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丨伍佰的摇滚:我写歌从来不是靠灵感

  湖南日报   2015-12-14 08:56:45

 

伍佰的摇滚

文/张译心

 

一个不靠颜值、绯闻和任何炒作而被大家熟知的歌手,大多因为某些歌的传唱度很高而得名,比如《挪威的森林》。但当被问到你有了解过伍佰吗,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并没有或不知道。

大概在九岁,第一次听到伍佰的歌,是在一次家庭聚会的KTV里。一位叔叔深情地唱起《突然的自我》,我听得入迷,被旋律带进去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我想,这个乐队的歌真好听。曾经一直以为伍佰是一个乐队。单从名字就已经让我在既定思维中将他划分为乐队。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歌也都是现在我们说的老歌。听动力火车,听伍佰,听张宇,听谭咏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听过伍佰的歌后并没有了解他,当然也没有喜欢他。直到有一次看综艺节目,伍佰被主持人调侃到名字由来时,他说,伍佰是我的小名。因为从小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很好,五门考试都是一百分。所以家里人都叫我“伍佰”。我被这个名字的说法逗乐,但也从那时候起知道,原来伍佰不是一个乐队。他只是一个独立的音乐人。

但伍佰真的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吗?伍佰1990年出道,1992年便成立了china blue,组团25年,至今仍然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团队。伍佰和china blue早已融为一体,是伙伴,更是家人。伍佰也曾在采访中讲道,成立乐队,首先是因为大家都喜欢音乐,想要做好音乐。出道前,他做过业务员,摆过地摊,卖过保险,但最终他厌烦了这样漫无目的的奔波,选择去完成自己小时候的梦想。

伍佰从来不是一个高调的人,在很多次颁奖礼上他都一言不发,当主持人问他时,他总是说:“少说话,多做事。”伍佰不是一个善于言表的人,他将所有的情感借由词曲传达到每一个听众的耳朵里。他的每一首歌都是自己写的,与此同时,他还帮圈内其他歌手写歌。张学友那首被我们唱烂大街的《如果这都不算爱》,刘德华那首感人肺腑的《孤星泪》,莫文蔚那首耳熟能详与伍佰合唱的《坚强的理由》……还有当初那张前卫得令人咋舌的专辑《一朵金花》,完全是伍佰一人包办。他在获奖无数的同时,也让很多唱他写的歌的歌手拿到过各种奖项。那首经典的《浪人情歌》,据说伍佰只用了五分钟就完成词曲创作。谈到自己的创作来源时,他说:“我写歌从来都不是靠灵感,我靠的是积累,感觉的积累,然后你要义无反顾地去把你要说的话说出来。”

真正喜欢上伍佰是在看完一个台湾电视剧《我的自由年代》。该剧讲述上世纪90年代年轻人的热情与向往自由的故事,其间穿插大量伍佰的歌曲,《牵挂》在里边是非常应景的一首。有一集剧中邀请到伍佰来开演唱会,现场版的《牵挂》让所有人不自觉地沉浸在他的歌声里。那首歌,我反反复复重听了几十遍。起初以为是伍佰为了宣传电视剧而写的歌,后来网搜才发现,《牵挂》同样出自《浪人情歌》这张专辑。惊讶于像伍佰这样一个长相粗犷,有着一张冷漠、尖锐面孔的男人是如何写出《牵挂》这样细腻的歌曲来的。但在很多歌里我们都不难看出,这个歌唱的男人内心极其柔软,在一贯黑衣加墨镜的冷酷外表下,掩藏着浪漫和柔情。

摇滚是什么,摇滚不是要将头发弄得很乱,不是要在身上穿很多金属,更不是一直用手比划出我们自认为摇滚的专属姿势。它可以温柔,可以细腻,更可以声嘶力竭、铿锵有力。它将以一切你认为可能存在的方式出现,然后变化。伍佰,在用属于他独特的方式继续诠释着摇滚。

 

责编:李婷婷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