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新网 2016-09-02 10:11:56
娄底日报社职工段凤婧在文明劝导活动中搀扶老人过马路。喻小蛇 摄
8月22日,娄底日报社根据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下发的《做通情达理、文明有礼的娄底人——娄底中心城区文明劝导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社35岁以下年轻干部职工召开文明劝导活动动员部署会,党组书记、社长谭清华,总编辑肖洲明确提出了活动要求。
8月29日,我和单位同事段凤婧、石瑶、喻小蛇4人组成一组,作为第一批“劝导先锋”一同上街,分上午7:30至9:00、11:30至12:30、下午5:00至6:00三个时段扎实参与执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天的实践下来,过了一把“编外劝导员”的瘾,感触着实很多。显然,在全市上下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娄底发生了较大的可喜变化,青春娄底的城市形象在与日提升,广大市民的素质在明显提高,更深刻地感受到:文明,是最美的风景。
当天早上7点,我们准时赶到指定的娄底城区长青东街与白塘路交汇处红绿灯路口,小组长石瑶和大家一合计,便分配岗位,分发工具。头带小红帽,穿上红马甲,手举小红旗,一身行头全副武装,我们往那一站,腰杆一挺,感觉特精神,特闪亮,俨然让路口多了一道风景,心里如初秋凉风拂面——倍儿爽。一位刚健完身的老大爷从身边走过,冲着我笑,还不吝点赞:“小伙子,你们是哪个单位的,不错!”
执勤路口周边有市委党校、市房产局、娄星区国土局、国税局、娄底三中、大同芙蓉等单位和居民区,随着上班时间的临近,通行高峰不期而至,大小车辆越来越多,车流、人流如织如梭,干净开阔的马路承受着不小的交通压力。在红绿灯的交替精准指挥下,路口总的说来车畅齐流,来往行人大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但留心观察,也有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边开车边打电话、随意压实线、一个劲鸣喇叭、行人不走斑马线等陋习都有,特别是有个别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喜欢伺机抢红灯,随意变道,甚至穿插逆行,车头舞龙一般,看着真叫人惊心。这一类车主是典型的侥幸心理在作祟,自认为电子警察拍到了也不会罚款,自己车小是“弱势群体”得让着,长期的这种漠视安全的思维定式必然积累增大安全隐患,事故必然随时可能发生。8点28分,吓人的一幕发生了:一辆小型摩托车从白塘路由北往南急冲冲驶来,忽地拐蹭到前面停车等绿灯的黑色别克轿车的右“屁股”上,直接人仰车翻,穿着白格子衬衣的车主“小潮男”尴尬地忍疼爬起来,艰难地扶起车子,轻拍着手掌和膝盖,站在马路对面执勤的同事喻小蛇见状,热心地上去问情况,这时黑色别克车驾驶室下来一“黑衣女”,赶紧察看车“屁股”。由北往南的白塘路路口本来只有一条直行车道,道路一下子遭遇肠梗阻,接踵而来的小车排起了长龙,喇叭声、怨骂声此起彼伏。可能是“小潮男”道歉有礼,别克车“伤情”不重,只见“黑衣女”张嘴说了几句,便大气地驾车远去了,马路终于恢复了畅通。如此看来,摩托车等小型机动车是娄底城市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统计显示,娄底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在全省市州中排第三位,若没有良好的秩序保障,建设再宽再多的道路也是白搭。
中午时分,艳阳高照,路口通行的娄底三中学生最多,他们是长青街的来往常客,可能感觉路面太熟,一些孩子结群快速瞪着自行车,追逐欢笑,飞扬青春,却疏忽了安全,我们几个挥旗进行劝导,他们意识到不妥,便放慢了速度。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校应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下午时段,路口老年人似乎多了起来,他们中文明通行的意识不强,看到好几位不走斑马线通行,他们或许是年纪大眼睛花了看不清指示灯,也可能是年轻时娄底城区的很多路口压根儿没设置红绿灯就随意走习惯了。同事段凤婧微笑着上前提示,还搀扶着一位老大妈过马路,场面很温馨。老龄社会的不期而至,我们身边的老年人明显多了,不论何时何地,我们应该对他们多一份关心和宽容。感觉难能可贵的是,一天下来,路口路面依然整洁,几乎看不到一样垃圾,不远处一位穿着荧光马甲的中年环卫工,醒目地在路边待命,他看上去身材瘦小,但其手里的铁钳子、垃圾收集袋让人看着温暖又踏实。这些坚守岗位的“城市美容师”,往往来自社会底层,收入微薄,生活贫困,我们平时应该多给予关注和帮扶,而不是漠视、歧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作为娄底的主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时时处处为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献计出力。(记者:黄 灿 邓露红)
责编:娄底日报
来源:娄底新新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