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特色浓郁的湘乡湘军将领

  湘潭在线   2016-12-11 08:49:18

文丨刘铁铭

QQ截图20160912100159
QQ截图20160912100208

文/刘铁铭

湘乡是湘军将领之乡。湘乡将领的儒将才识、家族传风、血性精神,是他们突出的人文特色。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才,不同时代造不同精英。湘乡自古就是孕育社稷大梁的圣地,湘军时期湘乡籍将领的素质和战功,既表现了本乡本土的地方性格,又富有时代意义的人文特色。

将领之乡

在湘军这支劲旅中,湘乡籍将领人数之多,声誉之大,战功之著,任职之高,可谓居湘军之首。据同治《湘乡县志》记载,从咸丰三年到同治八年(1853~1869),湘乡将领共有7886人(笔者注:该志开局于同治八年二月,以后将领无法查实)。这些将领分为两类:一类是武勋文职,包括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运同、郎中、同知、知州、州同、知县、通判等文官,计358人。另一类武勋武职,包括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武官,计7528人。其中有总督、巡抚8人,布政使、按察使、道员39人,知府、知州、知县283人,提督183人,总兵417人,副将、参将1132人。同治县志还记有阵亡和病故的义勇21335人。

在湘乡众多的将领中,有32人载入了《清史稿》人物列传。他们是:朝廷“五部”侍郎、钦差大臣、两江和直隶总督曾国藩,浙江、江西、湖北和陕西四省巡抚、陕甘和两江总督曾国荃,云南巡抚、云贵总督刘岳昭,浙江巡抚、陕甘总督杨昌浚,首任新疆巡抚、钦差大臣刘锦棠,广东巡抚蒋益澧,陕西巡抚刘蓉,湖北和安徽巡抚李续宜,布政使李续宾、彭毓桔、刘连捷、蒋凝学、陈湜、李光久,按察使张运兰、萧启江,道员罗泽南、王珍、王开化,提督张诗日、刘松山、肖孚泗、李祥和、萧庆高、萧庆衍、周宽世、胡中和、何胜必,直隶州知州刘腾鸿、曾国华,知府刘腾鹤,著名爱国外交家曾纪泽。

湘军本非朝廷制军,是一支地方武装,从将领至兵卒以湖南人为主体,尤以湘乡人居多。湘军出省作战后,虽招募了一些外籍兵士,但湘军的主体成分始终没有改变。按照湘军组建的原则,先设官,由统帅选拔将领;后募兵,由将领招募士卒。曾国藩选将领多用湘乡人,而将领招募士卒尽用同乡屋门口周围十余里之人。曾国藩认为,“同县之人易于合力”。这种选募制度保证了湘军的地方性质,使湘乡将士构成一个庞大的同乡群体,人数众多,盘根错节。

湘乡将领的来源,有三条主要渠道。第一是道光年间湘乡经世派群体。这个群体以罗泽南为核心,包括他的门徒和好友王珍、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刘腾鹤、刘松山、刘锦棠、刘蓉、蒋益澧、杨昌浚等数十余人。他们后来跟随曾国藩入伍,成了湘军的高层将领。第二是咸丰年间湘乡团练群体。练众入伍,或以保甲为系列成为“同乡军”,或以家族为系列成为“家族军”,其练首自成其将领。第三是在战争中立功擢官者。

湘乡将领群体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基础。一是以志同道合为政治基础,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早年的经世派成员,以研究经世致用为主题,探索匡世济民之道为宗旨,他们互相切磋学术,形成了政治倾向和学术作风基本一致的群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他们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挽救晚清王朝危亡而演绎成为湘军将领群体。这两个群体有着承前启后的渊源联系。二是以私人关系为结团裙带。他们之间大多互为同乡、同族、同学、师生、挚友,有的还互结亲姻,彼此有着故土之情、血缘之亲,忘年之交,同心之力。平时如手如足,战时互援互救。因此,这种群体是比较牢固而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儒将治军

古今强兵在于将,军队的战斗力首先缘由将领的素质。古时将领多为武夫,谓之“武将”,而曾国藩则以文人为主,谓之“儒将”。这是曾国藩改革清代军制的首创,是湘军将领最本质的人文特色。

曾国藩选拔将领的基本原则是:“选士人,领山农”, “儒门出将,书生知兵”。所谓“书生”“士人”是指有一定科举功名的儒生学子,以及有一定声势的鹰派士绅。曾国藩认为,这些人饱腹经书,深明忠义,有胆有识,智深勇沉,是文经武纬之才,是理想的带兵之人。

湘军将官有统帅、统领、分统和营官、哨官几种,前三种是高层统兵之将,后两种是基层带兵之官。各种将官才能俱备,文武兼资,但又各有优势,高层以文为尚,基层以武为长。据皮明勇《湘军》一书所记,湘乡有统帅曾国藩一人,统领15人,分统26人。这些高层将领大多有科举功名,出身于进士、举人、孝廉方正、诸生、附生、贡生、廪生、监生、文童和士人者有32人,占78%。而且,职官越高,其科举功名也越高。

儒将以文才为前提,以德才为根本。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曾国藩把“五德”具体化为四个条件:“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兵,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四者以忠义血性为内核,“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一个内核,四个条件,是曾国藩选将之道,也是传统儒将取胜之道。

湘乡最早擢升的高级将领,有罗泽南、王珍、李续宾、李续宜、刘腾鸿、刘腾鹤、刘蓉、蒋益澧、杨昌浚、张运兰、肖启江、胡中和、刘松山、周宽世、肖孚泗、李祥和、肖庆高等89人,是当年最早跟随曾国藩入伍的老湘军,都是早年经世派骨干成员。他们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有较深的儒学功底,深明忠义,有理性的政治信仰。他们督军以严,治兵以礼,朝出塵战,暮归论道。他们统军又从政,从政以安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他们是湘乡儒将的杰出代表,是中兴晚清的一代功臣。

家族将领

家族将领在湘军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湘乡将领又一独特的人文特色。

自清代康乾盛世以来,在湘乡境内众多家族中,有刘、李、王、周、彭、贺、曾、陈、谭、胡十个姓氏繁衍成为大门家族。他们不仅人户多,踞地广,而且有较殷实的祖业家产为其经济基础,有严格的族规家训维持其宗族体系。他们一般是书香世家,其子弟多为儒生学子。还有些大门家族的族长又是一方绅耆,在当地有一定的声名和实力。

咸丰年间,境内家族对湘勇团练有着重要作用。当年团练有练族和练团两种基本组建形式,练族以家族为单位,练团以保甲为单位。“两练”以练族为根本,“练团必先练族”。练族由族长、房长率领,因血缘相联,又有族规相约束,族众皆从之。正如旧志所云:练族“尤为扼要,盖根本既固,痛痒相关,为手足之捍头目,子弟之卫父兄,未有不急切奔赴者。”如二十六都桑林胡族,族大人多,习武族众逾千,结集族团,声势浩然,为省署嘉奖。

湘军组建时,家族作用尤为显著,有一族成群入伍的,也有一家几代从戎的,其族首成为将领。如王珍和王开化兄弟,刘蓉和刘蕃兄弟,张运兰和张运桂兄弟,李光焯和李光炽兄弟,钟近衡和钟楚池兄弟,刘庠棻和刘开勋父子,刘松山和刘才鼎、刘锦棠父子、叔侄等等,都是著名的家族将领。在战场,他们互救互援,相依为命,兄亡弟及,父故子承,展现了家族传风。在湘乡众多家族将领中,更有曾、刘、李三姓家族将领,战功显赫,驰誉一时。为湘军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犹为曾家将。

湘勇精神

曾国藩治军,特别注重对官兵基本素养的陶冶,发挥精神教育的作用。他认为,人的基本素养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通过教育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政治军事之改革,“必须先有精神之改革”,“精神盖在救世救人”。这是曾国藩以礼治兵的又一高见。

曾国藩精神教育的内容,最初颇用“慷慨激烈”之任侠精神,然后则用“公诚道义”之儒学伦理,最后把这两者融为一体,升华为“湘勇精神”。这种精神以“忠义血性”为内核,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忠诚明义,救国之危;二是合力同心,拼搏激进。

湘军是以书生为将、山农为卒组成的军队。湘乡书生有传统儒学的深厚根底,即“公诚道义”之精神;湘乡山农为悍强刚毅的地方性格,即“慷慨激烈”之精神。这两部分人的基本素养,是形成湘勇精神的文化基因。湘勇精神就是湘乡书生儒学伦理和湘乡山农地方性格的结晶,是一种制胜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曾国藩用这种精神教育将士,将士“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危。”

湘勇精神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以后民主革命中,湘乡涌现了许多舍身取义的革命志士,虽然他们所献身的事业与湘军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所表现的地方性格有着共同之处,可见湘勇精神对以后湘乡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责编:朱晓华

来源:湘潭在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