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成就刘禹锡:朗州十年写下现存诗篇的五分之一

  湖湘文化   2016-02-17 08:51:03

文/丁兴宇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唐代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作为参与革新的核心成员被贬为朗州司马。在这个失意的秋天,他满怀孤愤,壮志未酬,携家带口,经过两个多月的辗转跋涉,终于在是年初冬抵达朗州。而当时的朗州,刚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水浩劫。初来乍到,宿无居所,捱到第二年春天,刘禹锡才在城东招屈亭旁的一处简陋茅舍里,勉强安下了家。这一住就是十年。

唐代的朗州,就是今天的常德市。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诗人,生前与白居易并称“刘白”。白居易对其极为服膺,称他为“诗豪”、“诗敌之勍者”。他现存的800余首诗歌和240多篇文赋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写的。

刘禹锡33岁到朗州,43岁被召回京(元和十年)。朗州十年,是他23年贬谪生涯中,时间最长、处境最差、变故最多、心绪最闷的时期,也是他采风最深入、积累最丰富、思考最深刻、信念最坚定的时期。在朗州,他忧愤并加,苦难同当,倍受蛮乡炎天窳气、瘥瘵病患之苦;饱尝孤独幽栖、丧妻悼亡之痛。在朗州,他探幽访胜,寄情风物,登德山、攀孤峰,临枉渚;寻古城遗迹、观沅江竞渡、听洞庭渔唱;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祀太阳山、采菱白马湖。在朗州,他读书交友,排忧遣怀,论天理人事、歌杨柳竹枝,咏历史兴替、刺阴暗时弊。刘禹锡一生中最美好、最富创造力的时光留给了朗州。也正是朗州这片土地,使他成功实现人生的突围,实现自我超越,走向丰富深刻的诗豪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刘禹锡给朗州带来了中原文化,朗州成就了刘禹锡。

一、民歌新体诗的创新从朗州开始

朗州十年,刘禹锡怀着尊重历史、欣赏民俗的态度,认真汲取民歌的营养,收集整理“民谣俚音”,创作了《竹枝词》、《踏歌词》、《浪淘沙词》、《竞渡曲》、《采菱行》等一批反映地方风情且流传不朽的诗歌。刘禹锡尤其对朗州本土民歌“竹枝词”钟爱有加,下了很大功夫对其提炼和再创作,使其保留民间传唱的曲调,吸取七绝的谐婉,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的手法,使其“开朗流畅、含思婉转”,为唐代诗歌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一)《竹枝词》诗歌体式的创新

“竹枝词”原是巴楚一带音乐舞蹈结合的民歌,普遍用于祭祀、庆典,虽是民间传唱、未经加工润色的俚歌野唱,但在民间生命力非常强盛。在刘禹锡竹枝词集大成之前,顾况、李涉、白居易都写过竹枝词,但他们只是偶一为之,未成气候。真正将竹枝词倡为民歌体的是刘禹锡,真正以竹枝词吟咏民俗风情的是刘禹锡,真正将竹枝词发扬光大、步入诗歌圣殿、成为独树一帜诗歌体式的是刘禹锡。《新唐书·刘禹锡传》载:“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祀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佇。禹锡谓屈原居沅湘作《九歌》,使楚人送神,仍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刘禹锡意识到,他在朗州所了解的竹枝调,与当年屈原的祭祠歌,有同样的性质和功能,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像屈原作《九歌》那样,致力于竹枝调的加工创新,并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风。因此,他特别用功《竹枝词》的收集和整理,“竹枝”也频频见诸笔端:“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纥那曲二首》)、“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踏竹枝还”(《阳山庙观赛神》)、“荡浆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洞庭秋月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踏歌词四首》)。因为有了这些积累,刘禹锡厚积薄发,先后写出了千古传唱的《竹枝词二首》和《竹枝词九首》。且看《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萝。

第一首是青年男女爱情的恋歌。诗人以朗州“杨柳青青江水平”的景观和“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自然现象,道出初恋少女的一种朦胧情感。意境清新明快,语言朴素晓畅,感情真挚婉转。首句就是朗州实景,当时的朗州“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面如镜。”诗中少女听到暗恋对象边走边歌,心里小鹿乱撞,有说不出的慰藉和喜悦,同时又生出一些羞涩,显得有些忐忑,因为对方还没有作出明确的爱恋表示,这就有点像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晴吧,西边又下着雨,说雨吧,东边还出着太阳。全诗借景抒情、少女怀春情态淋漓尽致。该诗还可揣摩出是刘禹锡贬谪朗州时期得失心里的暗喻,喻自己贬谪远州,政治前途若明若暗。

第二首是雨中即景,触景生情。在巴山楚水多雨的季节,小雨淅淅沥沥下不停,江面隐隐约约看不清,雨中断断续续传来舟子的声音。听到这悠扬婉转的曲调,诗人疑似听到了北国人唱起了家乡的纥那曲。

(二)用民歌记录劳动场景的创新

用民歌描写农业劳动场景,用民歌记录劳作习俗,用民歌慨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盛唐田园诗派未曾涉笔的,也是前代文人骚客极少深入的主题。在这方面,刘禹锡可谓独步诗坛,这是他对中国文学的又一突出贡献。这样的成就,与刘禹锡不甘沉沦、热爱生活、主动融入百姓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正如他自己所说:“谪居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采菱行》、《畲田行》是这类诗作的代表。但看《畲田行》: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威霞,轻煤飞入郭。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

畲田是一种古老的耕作方法,就是在耕种季节,把杂草、灌木丛生的山坡荒地放火焚烧,用草木灰作肥料,然后播种。这种原始、粗放的耕作习俗,在朗州颇为盛行。今天的常德各地,仍然保留着烧荒、砍荒和烧火土灰的习俗。刘禹锡在朗州期间,在与农民的接触中,对当地百姓烧畲的耕作习俗产生兴趣,《武陵书怀》云:“照山畲火动,踏月俚歌喧”,这不仅是他初到朗州“顾山川风物”所见,而且是“以方志所载而质诸其人民”所得。所以,他在《楚望赋》中有较长一段关于烧山畲田的描写:“巢山之徒,捽术开田。灼龟伺泽,兆食而燔。郁攸起于岩阿,腾绛气而蔽天。熏歇雨濡,颖垂林颠。盗天和而藉地势,谅无劳而有年。”

这首《畲田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朗州农民烧畲的热烈场面。即使今天读来,那种“火光蚀天,红焰成霞,兽奔禽惊”的景象,仿佛历历在目。诗中描写的畲田场景生动传神,但本诗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忠实记录了朗州粗放、原始的耕作习俗。全诗专注于百姓劳作场面的特写,是畲景、畲事、畲情的近距离存照。从这个角度讲,刘禹锡大大突破了田园诗的境界。

(三)用民歌展示民俗风情的创新

对朗州风情与风俗的描绘与展示,也是唐代其他诗人笔墨罕至的。《竞渡曲》、《踏歌词》《浪淘沙词》《堤上行》等民歌体诗,不会具有形式上的创新意义,而且其取材也是新鲜而独创的。他的《竞渡曲》是反映朗州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赛龙舟风俗的。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鲛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诗题下注:“竞渡始于武陵,至今举楫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诗歌描写的是一次官办龙舟赛,沅江水面宽阔,江面上装饰得逼真华丽的条条龙舟,在鼓节声中奋然争先。江岸彩旗招展,乡里乡亲观赛如潮。朗州刺史亲临赛场,发出竞发号令。沅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风俗,每年五月达到“如狂”的程度。这是一幅生动传神的沅江龙舟赛的风俗图,更可成为研究龙舟形态和竞赛规程的借鉴。

《踏歌词四首》也是刘禹锡用民歌体创作的一组反映朗州风土民情的诗歌。踏歌是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歌调,一边走,一边唱,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尤其适合青年男女歌舞聚会的形式。唐代以后,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盛行。从初春到秋末,青年男女常常月下踏歌,聚会择偶,狂欢达旦。《宣和书谱》云“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为盛集”。《踏歌词四首》正是反映朗州一带苗族新奇特殊的婚姻习俗。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前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每首诗都是一幅画,每首诗都有故事。然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人将朗州风情民俗摄入这些作品中,形成诗画的有机融合,民俗民情与风物相得宜彰,这样,此类诗就不仅是诗中精品,更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珍贵史料。

二、咏物寓言诗的拓展在朗州完成

刘禹锡的咏物寓言诗,扩大了寓言文学的表现手法,丰富了诗歌的体裁,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作者在朗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咏物寓言类的诗歌。《聚蚊谣》《昏镜词》《百舌吟》《飞鸢操》《秋萤引》《有獭吟》《白鹰》等诗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有形形色色渺小、丑恶的形象,如飞蚊,昏镜,白鹰,百舌鸟等,以揭露宦官、权臣的狰狞面目和丑恶灵魂,也塑造了光明磊落,洁白无瑕、节操高尚的形象,如白鹭、秋萤、明镜、庭竹等等,以寄托诗人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刘梦得,诗豪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白居易对他的评价是恰当的。

(一)创新品类,强化咏物诗的叙事功能

刘禹锡所咏之物中,蚊、鸢、鸷、獭等,都是鲜为其他诗人摄取入诗、作为讽托材料的,因而可以说刘禹锡在既有的咏物诗范围中引进了新的品类。诗人还把咏物品类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重大事件恰当地结合起来,塑造个性鲜明的物体形象,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他的《聚蚊谣》是这样写的: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歘吹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这是一首政治寓言诗,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永贞元年夏,刘禹锡“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积极参与革新,此时,谣言蜂起。诗人先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飞蚊黑夜中张牙舞爪的嚣张神态,然后写“我”与飞蚊展开的巧妙斗争。诗中“我”的七尺伟岸与蚊子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然而,黑暗中的渺小者不断发起对高大者的围攻。“为尔设幄潜匡床”, 是表现“我”面对敌我悬殊勇于和善于同飞蚊斗争的精神和行为。最后,写清风一到,蚊子必然灭亡。这首诗,用蚊子比喻那些见不得阳光,专门暗地里伤人的利嘴小人,揭露了他们残忍凶狠的本性,并指出他们虽喧嚣一时,最终难逃灭亡的下场。

(二)推陈出新,发挥劝喻和讽刺功能

刘禹锡咏物寓言诗,或借此喻彼,或借远喻近,或借小喻大,使人读后领悟到事物的真谛,这类诗作属于哲学范畴的寓言诗。如《有獭吟》、《昏镜词》等。在他的笔下,“獭祭鱼”有了新的意义,昏镜成了丑陋人的珍爱。且看《有獭吟》: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云。

人立寒沙上,心专脰著肩。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涟。攫拏隐嶙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余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礼记·月令》载:“有獭”事云:“孟春之月,鱼上冰,獭祭鱼”。该诗针对儒家典籍中“獭祭鱼”,即水獭用鱼祭天的“天命论”,生动而又幽默地刻画出一只水獭可怜可悲的下场。一只水獭得到肥美的鲜鱼后,自认为是上天的赏赐,根据“非礼勿用”的思想,赶忙将鱼排列整齐,专心专意地捧着鱼向天致祭,不敢擅自享用。在祭天时被渔翁用石块砸死。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将它演绎成一个具有深刻讽刺意味的寓言故事,以影射那些现实生活中信奉天条、恪守礼法,既虚伪又愚蠢的卫道者。放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任何默守陈规、死搬教条,甚至迷信好巫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并且是应该反对的。

(三)自喻励志,寄托坚定信念和高洁品行

在许多托物咏怀的诗中,刘禹锡抒发了自己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的情怀。“庭竹”、“白鹭”、“秋萤”、“明镜”、“柳花”被他拿来自喻自勉,化人为物,寄托理想。读一读《庭竹》、《白露儿》。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诗中写庭竹虽在风露之中,但不改变其劲节青翠之姿,赞美竹子能够随遇而安。借喻自己不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保持“君子”的人格与本色。刘禹锡富于理想却屡遭坎坷,在贬谪期间,虽然对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到苦恼,但也能随遇而安,在不显要的岗位上既不负本色,又能取得一些成绩。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白鹭儿性情高洁,当羽翼丰满时,毫无瑕疵,比白雪还纯洁,自然会招来其他禽鸟的妒忌和排挤。在此情况下,只能独自安静庄重地在茂盛的草丛中渡过长夜,长久立足于流水中的岩石上。一旦山前没有阴云,就振翅高飞冲入云霄。诗人以白鹭自喻,时时保持高洁的品行,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时机成熟,将施展自己的抱负。由此可见,贬谪不久的刘禹锡,虽身处逆境,但对自己的前途仍然抱有幻想。

三、迁谪传统主题在朗州突破

从屈原到贾谊,从战国到唐代,迁谪文人都是忧国忧时忧性命,怨君怨人怨命运。绝大多数迁谪文学作品,都充斥着伤感、衰怨、忧愤的基调,怒斥小人,悲愤难遏。直到刘禹锡加入贬谪文人队伍,才刷新这一传统,他与历代迁谪之风的怨愤主题大相径庭,特别是在朗州所作的大量诗歌文赋中,更多地表现为豪迈、励志、昂扬的主题,读起来使人心胸旷达,前景可期,完全实现了对传统主题的突破。

一破消极避世的传统主题,不甘沉沦,唱出热爱生活的欢乐歌。

刘禹锡初贬朗州时,为调节心理不适和生活方式,试用过很多方法,参禅礼佛、访僧问道,寄情山水、追寻古迹,折节读本、红袖添香,呈启上表,求医问药……但他不偏执一端,不溺于一法,而且这些都不是他最根本的调节方法。他与众不同的是,尽可能地把自己融入当地的百姓与民俗中去,努力去感受异乡村居生活,体验人们的思想情感。《旧唐书·刘禹锡传》记载:“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他在朗州写的《武陵观火诗》、《观博》、《观市》、《畲田行》、《阳山庙观赛神》、《采菱行》、《竞渡曲》等,都表现出他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善于同当地人进行情感交流。这些诗文的共同特点是作者以极高的热情、极好的兴致参与其中,尽管很多时候只是“观”者,但思想情感已完全融入其中了,悲百姓之悲,乐百姓之乐,终于实现自我灵魂的救赎,成功走出人生的阴影,使自己的精神挺拔起来。他在《采菱行》中是这样写的: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诗中描写了少女们在白马湖采菱又嬉戏的欢乐场景。“秋阳灿烂,湖平如镜,紫菱如锦,彩鸳飞翔。”扎着蓝花布帕的少女,天清气朗的秋日,驾着美丽轻巧的采菱船,伴着欢快的歌谣和会心的笑语,正进行着一项雅致有趣的劳动。这样轻松活泼的场景,这样欢快愉悦的心情,只有诗人深入其间,只有“马上郎”亲密接触,才能写得这样美妙、这样轻松、这样靓丽。这样的心路历程在他谪贬朗州十年后,追诏还京时所作的《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中,也有明确的表白:

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

朝服不妨游洛浦,郊园依旧看嵩山。

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

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

故地重游,不免引起诗人对被贬生活的些许感伤。然而生活的磨砺更使他坚定信念,不改初衷,不沉沦,不低迷,不把长期的贬谪当作沉重的包袱,背在身上伛偻而行,当新的生活在眼前展现即使是微弱亮光时,他便毅然地和昨天告别。

二破悲秋伤怀的传统主题,自强不息,唱出意气豪迈的奋进歌。

刘禹锡坚信自己的前途是光明可期的。在贬谪朗州十年间,他虽然难免有过感伤和抑郁,但往往能在思索中自我奋起,始终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赞美过经过磨砺的佩刀:“故志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砥石赋》)借此表达他百折不挠的劲节与待时而起的雄心。他也珍爱质地优良的璧州鞭:“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酬元九侍御赠璧州鞭长句》)借鞭抒怀,表达自己正直耿介的特性,寄托重返长安的迫切愿望。元和四年,即刘禹锡到朗州的第四年,好友元稹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被内官以箠伤面,元稹反而被贬为江陵士曹。刘禹锡安慰元稹,小病小恙小挫折不必放在心上,锦绣前途在后面。“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纵使凉飙生旦夕,犹堪指拭愈头风。”(《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像这样通达的思想和执着追求、爽朗豪迈的勇气,在《秋词》和《浪淘沙》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就是这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一直占据刘禹锡思想感情的主导方面,成为他朗州诗文的主旋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之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词九首》之一)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九首》之八)

细品之余,一扫以往迁谪诗人悲秋、忧虑、惆怅的情调,即使时过中秋,也依然会有光芒四射、高歌入云的壮美。人生不免奔波跋涉,甚至曲折起伏,但只要有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理想信念,就一定能勇往直前,成为真正的战士,成就伟大的事业。

三破失意丧志的传统主题,百折不挠,唱出大义凛然的正气歌。

刘禹锡诗文中从来就没有流露过失败感和负罪感,从不乞求哀怜,他始终认为自己献身的事业是正义的,是利国利民利朝庭的,这一点与很多诗人遭贬后的认识态度迥然有异。直到他去世前所写的自传中,还是毫不含糊地认为,当年投身的那场永贞革新运动是取得了很多成绩的,只是“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因此,在诗文中,刘禹锡丝毫没有忏悔屈从的表示,有的只是对谗言飞语的反击与嘲讽,有的只是励志作为,对自己认定的目标孜孜以求,有的只是“蹈道之心一,而俟时之志坚。”(《何卜赋》),有的只是“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壮志行》),有的只是“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汉寿城春望》)。《华山歌》是刘禹锡的明志之作,诗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华山雄伟的形象、非凡的气势,表达出自己的品格与抱负。最后,卒章显志,“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大丈夫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和出众的才干,即使显贵了,也是个庸庸碌碌的人。这就表明刘禹锡所追求的目标,不是荣华富贵,而是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学阮公体三首》是刘禹锡“以气使命诗”。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期。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已?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研究刘禹锡的坎坷人生,探讨刘禹锡的人生观,不能不说《学阮公体三首》。这首诗作于贬谪朗州后的五六年间。主要诗意是:百战百胜就难以对敌人提高警惕,只有经过几次折臂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只有经过多次挫折,才能加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尽管路长道险,阴云密布,还要像骏马那样出没绝塞,象苍鹰那样冲破阻霾;过去许多有德才的人,忧虑的是国家兴衰,而不是个人安危,不学那些弯曲的玉磬而向权贵折腰,宁使自己无米为炊,也不曲意逢迎。“三折乃良医”,“忧国不谋身”这是诗人对人生的领悟,是诗人壮志难酬的呐喊,是诗人永不妥协的誓言。

责编:朱晓华

来源:湖湘文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