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6-04-07 11:47:16
《辞海》《辞源》中对“醴”字的释义是,甜酒或甜美的泉水。从字形来看,“酉”字和酿酒所需的原料“曲”、“豆”组合起来,便形成了独特的“醴”字。
古时,能称作“醴”的地方,绝对是一个土地肥沃,谷穗成堆,美酒飘香的好地方。而这地方正好又是山岭葱郁、丘冈连绵。这就是“陵”的含意。于是乎,“醴陵”这一响亮的名字就在数千年前的某个时刻诞生了。可以肯定地说,醴陵地名是酒文化与醴泉文化结合的体现。“醴陵”可以意会为“酒味醇香的大山”。
醴陵地名的出现,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距今大约有3000年的时间。从汉高后(吕雉)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算起,至今也有2190余年。它历经漫长岁月,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别的名称代替过。像这样诞生很早,从未更名的地名,在全国并不多见。
清光绪时成书的《湖南通志·名胜志》载“县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但以醴陵古八景之一的醴泉井作为名称由来,最终还是经不起推敲。所以,现在人们比较认可“以酒取名”,而非“以井取名”的说法。
责编:朱晓华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