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义演在山乡

  湖南日报   2015-10-28 07:02:59

段云行 毛艺汉

10月26日,一台粤B牌照的中巴车停在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门口。该村84岁老人奉名主,主动上前推荐村里“中峒梅山艺术团”的节目。1个月来,每当外地游客前来,奉老均会上前打招呼,做义务宣传。

上团村地处新化和溆浦县交界的古梅山腹地,村里的“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团还有“中国传统村落”金字招牌。

上团村历来有热爱文艺演出传统,不少人能歌善舞。眼见梅山旅游越来越热,村民有了组建业余剧团、宣传梅山文化的想法。52岁的奉云星因跟随老师从事过7年中峒梅山文化研究,被村民推荐为艺术团团长。

没有报酬,纯粹是自娱加上娱人,剧团吸引了不少村民参加。短短1个多月时间,男演员扩大到29名,女演员扩大到37名。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14岁,是主持人。

演员们自备节目服装、道具,自筹音响设备,置办了8条龙,两个狮子,排练了梅山风情十足的舞龙、舞狮、桌拳、民俗歌舞等21个节目。

团长奉云星为了把更多心思放在艺术团,让28岁的孩子放弃出外打工在家负责农活。副团长奉仔兰参演了4个节目,自己掏了1000多元置办服装、道具。她高兴地说:“参加节目越多,钱自然出的多!”村民卢粟军,家庭条件不好。她想出去打工,但为了不扰乱军心,她选择了留下来参加舞龙、娘子军、霸王鞭节目。村民谢小兰,3次乳腺癌手术,为了治病已花了40多万元,她同样自掏腰包,参加节目。

舞龙等节目,需打锣钵配合,年轻人知道的不多,81岁老人戴先林便成了打钵师傅,女儿戴叶清也在团里。舞草龙是祖辈传下来的民俗,村民们选了4吨糯草的尾部,12个村民用了45天时间,一条长达18米的草龙横空出世。

艺术团成立以来,已为外地游客演出20多场,艺术团分文未收,仅收获了艺术团的好名气。现在,“新化县中峒梅山艺术团”的名声已随各地游客的口碑越传越远!

责编:蒋源源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