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3-12-04 10:34:56
新湖南客户端12月4日讯(通讯员 陈景川 李腾)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湘乡市翻江镇荷花桥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探索“党建引领强治理、乡村振兴促长效”模式,深入推进“三长制”,以村民参与、村级治理和共建共享三个维度为切入点,推进“三机制三服务三保障”,共建宜居宜业的秀美荷花桥。
用好“三机制”,划好村民参与最大公约数。
探索基层“邻长”互助机制。荷花桥村引领“邻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选产生70名“邻长”,开展“亮身份、晒承诺、作表率”行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杨立平是翻江镇荷花桥村的一名群众,在获得“邻长”这个新身份后,他的身影忙碌在各个地方:调解矛盾纠纷、传达虫情预报、参加村庄清洁……村干部提起他:“村里有保洁员,但是遇上红白喜事就忙不过来,每次杨立平都会主动去帮忙搞卫生,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连连称赞。

构建乡村“三治”融合机制。“自治,激发动能;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荷花桥村以自治为基础,严格制定落实村规民约,把人居环境整治、门前三包等纳入村规民约,培育村民的广泛参与积极合作新理念。以法治为保障,强化人居环境、秸秆禁烧法制宣传,建立完善人居环境考核评比制度,每季度开展家庭卫生评比。不断强化“一约五会”制度建设,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以德治为依托,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强化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参与的辐射传导作用,引导村民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整顿提升,实现村民自我约束和管理。

打造户主“屋场”交流机制。荷花桥村以“屋场会”形式搭建交流平台,宣传惠农政策,帮助村民答疑解惑,增强干群联系。“今天喊着大家来,就是聊聊近况,唠唠家常。”在座的村民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宣传阐释为民利民惠民政策聊到村民生产生活,从经济社会发展聊到党员志愿服务,从暑期防溺水聊到人居环境整治……镇村干部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通过常态开展屋场会交流,荷花桥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上吸纳建议20余条,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群众力量。
提升“三服务”,画好村级治理最大同心圆。
凝聚革命烈士热血,提升红色引领服务。荷花桥村以陈子博革命烈士为典范,深入挖掘舍我其谁的担当、孜孜以求的奋斗故事,配合打造《在翻江陈子博烈士党史故事中领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专题党课,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接续奋斗。荷花桥村携手翻江长岗学校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活动,沿途开展人居环境志愿服务,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用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让烈士精神在荷花桥土地上发光发热。
发挥党员干部模范,提升劳动义务服务。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积极发挥带动引领作用。荷花桥村委定期组织“周一”清洁行动,广泛动员志愿者、保洁员以及辖区群众参与到垃圾治理、河道清理行动中来,形成党员上下联动、村民全员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今年以来,荷花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人居环境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结合“灌渠清淤扫障月”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完成河道、渠道清淤300余米。

彰显青年学生担当,提升宣讲志愿服务。荷花桥村紧密联系镇团委开展青年团委志愿活动8次,充分号召当地青年学生分组下村争做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者”,通过政策宣讲、发放资料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度。荷花桥村李添福从暑期以来,主动参与村级防溺水工作、积极响应村级人居环境志愿服务号召。“我是从荷花桥村走出去的学生,每逢节假日回到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为家乡做点什么。”荷花桥村累计发动50余名青年学生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为乡村治理注入活力。
强化“三保障”,发挥共建共享最大向心力。
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就业更具保障。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荷花桥建立“支部+企业+就业帮扶车间+困难户”的模式,铆足干劲发展产业帮扶,由困难户参股经营的荷花桥制衣加工厂从无到有,稳步发展。今年以来,荷花桥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脱贫人口41人,组织脱贫劳动力超80人次参加学习培训。当地原困难户李罗桥夫妇通过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方式入股,每年薪资加分红能够达到10多万元收入,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更有活力。今年以来,荷花桥村全力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围绕设施设备、粪池、用水、防冻、粪污处理、后期维护等问题,集中力量对全村207个户厕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摸底复核工作,排查问题厕所77个并全部完成整改,实现“厕所革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建设美丽乡村道路,休闲更添色彩。湘乡市X097枫大线是贯穿荷花桥村的县道,近年来荷花桥村党支部积极为村上争资完成枫大线提质改造,路面拓宽至6米,俨然成为荷花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荷花桥村采取因地制宜、深挖特色的方式,深入推进荷花桥村美丽屋场建设,围绕文化、产业、公路等方面打造特色屋场,做到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下阶段,翻江镇荷花桥村将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把握好村民这一关键参与者、建设者的角色定位,营造共商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面貌,推进人居环境“邻”距离,助力乡村振兴增色赋能。
责编:欧小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