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16-06-13 18:29:10
诗意捞刀河 丰美北盛仓

6月13日,《湖南日报》再次整版大型图文专题推介浏阳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
编者按:
今年以来,浏阳围绕“全国先进、全省样板”的目标,按照“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建设,突出抓好“环境优化、文化引领、产业培育”三大关键,致力将浏阳全域打造成为独具特色、极具魅力的大花园、大景区。
通过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推进,浏阳建设美丽乡村取得初步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乡镇——

北盛镇交通区位图。
王文隆 施泉江 林湘国 罗定坤
这里山横黛色,水带花香;这里沃野千里,良田万顷。秀美的捞刀河蜿蜒数十里,斗折蛇行,孕育了一块富饶的土地——这就是有着“诗意捞刀河,丰美北盛仓”美誉的浏阳市北盛镇。
初夏时节,雨后初霁的北盛镇,空气清新,芳草艳丽。周围乡村的田野一片斑斓:含苞待放的荷花还沉睡在小塘角落,凤仙花却露出了笑脸;栀子花排起了队伍,向前来的游客招手……
美丽乡村亚洲湖,传说、故事与新貌

亚洲湖村全景。
捞刀河畔“亚洲湖”——一个美丽的村庄,一个大气的名字。
稍有地理知识的人听到“亚洲湖”三字,自然颇觉神奇。
名字确有来由!相传药王孙思邈飞天之后,来到这里一口最大的塘边,感慨写下:“夜看宛如半弯月牙,昼观犹似一叶新舟。”当地高人将此联的首尾四字组合成“夜昼”、“牙舟”。因此塘水面最大,又称之为湖,此塘便叫“夜昼湖”,又叫“牙舟湖”。经千百年口口相传,此地之名便演变成“亚洲湖”。
据考,村名另一个来由是,捞刀河两岸因泥沙冲积成沙洲,河东有燕舞洲、窑里洲、产陂洲、泸渚湾;河西的沙洲在这几个洲中面积居第二,仅亚于燕舞洲,故名“亚洲湖”。
古有传说,近有故事。驻足桑梓园,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为我们讲述起王震将军的故事。从北盛走出的王震将军有着浓厚的桑梓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他八次回乡指导农垦生产,鼓励发展桑蚕,开办丝绸厂……为感念王震将军的桑梓之情,30年前,当地老百姓在丝绸厂桑园旁种下两棵梓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丝绸厂已成为历史,桑梓却深植北盛的沃土,延续着当年的垦荒精神。

《亚洲湖之歌》在村民广场十分醒目。
今有新貌。如今的亚洲湖村,早非昔日可比。沥青马路穿村而过,新颖的文化墙,美观的花坛,漂亮的村民广场,令人目不暇接,还有篮球场、创意雕塑及亭台水榭等,流淌着美丽乡村的独特韵味,令人难辨城乡。“绿水青山,鱼肥稻香,和煦的阳光,崛起的梦想。这就是我们热爱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神奇的亚洲湖村庄。”肖成武这个土生土长的亚洲湖村人,在《亚洲湖之歌》中激情赞美家园的蜕变。
蜕变还在继续。这里正加紧打造农村改革展示馆,建设月牙湖,增设骑行道……我们见证着亚洲湖村的忙碌与火热,也被镇村干部要将它打造成“浏阳经开区周末休闲地、长株潭近郊度假村”的雄心壮志而感染。
“诗意原乡”卓然村,引领休闲度假新风向

“诗意原乡”卓然村,位于风光秀丽的捞刀河畔。
缓缓流淌的捞刀河,在北盛拐了一道弯,留下如画风光。这便是北盛镇“诗意原乡”——卓然村。
有河流穿过的地方,总是特别有灵气和诗意。从空中鸟瞰,卓然村宛若一颗皎洁的明珠,镶嵌在捞刀河畔。步入卓然村,静美里体验到自然与和谐,静谧中感受着喧嚣和躁动。近处,几只水鸭在山塘里扑通嬉闹,远处,几栋别墅在绿树间拔地而起。
工地上,没有脚手架、没有砂石、没有多余的建筑垃圾和污水,一栋建筑面积约105平方米的远大别墅,5、6个工人大概只需8个小时就能完成主体工程。远大住工工程部施工负责人沙磊介绍,五栋度假别墅刚刚主体竣工,正进行内部装饰。
该项目是途家网和远大住工依托北盛卓然山水生态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以住宅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手段,在浏阳首批打造的既可私享自住、交换转让,还可运营增值的工业化绿色别墅。“实现住宅工业化、建筑产品化、旅游分享化的构想,从而向大众倡导‘自由、温暖、分享’的全新乡村度假生活方式。”远大原乡卓然项目负责人周源满怀喜悦,为我们道出他的憧憬。
卓然村党支部书记汪新桥说,远大原乡度假别墅建成后,与之相配套的休闲观光产业也在建设中。目前已经引进湖南德人牧业有限公司,打造蒿山脚下千亩牧场;引进洞庭湖绿叶生态公司,开发捞刀河畔十里荷塘。
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卷,在北盛捞刀河畔卓然村慢慢展开……
久负盛名“北盛仓”,渐显丰美城乡韵

王震故居,位于北盛镇马战村。
从明朝开始,官府在粮食主产区设立中转税粮官仓,浏阳四大官仓东盈、南丰、西满、北盛应运而生。当年作为浏阳的四大粮仓之一,“北盛仓”有着厚重的历史,它也因此成为北盛镇的代名词。
如今,只有北盛集镇老街小巷一垛断墙,还能找到仓墙的陈迹。
老北盛朱汉湘说,说不清到底是从哪一辈开始在北盛镇上开药铺,现在他仍然在老街上经营着一家小卖铺。他认为,北盛逐渐形成集镇规模,是从捞刀河码头开始的。当时这里的水运非常繁忙。泮春、周洛等地的竹木扎成排,时不时顺流而下,一条条鳅船满载了食盐等日用品,组成编队、由机帆船拖拉着,逆流而上。小孩子们会对着河里经过的鳅船大声喊:“鳅船鳅船,两头溜尖,赚了饭吃,没有裤穿。”
“记忆中老街并不长,只有三四百米。然而就是这样一条街,每天从早到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操着浏阳东乡话、平江话等各色口音的客商,或挑着担子吆喝,或推着独轮车吱吱呀呀响。”朱汉湘告诉笔者。
如今,从紧邻的浏阳经开区出发,两条融城主动脉——健康大道和健安大道,正向北延伸至北盛。在园镇融合的推动下,繁华的北盛集镇正开启着园中新城的跨越。“整村推进亚洲湖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打造卓然村休闲旅游,整片建设马战村王震故居,整线开展永社路提质改造。”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谈起美丽乡村发展思路信心满满。
“过乡里人生活,让城里人羡慕”,久负盛名的“北盛仓”,逐渐崭露出靓丽的城乡风景线,焕发出从未有过的丰美意韵。
湘东明珠 古镇官渡

美丽的官渡夜景。
金慧 王文隆 林湘国 杨志前
今日要说之官渡,非曹操与袁绍会战之官渡,而是浏阳古镇官渡。
官渡位于浏阳河九道湾上水湾畔,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
俯瞰湖湘大地,九曲浏阳河分外夺目。溯游而上,大溪河和小溪河交汇相拥之处,以一条圆润弧线,成就了浏阳河的上水湾,环抱官渡。
近年来,伴随大围山的旅游大开发、大建设,官渡顺势而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全域旅游示范乡镇,提升并聚集了人气。古镇焕发新韵,逐渐走出大山,开门迎客。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全域旅游示范乡镇,打造出湘东明珠新名片。”对于官渡未来的发展方向,镇党委书记李锋有着清晰的规划。
留住古韵

官渡古镇全貌
官渡古镇沿大溪河中游而设,水面宽阔,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集散中心,物资丰饶,人杰地灵。汉代时,曾为浏阳县治;元朝时,改立为居陵郡。
漫步于河堤的青石板路,清乾隆年间的镇南桥横卧水面,河两岸依稀可见的吊脚楼,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再看,建于乾隆年间的施家老屋,见证了多少岁月的变迁;那长满野花的红军古道,又走过多少热血男儿。
“官渡有1800多年的历史,古镇的古风古韵不能丢。”李锋介绍,2013年底,官渡启动古镇项目建设,投资额达2000万元。在保持古镇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打造、绿化亮化及环境综合整治,现已完成一期建设并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大大激发了官渡人的参与热情。

端午佳节,古镇龙腾
去年,官渡再次打造古镇核心区,通过建新如旧、修旧如旧的手法,将大溪河湿地公园、河东沿河游道等景观包装成型,古镇焕发新韵。特色街区汇集全国各地的民俗特色小吃100多种,同时设有民俗文化体验、特色演艺和民俗客栈。
古韵不仅看得见,更感受得到。嗦螺是官渡最具特色的一道小吃,口味独特,深受游客赞许。采访中我们得知,官渡人爱吃嗦螺的习惯从元朝一直流传至今。而起源于明朝的浏阳舞龙,在官渡也得到完好地传承和发展。镇上组建了10支龙狮队伍。每年端午节,官渡还会举办龙舟比赛,吸引八方群众前来观战,体味延续千年的传统端午文化……
锁住绿城

花木正逐渐成为官渡的生态产业之一
要发展,先引资。
早在2013年,官渡就明确了产业引导政策,立下了“三不”政策:不新引采矿采砂企业;不新增环保敏感企业;不新批黑火药、引线企业。所以,目前落户官渡的项目,几乎都是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
6月初,天气甚好,官渡大围山狂野水世界项目施工工地上,两台挖掘机正挥舞巨臂作业。项目负责人徐谷桐告诉我们,工程已进入最后的安装环节,7月1日正式营业。届时,中南地区最刺激的主题水上乐园将“嗨翻”游人。
“官渡靠近大围山,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有浏东公路和大浏高速穿过,交通便利。”徐谷桐说,从提出创意、征地、进场,到今天初具雏形,只用了60多天。
“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桂园国际农庄老板钟子平是官渡人,因为一腔热爱家乡的情怀,毅然放弃了城市的繁华生活,回乡开办了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欧洲风情小镇式宾馆、客家特色餐饮、户外拓展为一体的五星级休闲农业农庄。
目前,在水上乐园等项目的带动下,万紫千红花海项目、居陵农场、南边生态农庄、精品紫薇种植观光带等十多个大型绿色项目落户官渡,官渡乡村旅游线路逐步成型,内容十分丰富,日有风景、夜有风情、游有风俗,是休闲、旅游、度假、商务的理想胜地。
万紫千红花海四季花香,有菊花田、梅花园、樱花谷、莲花池等,分为赏花游览、互动娱乐、科普学习和休闲度假四大区域。
紫薇观光带,面积多达5000亩,赏花期长达100天,紫薇花廊、紫薇花瓶、紫薇动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特色水果观光采摘基地,面积1000多亩,种植金橘、黄桃、樱桃等10多种特色水果。
打造绿城,建设新城,官渡通过引入绿色产业,既保住了青山绿水,又挖掘了金山银山。
记住乡愁

浏阳河畔,官渡焕新颜
走进官渡竹联村中州屋场,马路干净平整,房屋精巧别致,俨然一处世外田园。这是官渡诸多幸福屋场中的一个,无论是规模、功能、内涵,还是人居环境,在浏阳全市都排得上号。
“住在这里最舒服,我老表都从城里搬回来住了。”听到游人夸赞屋场建设得好,63岁的钟北奇自豪地说。
不仅要环境优美,更要民风淳朴。通过屋场文化建设,宣传学、孝、德、善等传统美德,于潜移默化之中,促使民风更淳朴、更和谐。
为了让屋场更美丽,竹联村全民参与建设,义务投工800多个,无偿捐献房屋两栋,无偿提供土地5000余平方米,用于建设休闲广场和门球场,捐款捐物100余万元。
大溪河穿境而过,金鸡河安静流淌,将官渡一分为三。其中,浏阳河以东,以桂园国际度假村为标杆,田园风光游已初具规模;集镇中心,古色古香的古镇建设正争分夺秒,打造风情风俗游;古镇往西,一幅风光靓丽的美丽乡村图正铺展开来,打造生态观光游。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镇更多了一份韵味,广场舞、夜宵摊、临江垂钓,装点着当地人的生活,掬一捧清水,吮一口嗦螺,喝一杯米酒,多么惬意!
“官渡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实现古镇新发展。”在李锋心中,早已描绘好了一幅发展蓝图。
责编:唐能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