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做旗袍,这个90后男生针线缝出东方女性美

  匠心之城   2016-11-09 16:36:18

如果能够美,谁不愿付出些代价?这一剪刀下去,罗三裁已经做了6年。

一针一线,一丝一锦,裁心裁衣裁岁月。

他做了多少件旗袍,就懂了多少个女人。

露与藏、虚与实、感与性,东方女性的美,在旗袍面前,不分年龄、没有迟暮。

罗三裁本名罗阳,京派龚氏旗袍的第四代传人。

他是90后,17岁那年就跟着,开旗袍店的亲戚,学做旗袍。

大学读的服装设计。大二之时,便张罗开了工作室。

还固执立了个规矩:只做复古派旗袍,不做短款改良版。

他费尽心思,设计一件件旗袍。从低俗媚艳骚浪贱里跳脱出来,企望呈现出,独立自信优雅的美。

但刚开始,美人们并不买账。

最难挨的时候,近半年没客户,工作室几乎倒闭。

但即使一日三餐咸菜配粥,他也从没想过放弃。

6年来,他坚持做自己。在旗袍的世界,兀自飞针走线。

好的旗袍必定光鲜夺目,宣扬女主人的独立和优雅,威慑掉那些拿不到台面的猥琐。

1米9的罗三裁,用十字剪裁和立体剪裁,相结合的工艺,重新解构红灯酒绿下,旗袍里的乾坤。

生意竟渐渐好起来,上门或直接发送腰身尺码,客户络绎不绝。

每次到店新布料,很快就会被预订完。

但每次都是,把一款面料做完,他才公开发布样片。

然后告诉另一些人:这个不适合你,短的不做,带拉链的不做,讲价不做……嗯,你慢慢考虑,嗯,出门右拐是电梯。

旗袍的含蓄,只有懂的人才懂。罗三裁也只愿,为懂的人而做。

他做的旗袍不艳丽,一色儿的素雅干净。

端庄大方,手臂自然垂直,开叉在中指指尖的位置。

不张扬的似露非露,紧守某个奇妙的尺度,衩间若隐若现,玉足行走文雅感性,才是他赋予旗袍的感觉。

后来旗袍扮演了时装的角色,工艺简化了,不再做复杂的镶滚,转而变得新潮。

但依然简单素净,优雅十足。

本布包边做扣年代感很强,又加入中产阶级的精致:用砗磲作为扣头,纯手工缝制,三扣高领也是很气派,完全可以作为常礼服穿着。

他的巧手,让旗袍走进烟火生活。

他的客户越来越多,四川、北京……遍布中国南北,甚至海外。

可是,旗袍再好,也是没有生命的。

很多时候,是女人改变了旗袍,而不是旗袍改变了女人。

他展示旗袍不使用模特,只是单纯地放在人台上,因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会在那件旗袍上留下她的气质,改变旗袍本身。

每一个爱美的人,单纯去喜欢一件衣服就好,大胆尝试精心妆容,配高跟鞋戴最爱的耳环涂口红,任何一件旗袍都是适合的。

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没有穿上,罗三裁旗袍的女人。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今年春天,白先勇在北大上课,讲到文化的传承,配图便是罗三裁的旗袍。

再从领到边,用双股或四股线,密密的缝。

重新感受远去的岁月,对衣服的情怀。然后复原,做给当下的美人穿。

做旗袍,罗三裁怕催,个把月才能把一件旗袍,漂漂亮亮做好。有人第一周就开催,急急躁躁做出来的,他自己都不好意思看。

也怕变,临时取消会面,做好了要换款,90后裁缝就会特别烦躁。

朱砂没有,红土为贵。靠手艺吃饭,罗三裁谦虚地自称,是一辈子的小学生。一针一线忆春秋,一颦一笑记韶光。

(图片源自罗阳微博和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责编:李梓延

来源:匠心之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