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16-02-17 10:24:05
毛主席曾三拒头像上人民币
孔子、庄子、李白等古代名人也曾是人民币头像备选人物

今年过年你又“丢”出去多少“毛爷爷”呢?孝敬爸妈几千,爱护幼小几千,摸一摸钱包,年终奖几乎全垫上了……不过在给出去“毛爷爷”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钱上都印着毛主席呢?
当然了,你也许会想:货币上印刷国家元首的头像,可谓是国际惯例。除了在人民币上可以看见毛主席像,你还可以在卢布上看到列宁像,英镑上看到伊丽莎白女王头像,美元上看到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头像等等,但你是否知道,像人民币这样,所有面额全部只印一位国家元首的头像,在国际惯例上,也算是罕见案例。
第一套人民币
流通时间最短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分别是1948年12月-1953年12月的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962年4月的11种面额、17种版别的第二套人民币;1969年4月-1980年4月的7种面额、13种版别的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1992年8月的9种面额、14种版别的第四套人民币;1999年9月30日至今的8种面额的第五套人民币。(图为第一套人民币)
根据古今中外将国家元首印在本国货币上的惯例,第一套人民币设计者原准备将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头像印在人民币上,但送审时毛泽东却说:“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由于他态度坚决,设计方案只好更改,于是改为反映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
在这套人民币中,1953年12月发行的正面主景为新华门的伍万元券,是我国发行面额最大的人民币,但流通时间不足一年半,可谓是流通时间最短的人民币。
第二、第三套人民币
毛泽东坚决反对上头像
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当时的设计人员依然考虑到国际惯例,认为新中国的人民币应该画上领袖毛泽东像。因此,原稿伍元券是少数民族抬着一幅毛泽东画像,壹元券是天安门城楼正面挂毛泽东画像,贰角券的火车头也挂毛泽东画像。但上报中央审批时,毛泽东再次坚决反对。
有了前两次经验,第三套人民币就没有再提印制毛泽东头像之事。但“文革”中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印钞厂有些“革命群众”曾发电报给中国人民银行,声称要停止正在印刷中的壹元券,提出要印制带主席头像的钞票,并限期明确表态。总行上报中央后很快收到国务院转达的意见,“主席不同意在人民币上印他的像”,此事才告结束。
第四套人民币
第一次出现领袖头像
第四套人民币诞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于1983年开始设计的。此套货币起初的设计方案最大面额为10元。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小面额币值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尤其在购买贵重物品时,要提上大量现金,很不方便。为此,人民银行一方面呈报国务院增印50元和100元的大面额的票币,一方面向设计小组部署新的任务。
此时,设计人员提出要反映新中国第一代主要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于是,设计人员经过充分研究,一致认为应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侧面浮雕头像放在100元券上。
第五套人民币
毛泽东像独领风骚
1999年9月30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发国务院第268号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0月1日起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与第四套人民币混合流通。第五套人民币的正面主景全部采用毛泽东头像,并以中国传统的纹样和花卉装饰图案相依托,背景主要图案为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等风景和建筑。
那为什么第五套人民币均采用毛泽东头像?据了解,当时的备选人物头像还有孔子、庄子、李白、岳飞、李时珍等。当然,最终还是考虑到“钞票上的人物老百姓越熟悉越好,有利于防伪,只要钞票上的人物形象稍有变化,就会引起警觉”,“识别毛泽东一个人,比辨识几位领袖(知名人物)的头像简单得多”。
科普
人民币上的普通人普通事
当然了,人民币的头像还有很多其他故事。如第四套人民币贰角的头像人物原型为土家族的黄其萍(左)和朝鲜族的苏春熙(右),两人均为1979年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少数民族讲解员。
第四套人民币壹元的头像人物原型为贵州从江县庆云乡侗族姑娘石奶引(右)。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石奶引在赶集的路上恰遇画家采风。画家被她的侗族服饰、耳环、发型深深吸引,便以她为原型创作了画作,此后被用于第四套人民币壹元纸币上。
责编:谭思敏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