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16-11-18 11:16:28
长沙市坡子街制高点,伍厚德堂饭店的外观
伍厚德堂正门
它是钱庄、公馆、文物,也是饭店;它有湘史、湘绣、湘剧,也有湘味。它得名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文化积淀,亦入世于隐匿数十载的淡定脱俗。
长沙坡子街,作为蜚声全国的四大小吃街之一,制高点闹中取静处,有一隅“伍厚德堂饭店”,却是个吃老长沙味的好去处。吃饭听戏赏湘绣,一顿饭寻踪,古“湘”味尽在不言中。
一天卖掉300份,伍婆婆古法蒸肉好“俏”
且不说这栋宅子的民国风格,三进三出,进门一面价值28万元的双面湘绣屏风,包厢里的戏曲名角壁画,墙面记载宅子的典故,翠竹、假山、石蛙、流水,别有洞天。回廊直通南北,地下钱庄密道西通湘江。
进门第一景,价值不菲的双面湘绣
湘剧特色的戏本及壁画
岳麓山、兴汉门、中山亭、小吴门、东西牌楼、天心阁……12个包厢,散座80个餐位,各吃饭处取名尽显老长沙记忆地标。
到伍厚德堂的大多是回头客,尝湘味寻老长沙情。点单率稳居第一的伍婆婆古法蒸肉,让人回味无穷。
伍婆婆古法蒸肉,是宅子原始主人伍芷清的妈妈自制。当年此处是伍芷清的公馆,常宴请达官贵人,伍婆婆常做这道拿手好菜招待客人。那时候的菜肴,讲求原味、本味,不似如今调料万千。用酱油、豆豉、辣椒粉一蒸,出锅撒些葱花,一道伍婆婆古法蒸肉就出炉了。
伍婆婆古法蒸肉
为还原这道菜品,伍厚德堂饭店的研发团队寻访了伍芷清后人,从乡下找到30几元一斤的正宗土猪肉,选取细嫩的猪前腿及肥瘦得当的五花肉,不加滴水蒸制。
青花瓷碗装盘,出锅色泽艳丽,从油汁中夹一筷子,肥肉嫩而不腻,瘦肉丝丝粘连,一股猪肉的鲜香尽在舌尖。卖价68元,每天至少卖掉100份,多时300份。
可高大上亦能接地气,明年欲扩店至8家
其他排名前五的菜,也无一不讲究。孜然烤寸骨有8根齐整的寸骨,相当于从4头猪身上取材,2次卤煮入味;鱼羊一锅鲜的鱼丸,将鲜鱼肉剔骨连细刺剁成;伍婆婆秘制牛腩选用穆斯林牛肉;祖庵水鱼里粘嘴的浓稠汤底,则是鸡汤、鸡爪和猪脚熬制的胶原蛋白……
伍婆婆秘制牛腩
而酱油拌饭、葱油粑粑、紫苏桃子姜等老长沙名小吃,则是无需菜单的口头必点。
“外地的考察团来长沙,好多在我们这吃饭。吃完以为均价要上千元,没想到那么接地气。”店长杨明透露,每逢周末,厨师长朱礼率十几人钻进厨房“搞不赢手脚”,重要商务宴请至少得提前两天预定。
若是私人订制,算上点菜加唱戏,均价200多元。亲朋好友三两人小聚,80~90元的均价能做到。在长沙餐饮市场,公馆做湘菜的原本不多,在文物建筑里的更少,而走大众路线的则少之又少。伍厚德堂的名声口口相传。
这或许跟老板李女士的经历不无关。从全国知名高等学府毕业的李女士文化底蕴原很了得,游历世界后,对湘菜的推广更具情怀。后来拜在湘菜大师聂厚忠的门下,习得菜品精髓,励志做湘菜的米其林,打造伍厚德堂饭店。
而今,伍厚德堂在长沙共3家店,明年计划往外省新开5家,它也是著名湘菜大师研发教学示范基地,湖南特色餐饮门店,欲把传统正宗湘菜呈献给世人。
鱼羊一锅鲜
孜然烤寸骨
祖庵水鱼
【背景】
伍厚德堂是目前长沙市保存最完整最豪华的民国时期公馆式建筑的代表,屋后保留有通江密道、金库密室等。始建于1946年,是民国时期长沙四大钱庄之一裕顺长钱庄经理伍芷清的公馆。建筑风格西式为表、中式为本,冬暖夏凉,采光充足,是块风水宝地。
1951年,伍厚德堂由当时的兵工总局二八二厂下令购得。2004年,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3年前,伍厚德堂经人租下做饭店,研发推广传统湘菜,湘菜大师聂厚忠做总顾问,推广湘菜和湖湘文化。
文/陈潇 孙晓航 图/周佳珉
责编:郑礼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