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 创立了湖南省第一个文科博士点

  南方周末   2016-07-27 12:30:11

原标题:回忆林增平先生

南方周末发表于2013年10月

 

最近在网上检索,看到一则旧闻,报道数月前湖南师大在林增平教授去世20周年之际,他昔日的同事、学生举行追思会,隆重纪念这位著名学者。阅后,不胜感慨系之。林先生一生谦虚谨慎,忠厚仁慈,将自己一生心血倾注到教育事业上,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史学英才,使湖南师大成为辛亥革命与湖湘文化研究的史学重镇。那里的师生,一提起林先生,没有一个不感念他学术之精深、人格之高尚的。

“要找林校长,更上一层楼”

我是1981年从人大清史所硕士研究生班毕业后,参加戴逸先生领导的《清代人物传稿》的编写组而认识林先生的。这在当时是个大项目,仅靠清史所的力量无法完成。于是,戴先生请了人民出版社分管史学的副社长林言椒通盘筹划,物色人才,组成了五人编委会,除戴林二位外,还有我们清史所的李文海及校外的林增平、苑书义。第一次编委会议1981年夏天于承德召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林先生。他穿着朴素,言语木讷,颇有些像乡下的教书先生。后来相处久了,才发现他满腹经纶,知识面广阔,有时说起话来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引得大伙笑得前俯后仰。

上世纪80年代,大学教师的工资都比较低,但是,学术界风气却都很正派。《清代人物传稿》是国家社科基金补贴的重点项目,一年仅拨款一万元左右,除了请人代抄文稿、复印资料的手工费之外,几乎全都用于一年一度的审稿会议的开支,每年的项目经费都由我来结算,故颇知内情。所有参加此项工作的编委,都是义务组稿、改稿,十多年如一日,没有人在此项目中得到一分钱的报酬。林先生分到的是辛亥革命与清后期的稿件,任务繁重。据他的学生告诉我,林先生的稿件常常是挑灯夜战完成的。

后来,林先生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先后担任了湖南师范学院(后改为湖南师大)的副校长、校长。由于编委都是兼职,工作量太大,于是,从1982年开始,编委会又增加了两名刚刚拿到硕士学位的青年人,一位是人民出版社的潘振平,另一位是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的郭汉民,这样参加编辑助理工作的就有了我们三位年轻人。

有一年夏天,我因清史书稿问题,前往长沙出差,公干之余,顺便到林先生家里拜访。那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家属楼,林先生住在三层,刚上二楼,即看到楼梯迎面住户的房门上贴了一张告示。文曰:“要找林校长,更上一层楼。”望着这则告示,我感到很好笑:读书人就是与众不同,写个告示也文绉绉的。因此,一见到林先生,即告以上楼所见,林先生笑道:“不能责怪那位贴告示的老师,因为学校里来找我办事的人太多,常常有人在这位老师家敲门问路,开始时还是有问必答,但问的人多了,实在忙不过来,于是就贴了这张告示。”

我环顾了林先生的住房,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普普通通的小三间单元,客厅厨房都摆了书架,几乎没有活动的余地。堂堂一校之长,居住在如此拥挤的环境,而林先生却是乐在其中,毫无怨言。他告诉我,“这与‘文化大革命’期间蹲牛棚相比,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人要知足,方能常乐嘛。”当年林先生是湖南有名的“反动学术权威”,大字报铺天盖地,批斗会接二连三,以至远在江西萍乡乡下父亲的坟墓都被挖了。可是,对于这些不幸遭遇,林先生从不耿耿于怀,他曾对我说:“人只要学会了向前看,就总会觉得天高海阔。”

署名不能忘记年轻人

林先生把许多精力都用在了培养学生身上,在带研究生时,尤其舍得花气力。他不但帮助研究生选择研究课题,传授研究方法,而且在论文写成之后,还帮助他们修改润色文章。每当我将各编委审定的人物传汇总,寄送出版社时,总可以看到林先生修改的许多痕迹,有的文章,整段文字都经过林先生的重新撰写,其中不知凝结了他的多少辛劳和汗水。

我个人受林先生提携之处甚多。1985年夏天,审稿会在湖南举行。湖南历史学会趁此机会,举办了一期全国高校青年历史教师暑期讲习班。授课人员除了人物传稿五名编委之外,还邀请了章开沅等名家前来助阵。我作为毕业不久的研究生,被林先生破例安排讲了两场。讲习班在张家界举办,参加者十分踊跃,学术气氛颇为浓厚。傍晚时分,学员们三五成群,漫步于树木苍翠、花香浓郁的山间小路,此时此刻,主客辩难,议论蜂起,畅谈学习心得。

一夕从山麓归来,与我同住一室的林先生告诉我:一些同学反映,我的一些论文散见于各报刊,检索十分不便,倘能结集出版,当对学术有所裨益。闻命之下,真使我诚惶诚恐。然而,林先生的这一番话,竟成了我编撰论文集的最初动因。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论文集编写完毕,林先生又做了一番改动,然后送交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我的第一部论文集《戊戌维新运动新探》问世。出版前,林先生写了序言。此书颇受学术界好评。

还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的稿件,是由全国各地学有专长的近代史学者撰稿,每篇都有作者的署名。全书封面的主编署名,按照最初的约定,由五位编委轮流署名,每卷两人。这样出版了三卷,我们三位年轻人不用说,个个都十分赞成,觉得由这些全国著名的专家分担主编是一件实至名归、顺理成章的事。1985年夏天的审稿会即将结束之际,大家要确定第四卷的署名次序,林先生忽然微微欠了欠身子,表示他有不同意见,然后慢腾腾地说:“过去的几卷,我们这些年长的编委,每人都署过一次名字。现在,我有一个提议,可否从第四卷开始,主编署名以老带新。署名不要忘了年轻人嘛。”

林先生讲得很慢,看得出,每个字他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个建议得到了其他编委的一致拥护,都觉得应该为青年人成长创造条件。于是,传稿第四卷的署名,变成了苑书义与潘振平。这年小潘刚30岁出头,硕士毕业才三年的时间。我和郭汉民则分别成了第五卷、第六卷的主编之一。此事成了当时近代史学界以老带新的美谈。

做学问切不可争名逐利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林先生就出版了《中国近代史》,此乃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近代通史专著,被许多高校选为近代史教材。后来,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史及湖湘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许多成果。其中主要成果之一,是他参加了全国第一部《辛亥革命史》的写作,这部书是由中南地区史学工作者共同编写的,共分上中下三卷,由人民出版社林言椒先生组稿。林增平不但自己撰写了若干篇章,而且还与章开沅先生一起,负担了该书的统稿工作。此书出版后,得到全国的广泛好评,被誉为辛亥革命历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然而,在该书首卷出版之前,曾因为署名问题出现争议。有的编委希望林先生署为第一主编,却遭到他本人极力反对。林先生私下同我谈及此事,并感叹曰:“做学问切不可争名逐利。眼睛盯着名利二字,文章就不可能行之久远。”多年后,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湖北的一些媒体记者,称章开沅先生是辛亥革命研究第一人。章开沅先生知道后当即写信给华中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说“我并非辛亥革命研究第一人”,对这一说法进行反驳。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我还不能不提到已故的林增平,他与我共同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本,由于出版最早,受到各方赞誉。但为这120万字巨著所费心血最多的是他而并非是我,因为我从事国际学术交流占去不少时间,而且在编写初期一度为高血压所困扰。他与我合作最久,情如手足,我不能埋没他的劳绩。

章先生在誉满天下之时,仍将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本的首功,归诸林先生,真可谓推贤让能,高风亮节。这件事很令我感动。林先生在名利面前退避三舍的故事甚多,早在史学界传为美谈。尽管其人已驾鹤西去二十多载,可是一提及此事,史学界无不敬佩林先生这种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相关链接

林增平,教授。江西萍乡人。1947年毕业于中正大学历史系。

林增平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专于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著有《中国近代史》,主编《熊希龄集》,与章开沅合编《辛亥革命史》,并且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历史学人才,为我国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担任湖南师范学院院长和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南省劳动模范。创立了湖南省第一个文科博士点——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担任该专业博士生导师。 同时兼任了多个学术团体的职务,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历史学会理事、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湖南省历史学会理事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进湖南省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等职务。

责编:朱晓华

来源:南方周末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