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的月亮十七圆

  岳麓书社   2016-09-16 18:56:30

人们通常认为农历每月的十五

是月亮最圆的日子

但是大家又常听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并不是十五的月亮,单价16元人民币的意思,囧)

这是因为通过观测发现

月亮在农历十六圆的频率高于其他日期

于是慢慢地就开始流行了这样一种说法

为什么会多是“十六圆”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两个问题

1.月圆是如何产生的

2.农历是如何规定的

月圆是一种天文现象

据天文学专家解释

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

从地球上看

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

才能看到圆月

如图所示

蓝色点表示地球,红点表示初一

绿点表示十五,此时正好是满月

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

所以月圆之夜就可能是

十四到十七的任何一天

可能早也可能晚

如图所示

苏轼的名篇《赤壁赋》

记录了在“既望”赏月的经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既望”

既,过了

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既望”就是望日的后一天

“望”是中国古代农历的叫法

于此对应的还有“朔”

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

看到这里大家心里可能会犯嘀咕

农历的“朔”、“望”是依据什么而定的呢?

这就和中国农历的算法有关了

古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

发现月亮每过29-30天

就会重复一次从看不见到月圆

再到看不见的过程

因此规定了“月”这个计量时间的单位

也给不同时期的月相命了名

朔、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朔

其中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天被定为初一

这天也被称为“朔”

而在中间某一天,月亮会达到最圆

这一天被称为“望”

也就是说

我们并不是把月圆之夜定为十五

而是把月亮全黑掉开始另一个周期的日子定在初一

由于月相周期约等于30日

所以一般情况下十五的时候月亮最圆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还会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不把月圆之夜定为每个月起始的第一天?

这张图中,你觉得哪两个月相差距最大?

答案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月相从

变成

人们最容易观测到变化

一个弯月在左,一个弯月在右

太容易分辨啦!

反观中间的满月

你能分得出哪个是十五的月亮么?

因此,古人定义月亮刚出现的日子

为每“月”的开始,为新月,即初一

这样规定完全是为了观测方便

(这里的“月”既代表一个月的时间

又代表一个月亮的出现)

不过今年的月亮可任性了

要到十七才会圆

这个中秋变成了“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月亮最圆时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七

即9月17日凌晨3时05分

届时我国各地都可观赏到最圆的中秋月

而且,据广州天文学会透露

我国各地可目睹到少见的半影月食全过程

听说下一次就要等到2061年了

不说了,岳麓君要去准备小零食

搬小板凳去天台看圆圆的月亮粑粑了

责编:李婷婷

来源:岳麓书社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