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新雕塑馆寻中国古代雕塑史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16-08-17 14:26:03

(文、图/任超

在故宫10月新开放的区域中,寿康宫因为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引得众人纷纷实地探访。看过寿康宫,您就可以移步隔壁的慈宁宫看一看了。慈宁宫和寿康宫一样,旧日都是太后居所,今日同为新开展馆,寿康宫重在还原历史原貌,让观众身临其境,慈宁宫则另辟蹊径,经过设计师的巧思,成为融古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于一身的新雕塑馆。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总平面图

作为一座集珍品之大成的古代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古代雕塑文物品种齐全、工艺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经过重新设计、修缮完成后的慈宁宫区域辟为雕塑展馆,根据藏品类型和建筑格局置4个主题展览,展出约400件雕塑文物,重点展示佛像、陶俑、陵墓雕刻等文物精品,年代跨度从战国跨越到清朝,使参观者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主殿慈宁宫为精品陈列室,展出包括东汉永和五年石羊、北齐石佛像及菩萨像、唐开元二年陶俑、北宋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清代银鎏金六世班禅像在内的40多件难得一见的珍品。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三尊大像之一,原位于神武门西侧城墙下。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造像进入慈宁宫之前,工作人员做最后的清理。

尤其是中间的三尊大体量北朝造像,首次采用“裸展”的方式进行呈现。话说把他们请进慈宁宫,颇费周折,各部门通力合作,小心翼翼,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慈宁宫西庑为古代陶俑陈列室,展品年代起自西汉,止于明朝,以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陶俑为主。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古代佛像陈列一室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大佛堂西庑为画像石与画像砖陈列室,展品包括石像生、画像石、画像砖、砖雕等。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包括耕种、狩猎、战争、车马出行、庖厨、宴乐、帝王将相、圣贤隐士、列女孝子、仙神异兽、建筑物、天体、自然景物、装饰图案等。慈宁宫东庑为曲阳佛教造像陈列室,曲阳造像以质地洁白、雕刻精美、多具发愿文等特点成为河北地区佛像的代表,堪称中国重要的佛教寺院考古发现之一。大佛堂明间及东暖阁为古代佛教造像陈列室,展示不同质地的古代佛教造像,有铜、泥、瓷、石、木、夹纻多种,展品年代始自十六国时期,止于清朝,近期即将开放。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参观完慈宁宫,您可以顺道去慈宁宫对面的慈宁宫花园一观。这里原为明清两朝太后、太妃们游玩、礼佛、祭祀先皇之所,现存咸若馆、宝相楼等九座建筑,咸若馆目前已对外开放。


背后的故事

(文/华胥)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奉先殿


这次慈宁宫雕塑馆的开放距离故宫上一次的设立开放,已经过去50多年了。1958年,位于紫禁城东路的奉先殿被辟为雕塑馆开展,主要展品包括商周时期的铜、石兽形雕像、长沙出土的战国彩绘木俑,两汉畜禽陶俑和各种题材的画像石、曲阳修德寺等地出土的北朝造像、洞庭东山紫金庵宋代泥塑罗汉像、可与居庸关浮雕天王像媲美的元代道教浮雕神将像、明代何朝宗达摩像为代表的德化窑瓷塑,以及清代泥人张泥塑精品,珍品荟萃。除原作真品,雕塑馆也展示了西汉霍去病墓大型石刻的复制品,从云冈、龙门、麦积山等处石窟精心翻制的代表性佛教造像,作为必要补充,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源流进行了概括而全面的展现。

然而好景不长。文革开始,权势争夺,群氓鼓噪,革命“战火”也烧进故宫。陈列“封建糟粕”的奉先殿雕塑馆首当其冲,高至殿顶的龙门石窟奉先寺菩萨像等原作翻制品被通通砸烂,令人痛惜。所幸局势尚未完全失控,院内“革命群众”虽有派系斗争,但理智尚存,保护文物的固有观念使雕塑馆中的文物原件得以收回库房保存。这一存,就是半个世纪。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收租院》群雕


历史文物被“革命群众”扫地出门,表现阶级斗争、满足形势需要的大型群雕《收租院》进京展览后,入驻奉先殿长达数年。不少老故宫人对此记忆犹新。当《收租院》终于退出博物院,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被占据多年的雕塑馆奉先殿也在1980年代改作钟表馆开放至今。故宫所藏种类繁多的历代雕塑作品,只能通过历年举办的斋宫隋唐陶俑展、保和殿西庑天府永藏展等专题展览零星露面。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大佛堂旧影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鎏金铜观音像,原属慈宁宫大佛堂,现藏洛阳博物馆。

故宫新雕塑馆,就在“嬛嬛家”隔壁

金漆夹纻十八罗汉像,原位于慈宁宫大佛堂,现藏洛阳白马寺。


时间再退回到1960年代末,与各地名胜古迹横遭践踏损毁的惨况相比,相继而来的驻军和封闭指令,为故宫挡住了蜂拥而至、各有打算的各路革文化命者,使紫禁城古建和众多文物藏品安然度过特殊时期。但生杀予夺的上峰指令,既可令文物安全无忧,也可使不宜也不该移动的宫中陈设乾坤大变。为回应当年最重要的坐上宾——西哈努克亲王赴白马寺礼佛之请,慈宁宫大佛堂内的整堂元代脱胎漆像和家具陈设被全部运往洛阳“救急”——因为白马寺的造像、陈设早已被“革命群众”捣毁,无法面对贵宾。最终,西哈努克并未前往洛阳,没能为巩固国际友谊发挥作用的慈宁宫文物却一去不返。造像被留在白马寺,家具陈设等诸多文物被洛阳数家文物机构分而占之。“文革”后,故宫博物院屡次请示,几经协调,甚至中央领导都作出批示,慈宁宫文物却至今未能归来。

在原有陈设无法回归、最有价值的原状陈列无法恢复的当下,这里便成为千呼万唤的新雕塑馆馆址。众多在库房沉睡多年的历代雕塑精品终于在这里重回观众的视线。

责编:龙合辉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