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28 18:35: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世峰 蒋阳日
回龙村位于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东部,总面积14. 6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共258户1138人。近年来,在该区党委管委领导下、回龙圩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回龙村不断建强乡村组织堡垒,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建立村民理事会 创新治理新模式
为夯实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回龙村构建了“村支两委+若干自然村村民理事会”的新型村级组织模式推动乡村治理,由以往“村为主”的行政村向自然村下移、向村民小组延伸,依靠村民理事会这个“小组织”做好做强村庄治理这篇大文章”,走出了一条自然村村庄治理新路,形成了复制、可推广、易操作的新机制。
如今,村民理事会既是村级事业的“组织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也是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村民理事会的组建,促进了家风建设、村风建设和社会稳定,并一定程度上弥补村干部人少事多等问题。自理事会成立以来,及时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87个,及时调处邻里矛盾纠纷256起,有力维护了村庄和谐稳定。
抓实乡风文明建设 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在村民理事会全程参与下,全村以陋习整治为抓手,积极开展陈规陋习整治行动,全面推动乡风文明。结合村情实际,与村民一同商讨提出本村1至2项村民反响强烈的陈规陋习,并根据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积极开展整改,确保呈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村庄新风貌。同时,通过“四议两公开”认真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坚持用村规民约管人管事,约束村民。还利用了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最美家庭”评选,全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渐形成。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人工湿地建设,推行生态处理模式,村内小流域和流经河、沟及河道两岸得到有效治理,目前,村内基本实现生活污水有序排放。并且,在每个自然村均聘请了保洁员,实行分类、收集、处理的垃圾转运模式。常态化组织村委人员、保洁人员清理村边、宅边、水边、路边各类废弃物,到各村组开展河道、水渠清淤等大扫除活动,全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充分利用“空心房”拆除后的空闲土地,开展“六小园”建设等小生态板块规划和建设,切实巩固“空心房”拆除工作成果。今年,毛家组“六小园”建设的推进,由以前的脏乱差的生活环境逐步向生活宜居、环境优美的环境转变。目前,毛家组“六小园”建设,积极发动村民共同参与出义务工130余人次,完成率80%。
壮大村集体经济 提升乡村活力
充分发挥土地全部国有的优势,聚焦柑橘主导特色产业,持续做好了以村支两委领办柑橘专业合作社、国有土地承包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以上。目前,回龙村种植柑橘5000余亩、水稻1000亩、烤烟150亩、经济作物1100亩等。
一审:吴方明
二审:黄柳英
三审:唐善理
责编:吴方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