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晃山:遇见最美

  怀化新闻网   2016-11-17 09:14:03

1

11月11日, 登西晃山顶, 观现代版 “西晃晴云”美景。(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摊开地图,在芷江与麻阳的交界处,有一处武陵大山余脉的雄峰,在大湘西的疆域里逶迤,这便是被称为“圣山”的西晃山了。

五溪大地,从不乏山的巍峨。而西晃山的雄浑与壮阔,更为怀化增添景致。四季轮回,山颜转换,每个季节,西晃山都有属于她的味道。这座海拔 1405 米的大山,有着怎样的自然密码?这座归属芷江、麻阳两地的大山,有着怎样的美好故事呢?

初冬时节,当红黄绿紫的颜色斑斓在大山里时,我们从芷江县城出发,经明山、五郎溪,登顶西晃山之巅。硕大的风车,在空旷的大自然里呼呼转动,远处,层峦叠嶂消失在茫茫云海里,我想,这便是西晃山给予我们最大的惊喜与奖赏了吧!

西晃圣山,莽莽大山有故事

西晃山,位于芷江原五郎溪乡与麻阳尧市乡交界,距芷江县城约 50 公里,距离麻阳县城仅 45 公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它是那样的沉默和孤寂。然而, 千百年来, 风霜不改,它依旧守望着这片大地。

与我们同行的, 是芷江档案局局长杨英涛,一个多次翻越西晃山、对西晃山有着深深情节的侗乡汉子。 “每一次攀登西晃山,都是放空心灵的旅程。 ”杨英涛说,西晃山内古木参天遮云蔽日,山风起时婆娑弄影。在芷江工作的他,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攀登西晃山,感受大山带来的宁静与神秘。在麻阳,拳王周志鹏亦对西晃山情有独钟。每次大赛前,都要上山闭门训练,仰仗神山之力,感觉特别好。

据资料介绍,西晃山,海拔 1405 米,俗称心慌山,传说这里的汉子出了远门,都会染上浓浓的思乡病,扰得他们心慌不宁,坐卧不定,一旦回家,便相安无事。又称西王山,缘于最高峰金顶侧畔有两口池塘, 池水终年清澈,冬暖夏凉,饮之甘甜如饴,沐之清爽似露,是西王母的一处圣泉瑶池。

登山的路上,清风拂面,各色奇花异果、古木苍树跌入眼帘。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告诉我,在西晃山,有保存完好的 6000 余亩原始次生林,这里的常绿阔叶树种遍布各个区域,区内有银杏、水杉、红皮紫荆、楠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有穿山甲、虎纹蛙、野猪、金鸡等 20 余种国家、省级保护动物。在金顶与红岩洞景区,有金顶佛山、红岩洞瀑布群、双乳峡、西晃晴云、高山草甸、五月杜鹃等自然景观,也有抗日战争时期防空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菩王寨战壕和盘田会议旧址,明嘉靖年间的隐真庵旧址等。

“你看,山的那一边,便是麻阳了。 ”指着山的那一边,杨英涛说,和芷江一样,西晃山也是麻阳的最高峰,千百年来,芷江、麻阳两地的户外爱好者,总是试图征服这座大山,去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山秘密。

杨英涛回忆着告诉我们,2009 年,他在西晃山的金顶偶遇一群麻阳的摄影爱好者,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原来,这群摄影爱好者沿西晃山金顶而下,在下到离金顶约 500 米远、海拔约 900 米高的麻阳西皮溪村野人塘自然村、一个名叫红岩洞的地方时,在清澈的溪涧中,突然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像娃娃鱼样、上半身黑乎乎的小动物,后经认定,这个小动物,就是中华小鲵。 “中华小鲵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 ”杨英涛说,这说明啊,西晃山到处都是宝贝呢。

青山、丛林,还有里面的藤蔓芳草,似乎每个角落都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等着登山的人去窥探。

翻越金顶,一段邂逅极致风景的旅程

“淡淡五郎水,巍巍西晃山,无边萧萧木,茫茫万里林。 ”到达原五郎溪乡政府,继续往前,就是西晃山了。

而在西晃山山脚, 便是芷江人引以为傲的 “三道坑”了。2004 年的夏天,芷江在原五郎溪乡境内发现一处大型天然沟谷原始森林群落,境内气候宜人,风景秀美,很适合人们休闲、度假、旅游、探险、野营。该群落由三条长达 6.5 公里的幽深峡谷组合而成,当地人称之为三道坑。

“其实三道坑就是西晃山的一部分。 ”杨英涛告诉我们,三道坑景区位属西晃山脉南麓,区域面积近 40 平方公里,境内地势高峻、山峦叠嶂,冬暖夏凉,分布着大片天然亚热带原始次森林。

据不完全统计, 境内有奇峰 40 余座, 瀑布 52 处,跌流 300 余处,溪潭 72 处,悬崖 33 余处,峭壁60 余处;有“天下第一坑” 、 “江南七怪” 、 “嫦娥沐浴” 、 “金顶日出” 等200多个景区景点。 同时,这里还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王国, 生长着红豆杉、银杏等珍稀物种,栖息着果子狸、大鲵、中华小鲵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这一天,阳光明媚,在杨英涛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三道坑那一片神秘的原始次森林。道路沿溪而上,我们在溪的两岸来回穿梭,或在溪流中的石头上跳跃, 或在绵绵的沙石滩上蹒跚。不久,树林愈来愈茂密,路上荆棘也渐渐多起来,山脚到了。一路上,不时有游客的尖叫声和嬉笑声,在山谷里回荡。

越往里走,遮天蔽日的古树,将整个山涧覆盖起来, 仿佛进入了一条时空隧道。山外的阳光,透过翻卷的树叶,投下细碎班驳的光和影,将一切衬托得如梦似幻。偶尔,耳边传来山风的浅吟低唱,还有清脆的鸟鸣声,纯真的味道,莫过于此吧。

走完三道坑,我们继续向前,向着顶峰——金顶出发。山势越来越陡峭,随便站在一个点,便可远眺群山,只见茫茫云海在山间流动。我们的欢声与笑语,就这样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随风飘摇。

沿着一条毛坯路,前进,继续前进。 “看到没有,西晃山风力发电场的风车,那里就是金顶了。 ”当一座座硕大的风车跌入眼帘时,金顶就快到了。

是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西晃山的自然而然之美。而今,风车之下,人工雕琢之美与之相得益彰,让我们找到了更多热爱西晃山的理由。

“西晃山,我们来了!”站在金顶,我们高声呼喊。风声里, 我们听到了自己的回答 : “来了,来了……”就这样,我们安静地坐在大山之巅,感受征服山巅之美。据说,多年以前,这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 那时信徒香客云集, 香火十分旺盛。

如今,庙堂已不复存在,只有脚下依稀的瓦砾,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热闹。

大山之巅,解读大自然的另类之美

到达山顶时,晨雾刚刚散去。太阳穿过茫茫浓雾,开始温暖这片山峦。

瞬间,天与地之间,流光溢彩,一片蓬勃之态。

而在山与山之间,厚厚的云层仍旧在山中穿梭、 流动, 好一派梦幻之境。

站在山之颠,放眼望去,绿色山脊上,一座座风电机塔通体洁白、造型美观、错落耸立,百余枚洁白扇叶迎风旋动,与雄奇瑰丽的西晃山山脉高低呼应,形成一道独特景观。由于高寒风大,西晃山山顶长满低矮畸形的灌木。丛丛灌木随风飘摇,曲枝横斜犹如盆景。灌木底部,花草繁盛,不知名的野山泡、野果,随处可见。

“因为风电场建设,从芷江通往西晃山顶的毛坯路拉通了。可以说,风电场建设改善了西晃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成了为青山绿水画龙点睛的人文景观。 ”杨英涛笑着告诉我们。

2012 年,芷江县政府和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西晃山山脉上修建西晃山风电场,总投资 10 亿元。风场共 25 台风机,一期装机容量为 5 万千瓦。

四年过去了,克服大雾、积雪等恶劣的自然环境,电力工人将一块块硕大的叶片运上大山。2016 年 2 月 24日,西晃山风电场首台风机并网试运。

9 月 1 日, 正式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行。

截至 11 月 8 日 7 时,湖南新能源公司西晃山风电场累计发电量突破 6000 万千瓦时。

而今,一座座风电机塔在山顶巍然屹立。坐在塔下,随着风车的摆动,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在寂静的大山里转动。

回程路上,偶遇一处天然泉水。喝一口,沁人心脾。 “西晃山的水富硒,爽口又养生,芷江、麻阳开发的山泉水,畅销市内外。 ” 杨英涛介绍。逆流而上,我们在岩石上跳跃,去寻找水源之地。只见古树林间,一处瀑布挂在山间,水流在岩石上欢快地跳着舞蹈。 “这里应该就是三道坑瀑布的源头了。 ”杨英涛说,山下幽谷,就是三道坑景区。这一段瀑布, 一直往下, 往下,便跌落到了三道坑,造就另一段鬼斧神工之美。

在这里, 高大的乔木, 沧桑的老树,还有蜿蜒的巨藤以及朽木枯叶,都会让你阅览一段大自然的无尽春秋。在这里,陡峭的悬崖、跌落的瀑布,还有欢快活动的珍禽异兽,都会带给你自然的精魂……这便是西晃山!遇见最美,遇见极致,遇见心灵放空的你!

走吧,去西晃山吧,去开启一段邂逅美景的旅程。(文/本报记者 史琴 通讯员 龚卫国)

初冬,西晃山一带都会出现“云涌翠峰”奇观。 (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初冬,西晃山一带都会出现“云涌翠峰” 奇观。 (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西晃山溪谷里的中华小鲵。 (本报通讯员 摄)

西晃山溪谷里的中华小鲵。 (本报通讯员 摄)

西晃山顶灌木里的野果。 (本报记者 潘雨 摄)

西晃山顶灌木里的野果。 (本报记者 潘雨 摄)

西晃山野生的柿子。 (本报记者 潘雨 摄)

西晃山野生的柿子。 (本报记者 潘雨 摄)

西晃山的溪谷。 (本报记者 潘雨 摄)

西晃山的溪谷。 (本报记者 潘雨 摄)

三道坑成为市内外游客森林游的一个目的地。(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三道坑成为市内外游客森林游的一个目的地。(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西晃山的山涧瀑布。 (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西晃山的山涧瀑布。 (本报记者 陆晓鹏 摄)

责编:胡泽汇

来源:怀化新闻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