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名城走出去 让“文化益阳”亮起来

  益阳日报   2016-02-18 10:57:27


本报记者 张庆如

1月12日,省政府发文批准我市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市从2013年开始申报,2015年10月11日省专家评估组在我市开展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评估工作,原则同意益阳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多月的等待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城市名片”终于尘埃落定。它来得正是时候,不但吹响了在“十三五”规划时期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号角,也给我市“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赢得一个火红的开端。

历史篇·厚重

作为历史名城,益阳有着厚实的“家底”。益阳历史悠久,丰富的遗存、雄厚的文物基础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带来了足够的底气。

风雨两千年 未更名的一座城

益阳东周时为楚属县,益阳的名称从楚至今从未更改过,地址也仅在现益阳城区内的资江两岸变动。走进益阳,就如同踏入一座馆藏丰富的露天博物馆。益阳文化遗产、遗存众多,迄今查明有文物点101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中心城区国保单位2处5个点,省保单位8处,保存较完好的历史街区两处。非物质文化遗产45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8个,市级33个,特别是铁铺岭古城遗址出土楚、秦、汉、吴简15000余枚及大量文物,古城年代跨度1500年,简牍年代为公元前300至公元300年。经专家论证,铁铺岭古城址是益阳楚、秦、两汉、六朝乃至唐宋时期唯一的县衙所在地,是益阳城市的发源地,益阳文化的根源所在。

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传统格局清晰完整

益阳明清古城格局颇具个性,由保持独立完整的古城(头堡)和向西延伸出来的经济商贸区(二堡、三堡)组成、其骨架为一横(麻石街)多纵(巷),古城依河而建、兼有防御与防洪的功能、沿江一线有众多的码头、吊脚楼。因为明清古城人口由本地土著和移民构成,所以建筑呈现多样式,主要为四水归堂的庭院、石库门建筑和吊脚楼。临街建筑多为寺庙、会馆、商行和前店后坊的商铺,还有中西结合的近现代建筑及工业建筑。

资阳区现存石码头和东门口两处历史街区。石码头历史街区是益阳明清古城池西延的二堡和三堡,是城外水运贸易经济圈,原有钱庄、烟馆、酒店、客栈、作坊、店铺以及码头等。目前保留的石码头历史街区由魏公庙巷、玉陵坡巷、灯笼馆巷和永清后街以及大量古民居建筑组成,点、线、面布局较为清晰,总面积约4.99公顷。三条古巷长80至120米不等,宽约1.6米,全部由手工打磨的麻石铺筑而成,麻石下有排水沟,构成了完备的排水体系。小巷上方有青砖砌成的半圆形拱门,既起到支撑高墙避免坍塌的作用,又能修饰视线、美化观瞻。这一设计风格集美学与力学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益阳地方特色,被古建权威们认为是全国少有的“拱券撑墙”建筑风格。据专家考证,石码头历史街区兴起于明朝,总体规模聚成于清朝,是益阳中心城区保存至今最大、最集中分布的古代民居群落。

东门口历史街区为益阳明清古城的主体,是十五里麻石街的头堡,政治中心。目前保留的东门口历史街区以东正后街为主轴,明星池巷、闸门巷和北门巷垂直于主轴线,形成“一横三纵”街区格局,总面积约4.82公顷。街巷长80至500米不等,宽约1.6米,原有地面全部由手工打磨的麻石铺成。巷道两边各住宅建筑自成院落,这些院落大都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民居。街区内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马坊牧师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益阳古城城墙、文昌阁及鲁肃堤、南岳庙、城隍庙等文物、历史、宗教建筑,并保留了益阳伞厂、织布厂等一大批近代工业遗产。置身古城益阳,如梦如画,让人魂牵梦绕。

历史的军事要地 商贸重镇

益阳自古为军事要地,商贸重镇。春秋之际,楚人开始涉足资水,益阳即为桥头前站;战国中晚,楚悼王起用吴起变法,经略南洞庭湖,益阳始置县,纳入楚国版图;屈原放逐沅湘之间,曾在桃花江畔徘徊吟唱,留下千古绝唱的伟大诗篇《天问》。

三国时,关羽单刀赴会、诸葛凿井、鲁肃筑堤、甘宁修垒,均发生于此。

南宋初年,钟相、杨幺举起起义大旗,活跃于益阳等地,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往事。

宋元之时,南北窑工在羊舞岭燃起熊熊窑火,用水火之舞抒写生命的激情,千年窑火不断。

明清,益阳的地理区域优势愈发重要,水陆并举,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是“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成就了“银益阳”的美誉。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培育出陶澍、胡林翼等众多名人。

抗战爆发后,日军入侵洞庭湖腹地,在益阳南县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厂窖惨案。

解放后,益阳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成为誉满三湘的鱼米之乡、南竹之乡、黑茶之乡。


申报篇·创新

我市高度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名称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古城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元素,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构建具有标示性的文化载体。

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申报

我市从2013年开展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三次常务会议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铁铺岭城址原址保护进行专题研究;市委书记胡忠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跃涛,市委常委、副市长彭建忠,黄东红先后带队前往国家、省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汇报、研究,争取支持。市委副书记、市长许显辉专题召开城市创建工作会议,统筹部署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全市以坚决摘取历史文化名城桂冠的决心制定时间表、实行倒计时,一项一项工作有序推进,以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抢抓时间,集中精力,锁定目标,发起冲刺。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决定,将申报工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先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石码头、东门口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七个规划,编制《益阳市古城保护管理办法》《益阳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6个管理办法。2015年完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第二步根据规划逐步落实三大文物保护项目的保护措施,重点对石码头、东门口两处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利用,作为以明清文化为主的古城文化主题街区进行保护开发,同步发展文化旅游和商业,既改善当地民生,又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将益阳打造成为继长沙与大湘西之后,湖湘文化旅游圈中的又一个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第三步力争2020年前完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精心编制保护规划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是关键。我市请省建筑设计院编制了《益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益阳市东门口、石码头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请省考古研究所编制了《益阳市兔子山遗址概念性保护规划》,请北京天下凤凰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编制了《益阳市羊舞岭古窑址生态民俗文化概念性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羊舞岭古窑址保护规划、信义教会建筑群安防工程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的立项审批。同时还拟定了《益阳市古城保护管理办法》《益阳市羊舞岭古窑址保护管理办法》《益阳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益阳市兔子山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益阳信义教会建筑群保护管理办法》《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6个管理办法,按程序发布。


兔子山成为城市文化标识

2013年11月底,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全国共遴选47个候选项目进入初评,兔子山遗址为其中之一。2014年4月9日,经评委会评议和投票,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兔子山遗址考古发掘以得票第一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兔子山遗址成了山水益阳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厚实的“家底”里最亮的一颗。

争取上级和专业机构的指导支持

古城的厚重的文化韵味需要人感受,深厚的历史渊源也需要外界了解。我市通过积极向上汇报对接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为益阳创名城助力。2013年至2014年,因为兔子山遗址,千年古城益阳一度成为百度热搜词,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和省住建厅、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它们对益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高度评价益阳的历史文化和申报工作。

2015年7月28日至31日,国家文物局原局长、现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带队来益实地考察、举行专题讲座,并与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专题座谈。单霁翔充分肯定了益阳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为益阳具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当前的关键工作应当加强现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做好整体的保护规划,逐步落实保护措施,逐级申报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初步洽谈,故宫博物院与我市初步达成建立合作伙伴意向,拟于今年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在故宫开办对接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益阳简·瓷·茶》专题展览。北京大学同意与益阳建立合作关系;拟由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省考古研究所和我市对兔子山和羊舞岭古窑址进行考古发掘,由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负责向国家申请大遗址公园的立项,以提升项目申报层次。

我市先后邀请考古泰斗、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高级工程师、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总工程师傅清远,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倪吉昌,高级工程师、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克贵等国内顶级文物专家来益考察指导兔子山遗址、羊舞岭古窑址以及石码头、东门口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核心项目的保护利用工作。

市规划部门划定了两处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对范围内建设行为进行规划控制。市文物部门通过调查核定,对街区内的文物点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了挂牌保护,聘请了大批文物保护员,对中心城区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定期巡查,并在羊舞岭古窑址、兔子山遗址试点安装监视器,24小时全方位进行监控,有效确保了各文物单位的安全。对石码头历史街区开展了抢救性修缮保护。市政府调拨大笔专项经费用于兔子山遗址保护,我市完成了羊舞岭窑的48座古窑的调查勘探工作,确定了窑址本体范围和保护范围,明确了建控地带、设立了标志和界址,同时对全市中心城区文物点设立了标志。通过一些列的保护行动和宣传,多少游人慕名前来欣赏益阳古建筑,仿佛一入益阳,就又回到曾经的历史年代。

成功申报这对益阳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历史文化城中注入了文化活力,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形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新格局,建成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崇高精神追求、强大文化实力和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关乎益阳未来发展关键性命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蓝图已经描绘,期待更亮的历史“名片”擦亮益阳。

图一: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考察兔子山遗址。

图二:羊舞岭古窑址。

图三:兔子山发掘的简牍。

责编:益阳日报

来源:益阳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