘菜大师,长沙市新华食府董事长、新华通信社湖南分社食堂董事长、益阳市沅鲜道餐饮连锁董事长,现为益阳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

说起新华食府,都知那儿有个大厨盛立红。说起盛立红,都会想到他捧红的新华食府。“哦,红哥啊,厨房里会骂人,生活里仗义豪气。”同事陈阳这样讲。

“不要叫我大师,叫红哥。来,坐下来呷呷我的菜,看看有冇吹牛皮?”初见盛立红,话不多,圆脸透着倔强凛然。了解他的人讲:红哥是那性格,不然他的菜怎么那么牛气?

多牛气没个标准,新华食府一份回锅肉卖288元,让人惊叹。上海满湘汇老板谢勇军吃过后感叹:“有质、有味、有型、有故事,专注食材、执着匠心,这就是湘菜未来应走之路……”

回锅肉

一份回锅肉,打破肥瘦相间的传统

46岁的盛立红厨龄30年,在“娘家”新华食府待了13个年头。新华食府也曾遭遇“寒冬”,厨房数度易主,直至盛立红到来,把老家沅江的原材料搬来新华食府:湖面飞的、湖中游的、湖旁走的,把南洞庭湖区菜做成高品质家常菜,他成了众人味蕾的“拯救者”。

长沙迎宾路上,新华食府近600平米的营业面积,客人络绎不绝。大厅里监控屏静静切换,厨房一览无余。

厨师服一换,立马精神倍增,盛立红钻进厨房,说要自己炒回锅肉。舀汤、挥勺、勾火、抖锅……只见他双腿舞动:时曲,时起,时立。舀汤入锅,小心翼翼,唯恐漏了一滴。

“很多人问我,一个回锅肉为什么卖几百块钱?哼,你不提前预定,我还不做。”去年有个川菜大师也有此疑惑,盛立红随即反驳:“就你们川菜能卖高价,我们湘菜为什么不能?莫搞起一只火锅底下全是洋葱土豆垫底,我就是要做有品质的湘菜。”

一吊锅回锅肉,近两斤纯肉,切成厚厚方方,只撒点红辣椒、蒜叶,可大块吃肉,大快朵颐。猪是乡下猪,肉是前腿、前胸相交处的瘦肉,每头猪不超过15斤,盛立红打破了回锅肉肥瘦相间的传统。“骨头有多长,肉就有多大,反正就两坨,是活动的肉。”劲道,不硌牙,不腻,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亦是他所求“肉是肉的味,鱼是鱼的味”。

的士运菜,把原材料当小孩

独蒜煮水鱼

会跳舞的豆腐

独蒜煮水鱼、清炖牛腩、会跳舞的豆腐、沅江芦笋……连猫鱼和泡菜,原材料全从老家运,却少而精。“原材料就是自己的小孩,对自己小孩谁不心疼?谁会舍不得付出?”

譬如招牌菜水鱼,养了7、8年的吃鱼水鱼用土鸡汤煨,选用老家29元一斤的独蒜,易上汁上色,锁住水分和蒜味。其他配菜诸如芹菜,开年后菜农仍要价16块钱一斤,盛立红咬咬牙,“行,16就16”。

“我们有中国烹饪大师、餐饮服务大师、面点大师……就是没原材料大师!有几个餐饮人对原材料特别讲究的?” 盛立红舍得花钱,亦舍得花时间,若未发现上等食材,他宁缺毋滥,又何尝不舍得寂寞?总不定期回乡寻找时令原材料。每天,乡下有多少新鲜菜,他托益阳往返长沙的的士运多少,有多少新鲜的他便做多少。一年下来,运输费都要花费不少。

盛立红的清炖牛腩汤色黄亮,常有人问是否放了鸡汤。秘诀是坚持不用冰冻肉,只用新鲜肉。如只够一份,他就只卖一份,“厨师牛皮吹得再好有什么用?我不信一条死鱼会比活鱼搞出来新鲜。”

以菜会友,打造湘菜的“爱马仕”

“菜要用心炒,路要坚持走”是盛立红的座右铭。每早他都会快走10公里,风雨无阻,人在哪走到哪。他的朋友圈,不是做菜会友就在运动,同门师兄徐大斌、餐企老板周赞、陈朝等总点赞“红哥威武”。

“他真是一个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菜的后辈,很不错。”盛立红的师傅、湘菜泰斗许菊云评价,盛立红为人爽直,不搞虚的,想什么就说什么,该坚持的坚持到底,当年收其为徒恰是看中了这点。“他人品好,厨艺好,他把湘菜精华的家常菜变得更有思想。”

当谈及湘菜的现状,盛立红义愤填膺:为什么湘菜卖不起价?湘菜应该便宜吗?对于圈内到处学个把招牌菜的风气,他会开骂:“车开到一个地方,就喊一帮朋友把自己搞醉,今天醉了明天醉,学到了什么菜?还不如关起门来自学。

当同行或徒弟向其讨教学新菜,常吃闭门羹,“我没新菜,只有‘心菜’——用良心做好一年四季的时令菜,打造湘菜的‘爱马仕’”。

若不尊重他的菜,花钱他也不卖给你;若真心热爱却止步于菜价,叫一声“红哥”,他会讲:“冇事,来了呷就是。”

文/陈潇 梁枫林 图/丁刚

责编:郑礼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