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旅行网 2016-12-21 01:37:48

在湖南省永安新田县深山中,
有一处奇特的南方古院落,
从外面看,
建筑形制跟普通的南方村落没什么两样,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但是布局却颇为怪异,
整个院落布局酷似太极图,
内部形如迷宫,处处暗藏玄机;
院内分布着复杂的沟渠暗道,
连接着地下神秘的排水网络,
传闻这一切与神秘宝藏相关。
它就是
龙家大院

这个千年院落为何按太极布局?
纵横交错的沟渠暗道,
与形如太极的院落布局,
是否存在关联?
这片古院落究竟是谁所建?
院落周边的地理环境,
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一
新田县的龙家大院,
在群山的环绕中,
犹如一幅水墨画。
古香古色,颇具韵味。

高处俯瞰,
整个院落背靠山峦。
村前一座大约三亩的荷塘,
塘近半圆形,
塘水清冽,千年不干,
为全村消防和洗衣之用。

这座池塘,
将院落与外界隔开。

水塘和院落之间有条青砖小路,
宽为2米,
布局与阴阳太极图十分相像。

而在水塘中间,
还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建筑物,
酷似太极图中的鱼眼,
而这个鱼眼竟是保这个大院,
千年不遭受水患的重要机关。
龙家大院的建造非常符合传统风水学,
它坐西南朝东北,
处于山冲之中。
古村后高前低,
左拥龙山,右抱和岭,
于精巧中见大气。

龙家大院里的村民大多姓龙,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东汉时期零陵太守——龙伯高。
龙氏家族在北宋神宗年间,
从零陵搬到了新田。
发现新田钟灵奇秀,
就在这里建造村落定居了下来,
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龙家大院现存
三厅九井二十四巷
四十八栋明清建筑,
巷道迂回曲折,
大院最有特色的地方,
是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对联,
目前保存完好有128幅,
每幅对联对仗工整,意蕴深厚。

龙家大院门前的对联,
都是一笔一划刻在门上的。
一旦旧了,方便涂写,
可以世代相传。
其中最有名的一幅楹联:
“居同靖节先生宅”
“家衍零陵太守风”
体现龙氏家族,
礼仪传家,耕读为本,归隐山林的淡泊思想。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一个与世无争家族,
在这么偏僻之处安家落户,
为何会屡屡遭到匪患侵袭呢?
二
奇怪的是,
与龙家大院10KM有个村子,
叫做谈文溪村,
却始终没有匪患的威胁……

谈文溪村也是位于群山环绕之中,
地处交通要道,
选址与龙家大院完全不同。
街道规整,房屋规整有序,
布局与龙家大院有着明显的区别。
谈文溪村的对联,
也都倾向于对后代,
科举入仕的虔诚祈愿,
这也与龙家大院淡泊思想迥然不同。

谈文溪村设计布局较为常见,
并无太多奇特之处。
这种对比就更加凸显了龙家大院的反常。
为何单单土匪不抢,
看起来规模更大的谈文溪村,
而非要去抢龙家大院呢?
根据专家推测,
谈文溪村文人多,
古代自古有“穷文富武”说法,
龙家大院祖上为官,
大院建筑也是复杂精美,
加之传说,
村落里有暗道并藏有神秘宝藏,
所以这里一直被土匪所惦记。

龙家先祖不堪匪患袭扰,
于是整个龙家大院的设计,
处处体现了“防御”二字。
为了有效防御,
龙家大院的巷道,
幽暗狭长,迂回曲折,
时宽时窄,时长时短,
每一座建筑都十分相似。
如果陌生人进村的话,
要么走进死胡同,
要么就会转回到原地,
内部犹如迷宫一般。


龙家大院虽然不足6000平方米,
但是要是陌生人进来,
几乎都会迷路。
甚至许多小商贩,
都不敢进到村子里售卖。
龙家大院共有大小弄堂24条,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每间房屋在大小、造型、高度几乎一致,
令人难以分辨。
这就是人们穿行其中,
容易失去方向的原因之一。

龙家大院的外墙,
以及院内民宅的砖墙上
也加入很多防御的思想。
这些墙面上建造了很多洞口,
它们形态各异:
有的里宽外窄,
有的形状别致,
这些洞口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是某种机关设置么?

在低矮院墙的孔洞里,
都有一个凹坑,
似乎是放置物品的地方,
经过村民介绍,
这里是用来专门放置桐油灯的,
夜晚可以起到“路灯”的作用。

古时候没有电,
龙家人在路边低矮的墙体上,
开凿了照明灯窗,
夜幕下星星点点的桐油灯火,
既能照亮室内,
又可以为过往的行人提供照明。
路灯的设置,
除了照明还用来夜间寻访。
在这样封闭的一个大院里,
如此重视夜间巡防,
可以看出防御,
在整个院落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一旦匪患来袭,
巡防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
获知消息并传递给其他村民。
低矮的院墙空洞是用来做路灯的,
那么距离地面1米多高墙上孔洞,
也是用来照明的么?

根据专家的考证,
这里高处的孔洞,
是射击孔,
这里的射击孔被设计成斜面,
村外的人通过孔洞很难看到院内的动静,
院内的人通过孔洞却可以最大程度扩大视野。

在一些房屋的二楼,
也布满了密密的孔洞,
覆盖范围可以到达房屋绝大部分区域,
一旦有敌人入侵,
村民们居高临下,
可以对入侵者的行为洞若观火。
龙家大院的后面,
还矗立着高高的围墙,
让整个村落被水塘和围墙,
包围得严严实实。

为了保护自己,
龙氏族人除了在高墙上修建倾斜的射击孔,
还在村口挖掘了形如半月的池塘用于防御。

一般看来,
南方村落为了生活方便,
一般都会在村前修建水池。
而龙家大院前的水塘,
与房屋形成如太极般的布局,
应该龙家大院设计者刻意为之。
它表达的龙家先祖,
对世间万物平衡和谐精神的追求。

但将池塘修建得宛如护城河,
将大院与外界隔离开来,
这一点在龙家大院附近村落闻所未闻。
在龙家大院,
水塘只有旁边两个口可以进出,
一旦危险来临,
村民还可以通过石门逃到山上。


三
匪患侵袭龙家大院,
是为了传说中的宝藏,
而这个神秘宝藏,
传言就在龙家大院地下暗道里,
龙家大院真的有地下暗道么?
经过考察,原来这个地下暗道,
就在龙家大院前的池塘下面。
龙家大院选址建在半山腰,
本身就是一个冒险之举,
这里容易遭受暴雨泥石流侵袭,
但是龙家大院千百年来,
却从未遭到水患侵袭,
这又是何缘故呢?
与龙家大院相邻的谈文溪村,
也处于三面环山地势低洼地带,
也从未遭到过淹涝之苦,
得益于村落周围分布着四口池塘,
雨水来临,
沿着村外的排水渠,
汇集到池塘可以起到蓄水作用。

龙家大院前的半月形池塘,
除了防御之外,
也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
来自山上的水源源不断汇集到水塘之后,
给村民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水源。
龙家大院是一个封闭的村落,
设计者肯定会把去取水排水问题,
放在首要的位置。
龙家大院周围山体都是石灰岩,
植被繁茂,这对保持水土非常有利。
可以有效阻止泥石流的发生。
这样的蓄水方式,
雨量巨大的时候水位暴涨怎么办呢,
难道不会淹没村落?
这时,传说中那个埋藏神秘宝藏的地下暗道,
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这个半月形水塘,
旱季不干,雨季不涝的奥秘,
就在水塘中间那个神秘的机关里。

村民们说,
只要下大雨,水塘暴涨,
打开水塘中间的开关,
水就会自动流走。
这个开关是一个水井的开关,
打开之后,
水就会自然下渗。
学名叫做“落水洞”。
在这个落水洞里,
其实是分布着庞大复杂的岩溶系统,
也就是说龙家大院的这个选址,
既有利于水的汇聚,
也有利于暴雨来临时水的下渗。



龙家先人发现了这个排水口后,
便在这里修建了水塘,
然后落水洞封起来,砌高。
怪不得土匪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发现宝藏的真正秘密!
更为惊奇的是,
走在龙家大院里,
你几乎看不到这里会出现,
生活污水,或者垃圾。
在龙家先祖设计村落时,
已经对这里进行的功能分区。

龙家大院坐东北、朝西南,
东北部是水源区,
中部为住宅区,
而厕所、牛羊圈等等,
都修建在了村外的低洼处,
以免对院落造成污染。

不仅如此,
大院在修建之初修建了四通八达的暗渠,
生活废水沿着渠道,
直接排到大院前的水塘,
再通过池塘中的“落水洞”排放出去。

而为了保证雨水的排放,
还围绕整个院落,
修建了排水明渠。
这充分利用“雨污分流”的原理,
即雨水和污水要分开排放。

无论是修建水塘,
保证大院旱涝无忧,
还是修筑高墙上设计孔洞,
确保大院的安全,
都体现出龙氏先人高超的建筑智慧。
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
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
争取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
幸福和安宁。
这也是龙家大院,
这座千年古村,
造型独特、选址反常的原因。
它背后所承载的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
是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坐标:
湖南省新田县枧头镇黑砠岭村
交通:
永州市内公交车共开设22路公交线路,此外还有芝冷快巴从零陵汽车站开往新火车站
责编:田甜
来源:百代旅行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